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60|回复: 2

漫话胶东我军主力部队沿革和发展(二)解放战争赴东北部队沿革(2)【原创】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7-4 08: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5年10月3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林彪任司令员,彭真任第一政委,罗荣桓任第二政委。
10月12日,为统一指挥南满铁路以东之山东部队,东北局决定成立东满临时指挥部,萧华任司令员兼政委,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吴瑞林任参谋处长。
11月,进入南满地区的原山东军区部队,陆续编组为两个纵队:
第2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委彭嘉庆,辖1、2支队和直属队、警卫团,共11300余人:
1支队,支队长杜光华,政委李冠元,下辖1、2、3团:
1团由胶东老14团1、2营和冀热辽军区16军分区72团1个营编成,团长胡润生、政委张继璜;
2团由6师各团抽调干部编成,团长康念祥、政委不详;
3团由胶东老14团3营为基础,补充新兵扩编而成。团长乐军,政委高永久。
2支队,支队长李福泽,政委李丙令,副支队长周光,下辖4、6团:
4团,由西海独立1团1、2营补充新兵编成,团长张东林、政委马杰;
6团,以西海独立1团3营为基础,抽调2营部分干部补充新兵编成,团长朱永山、政委潘德彪。
3支队,支队长王奎先,政委吕其恩,副政委李道之。以北海独立1团和刘登远率领的山东鲁南军区干部团3营及安东抗日游击队合编,下辖7、8、9团。
7团,由北海独立1团1营扩编,团长刘登远,政委王侨,副团长王良;
8团,计划由北海独立1团2营扩编,未完成;
9团,计划由北海独立1团3营扩编,未实施。
直属2支队,由原5师15团(即原东海独立1团)保留原建制。
警卫团,由原6师警卫营1个连及16、17团各一个警卫连共300余人为基础,补入新兵800余人编成,并附一个机炮营。副团长徐子安(后副团长张东林。之后团长李宏茂、卢燕秋)、政委周绍明(后为江民风)。
第3纵队,司令员胡奇才,政委欧阳文,辖2个旅,共7000余人:
第4旅,旅长侯世奎,辖10、15团:
10团,由山东5师14团(注:即胶东老16团,到东北后,其1营与3营对调番号,3营即为渡海前的原中海独立团2营)编成。团长李宏茂、政委田野;
15团由原北海独立2团2营、胶东地方武装一个营、在庄河又扩大一个营编成,称独立1支队,1945年11月编为3纵队4旅15团。团长鞠文仪、政委邓旺林。
第5旅旅长江燮元、政委潘寿才,辖13、16团:
13团由东海独立3团保留原建制,团长刘剑秋、政委张富华、参谋长江海;
16团由东海地方武装一部为基础,于1945年11月初在大东沟扩编组成,团长卢仕盛、政委王大伟。
12月,第2纵队下属改编为1、2旅,直属2支队改为2团编入1旅建制,原1支队2团改编为5团归2旅建制。
1946年1月14日东北我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2月,4纵队成立,司令员吴克华,政委彭嘉庆,副司令员胡奇才,韩先楚,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下辖3个旅,1个警卫团。
10旅由原2纵1旅改编,旅长杜光华,政委李冠元,副旅长侯世奎,原1、2、3团依次改为28、29、30团;
11旅由原2纵2旅改编,旅长李福泽,政委李丙令,副旅长周光,原4团改为31团,原3纵13团调归本旅,改为32团,原5、6团合编为33团;
12旅由原3纵(欠13团)改编,旅长江燮元,政委潘寿才,副旅长叶声,原3纵10、15、16团依次改为34、35、36团。
按照27军军史所说赴东北的10个团,这10个团大部编入41军,还有部分编入42军、49军和38军,详述如下:
28团,该团的前身是1938年9月成立的5支队64团和1939年1月在黄县成立的5支队65团,1939年9月在莱阳北张各庄成立山纵5支队15团,1940年9月5日改称山纵5旅15团,1941年7月与原14团对换番号为5旅14团,1942年7月成立胶东军区,为胶东军区14团,1945年8月改编为6师16团。该团1、2营,加上冀热辽军区16军分区72团一个营,1945年11月合编为2纵1支队1团,1946年2月改编为4纵10旅28团。28团团长胡润生,政委张继璜。该团是著名的“海城团”、(塔山)“守备英雄团”。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1师361团。
29团,该团1营前身为1941年东海地委特务连为基础,在海阳李各庄与文登、荣成县大队编成。2营是1945年反攻后,牟平独立营1连和牟海独立营2个连编成。3营是1943年春在牟平徐各庄,以东海地委特务连为基础与胶东磨山大队编成。1942年7月编成东海独立1团,1945年8月改编为5师15团。渡海后1945年11月改编为2纵直属2支队,1945年12月改称2纵1支队2团,1946年2月改编为4纵10旅29团。29团团长杨忠基,政委车学藻。该团是有名的“鞍山团”,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1师362团。
30团,该团是以老14团3营和西海独立2团2营为基础,补充新兵,于1945年11月编成2纵1支队3团,1946年2月改编为4纵10旅30团。30团团长乐军,政委高永久。该团是有名的“大石桥团”。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1师363团。
31团,该团前身为1942年春在平度新成立两个营,成为西海独立团即西海独立1团。1943年春将胶东军区17团1营作为该团3营编入。1945年8月改称6师17团,11月渡海后以17团1、2营为基础补充新兵,编成2纵2支队4团,1946年2月改编为4纵11旅31团。31团团长张东林,政委马杰。1948年2月辽阳攻坚战后被授予“英勇善战模范团”。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2师364团。
