致天福山起义革命前辈的拜祭辞
周小旗
天福山起义的革命前辈们: 中华民族的抗日先锋们: 胶东人民的英雄们: 你们的后代子孙今天到这里追思怀念,寻根溯源来了。 来到你们膝下的都是经由你们手创和后来发展而成的“第三军”、山纵五支、胶东军区、华野九纵和二十七军这些英雄部队的子子孙孙。多少年来,你们当年的英雄故事早已如春风般吹过胶东大地的山岗和田野,走入胶东儿女的心中,走入我们这些胶东人民后代的课堂里和书桌上,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铭刻。能站在你们这些孺慕已久的英雄的面前,向你们敬上一个标准的军礼,是我们心中久已埋藏的梦想,是我们的光荣与骄傲。说句心里话,我们真的来晚了,我们早该来的。这些来自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胶东后代、九纵后代、二十七军子弟们,无论今天有多出息,无论将来会走多远,寻根溯源,都是从天福山走来,都永远流淌着你们的血脉。是你们给了我们生命和力量,给了我们光荣与梦想,我们是你们伟大事业和崇高信仰的接班人,生命和理想之花将代代传承。 在你们举义近七十五年后,华野九纵后代、二十七军子弟“重走前辈路”的“寻根之旅”完成漫漫东归路,集合在前辈面前。 值此之际,我谨代表此次参加“重走前辈路”的全体兄弟姐妹,向前辈们致以崇高的军礼,并献上凝聚我们深深怀念之情的美丽鲜花。 前辈们,七十五年前,胶东大地风雨如晦、苦难深重,你们在此山岗毅然举义,打响胶东抗日第一枪,八十余人,三十余枪,筚路蓝缕、开辟草莱,后十年间,竟以一侷处海隅的地方武装,一跃而成席卷东土、问鼎天下的雄师劲旅,成就中国革命的一段英雄史诗。这部英雄史诗的开篇者本就是两位大豪杰:理琪和于得水,俩人一文一武、文武双全,忠肝义胆、浩气贯日,实为当日的革命大侠,可称中国的罗宾汉、山东的刘志丹。后来的发展印证了这一定律:一支部队的性格是由首位首长的性格决定的。他们手创的胶东部队,其勇武难有其匹、天下闻名,可称得上一“悍”字:悍勇无比。当然,这只是开篇,胶东子弟兵由悍勇至忠勇,由侠义而至正义,是需要点化和淬火的,完成这种点化和淬火的不是他人,正是代表最先进文明和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它指导思想之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正是一批掌握了先进理论和知识文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使一部英雄史诗又成为一部现代的革命启示录,这部启示录予后人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革命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中华民族要崛起和进步,取决于人类先进文明的阳光闪耀与中华大地深厚土壤的历史回应。载之于教科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紧密结合。 拉长历史的视距,放宽历史的视角,完全可以清楚地展示,天福山起义及同时发生在山东大地、由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大小二十余次一系列抗日武装起义,实在是当时中国革命一部大戏中的一个重头戏,是中华民族百年抗争奋斗史的一篇华彩重章。中国革命由西行而东归;革命大本营在大西北而着眼真正的“东方”红;中国人民站起来一定要挺直东方的腰杆。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卓越的中国共产党人将视野投向山东,发展山东抗日武装,建立山东根据地,已被历史证明为后来华夏一统、天下大定的先见之明。使这种先见之明变成铁的历史事实,又有赖于一批又一批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从城市到乡村、从全国到山东,他们和一批久习战阵、兵法娴熟的优秀将领们一起,发动组织起质朴、憨直的山东庄稼汉,以先进的思想教育武装他们,久历兵戎而终成劲旅。又是紧靠与山东人民的血肉联系,终使当日的山东竟成昔时汉高争天下之汉中,成为后日中国命运大决战的兵站基地。在这一幕幕历史被定格之时,饮水思源,我们倍加缅怀天福山起义英雄们的开创之功。当老十三团、新十三团的后辈勇士喋血城头、相继杀入济南内城时;当老十五团的后辈英雄横刀立马、死钉在塔山阵地,证明谁才是真正的当代赵子龙时;当老十四团的后辈骁将血拼长津湖、勇夺美军北极熊团团旗,创造中国军队全歼美军一个加强步兵团的范例时。又当四十一军路过果园,全军上下无一人拿老乡一个苹果;二十七军解放上海,上至军长下至马夫全部露宿街头,对市民秋毫无犯,证明百战雄师同时又是军纪严明的仁义之师……。推动这红色铁流滚滚向前的,正是南昌城、井冈山、雪山草地、天福山一脉相承的生命脉动所激起的历史大潮。 前辈们,在你们举义之日,你们就已是英雄,在你们成功之时,你们已成传奇。英雄不朽,传奇永续,革命大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吾等小辈,谨以此心,拳拳相告,伏惟尚飨。 寻根之旅全体人员向前辈致敬
华野九纵后代《重走前辈路》
寻根之旅参访团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三日
全体成员﹙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