32团,该团是由胶东第3个东海独立团——东海独立3团编成。1营由荣成独立营改编(荣成独立营之说来源于原海南军区司令员江海——江海回忆录(未出版)。有说前身是1940年地方党组织扩大的一个连,7月又扩大部分新兵编成2连,1942年6月在莱阳峰山、周家编为莱阳独立营。——《胶东雄师》108页)。2营是1939年地方党组织的区中队,在文登大水泊编成;1940年3月与文登警备队合编为文登县大队,1942年6月在文登下徐村改编为文登独立营。3营是1940年地方发展的区中队,1942年编成威海县大队,1945年8月在威海下北口编成威海独立营,合编为东海独立3团(该团又称荣成、文登、威海团——“威海党史大事记”),改番号为5师13团渡海到东北。11月改编为3纵13团,1946年2月改编为4纵12旅32团。32团团长刘剑秋,政委倪绍九。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2师365团。(《威海军事史》记载:荣成独立营只有1连编入该团,其2、3连于1945年8月编入东海7团3营,后来可能编入警备4旅8团,再后可能编入华野9纵,待查。)
这个东海独立3团,当年是作为顶替胶东军区赫赫有名的13团,用5师13团的番号渡海去东北的,而原胶东军区13团留在了胶东。曾经任过老13团政委的李丙令,听说13团过海来了,十分兴奋,特意赶到渡口来迎接。这位曾在13团干过两年多的老政委,连13团的班排长都叫得上名来,见到这个冒名顶替的13团,全是生面孔,也莫名其妙:“这哪是什么13团啊?!”
据时任威海独立营营长,后任威海警备团参谋处长,再后来任东海独立3团参谋长的江海说,这个东海独立3团完全是为了渡海而拼凑起来的,3个营的干部相互都不认识,团长刘剑秋在胶东是有名的“刘彪”,在主力部队干过(查:刘剑秋曾在“济南第一团”的前身部队山东纵队第5支队61团1营任2连连长,“海城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的前身部队15团2营任副营长,“潍县团”的前身部队胶东军区15团2、3营任营长。胶东地方语言中“彪”是说人彪悍、勇猛、好斗),能打仗,政委张富华还是个老红军。3个营往海边拉,拉齐一个走一个,到东北庄河不久,江海也调出这个团,去了36团,后来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中任36团团长,是为“白台山守备英雄团”的第一任团长。顶替胶东军区13团名义渡海,连他老人家到今天都不知道。老人说,那时真乱,部队番号变化很大,“威海警备团”这一番号只用了几天。别看这支部队刚刚从地方武装升级上来,因为顶着个胶东主力13团的帽子,到东北也挺能打。(刘学艺2007年9月采访江海记录)
这也难怪,留下的领导想多留一些主力部队,走的领导想多带走一些主力部队,因此一些要人要枪、争人争枪的事就在所难免了。
33团,该团由原西海独立1团于1945年8月改编为6师17团,11月渡海后以17团3营为基础,抽调2营部分干部,补充新兵,编成2纵2支队6团。在渡海的6师各团中抽调干部,补充新兵,编成2纵1支队2团,12月底改番号为5团,归2旅建制。1946年2月,5团和6团和变为4纵11旅33团。33团团长康念祥(后朱永山),政委潘德彪。1947年1月一保临江后该团损失较大,部队散编入31、32团,1947年秋季攻势时,调辽南地方部队一个团编为新33团(团长刘鹤田,解放后任中南空军19师副师长,后历任师长、武汉空军参谋长,从济南空军副司令任上离休,现健在武汉),这是后话。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2师366团。
34团,该团直属队及1营、2营系1938年胶东的平度、掖县游击大队、胶东军区党委保卫大队,1940年2月编成5支队特务团,9月改为5支队1团,1942年7月改编为胶东军区16团,1945年8月改编为5师14团。以14团3、2营和原中海独立团2营,依次为14团1、2、3营。渡海后,1945年11月改编为3纵4旅10团,1946年2月改编为4纵12旅34团。34团团长李洪茂,政委刘凌(代)。该团是著名的“塔山英雄团”。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3师367团。
35团,该团由北海独立2团2营,胶东地方武装一个营,到东北庄河又扩编了一个营,1945年10月合编为独立1支队,11月改番号为3纵4旅15团,1946年2月改编为4纵12旅35团。35团团长鞠文仪,政委邓望林。一保临江该团损失严重,余部不到一个营,遂于1947年7月编入36团,原属冀中军区的辽东军区独立3师7、8团编入4纵,重新组建35团。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3师368团。
36团,该团由原东海地方武装一部为基础,1945年11月在东北大东沟扩编为3纵5旅16团(《国共争战大东北》80页),有说为东海军分区独立营、东海、北海各县地方武装共9个连编成。1946年2月改编为4纵12旅36团。36团团长卢仕胜,政委王大伟,副团长江海。该团是有名的“白台山守备英雄团”。1948年11月改称41军123师369团。
以上为41军的沿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18

帖子

27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67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7-4 16: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40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大校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3090
发表于 2021-10-17 21: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2 09: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