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46|回复: 4

胶东保卫战研读(1)【原创】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21 07: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胶东保卫战研读

汪洋

    胶东保卫战是华东我军于1947年9月至12月的一场关键之战,是我军粉碎蒋介石军队对山东地区的重点进攻,“我军全面转入反攻(毛泽东语)”的关键之战。
      
战前背景

    胶东根据地自从抗战胜利以来就是我华东部队的后方,是我军军工、弹药、粮食、民夫、兵源、医疗以及各种物资的补给基地,也是我华东机关、伤病员的疏散基地,还是华东与华北、东北根据地的联系桥梁。解放战争以来一直是支持我军苏中、苏北、鲁南、鲁中作战的后方补给基地。战争进入1947年7月,在毛泽东之我军“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针”,“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的建议下,华东野战军“7月分兵”出战,刘邓、陈谢大军也纷纷出击外线。     
    华东我军自“7月分兵”以来,由于敌军猬集紧密,不易分割,内线兵团(2、6、7、9、特纵)南麻临朐战役未能各个歼灭敌军;外线兵团(1、4、3、8、10纵)鲁西南也进展不顺。毛泽东感觉“陈(士榘)唐(亮)领导能力似较弱”,要粟裕速带炮兵前往鲁西南(中央军委致陈粟谭并华东局“支午电”1947年8月4日11-13时)。陈毅、粟裕于次日(8月5日)复电,鉴于外线作战任务的艰巨,提出“宜陈粟率华野野直及6纵渡黄河”,前往鲁西南;“另组东兵团司令部,以谭(震林)为司令,许世友为副司令,黎(玉)兼政委,统一2、7、9各纵的指挥。”(《粟裕文选》第二卷334页)8月6日毛泽东复电同意。(复电也是以“谭许”称。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4卷088页)
    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多资料和书籍都说东兵团,许世友为司令,谭震林为政委。陈粟此电应为最原始之资料,即东兵团首脑为:“谭为司令,许为副司令”,但何时明确改为“许为司令,谭为政委”,尚未的见诸有关之明确资料。查:1947年8月25日,毛泽东致电饶黎、并告陈粟、刘邓的电文“我军对蒋介石企图在胶东抽兵的对策”中,就改称“许谭”。接着粟裕在致电军委、刘邓,并饶黎、张邓、许谭的电文“东兵团全力求歼进攻胶东之敌”中,虽没有提及,但电文抬头就明确“许谭”。(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4卷105页,《粟裕文选》第2卷348-349页)
8月6日粟裕在“建议陈毅司令员同率6纵西去”的电文中,再次提出“当遵命迅速西去,惟因人事关系及指挥便利,故昨电建议与陈(毅)军长一同西去较为适宜。”(《粟裕文选》第二卷336页)
    至于建议陈毅同去鲁西南的原因,笔者初以为粟裕是担心各军头难于驾驭,即“人事关系”一语之原因。后经粟裕原作战股长秦叔瑾老指点:是因为粟裕要将华野一整套指挥机关带去鲁西南,使“指挥便利”。即:如果粟裕只身前往,只能带少许参谋人员,而将机关留给陈毅;陈毅同去,机关即可全部前往,这对于指挥作战将带来大大的便利。秦老熟悉粟裕的思维方式,他认为粟裕的所作所为虽细致入微,但都是为着能够方便指挥,赢得作战之目的。(2008年3月20日采访记录)
    如此,华野再次分兵,由陈粟率华野机关、6、特纵过胶济铁路,北渡黄河,经惠民过津浦铁路,再南渡黄河,绕过敌占区,进入鲁西南,与1、4、3、8、10纵为西线兵团,又称西兵团,执行中央军委的外线作战任务;由谭许率2、7、9纵、4纵10师、1纵独立师及后来于8月中旬组建的13纵为东线兵团,又称东兵团,保卫胶东根据地。
    蒋介石以为山东我军主力退出鲁中是“向黄河以北溃逃”,正是解决山东问题之大好时机,于8月18日飞青岛,召集1兵团司令官范汉杰等开会,下达“9月攻势”计划,以6个整编师约20万人的优势兵力组成“胶东兵团”,重点进攻胶东地区,企图切断华东与华北、东北的联系,隔断华东我军后方补给,歼灭我军于胶东之狭窄半岛。然后抽兵增援中原,围剿我刘邓、陈粟、陈谢兵团。
    两军最高指挥机关都将战略目标锁定在己方之外线,都以杀进对方后方,将战火引到对方后方为战略目标。须注意的是,敌方是有后方支援之部队,而我方的后方补给虽然未被敌完全隔断,但是要绕过敌占区,两渡黄河,才能支援西兵团。
      
敌我态势

       敌我兵力如下:
       胶东兵团,司令范汉杰,驻青岛。
       整编8师李弥部,辖42、103、166旅;
       整编9师王凌云部,辖9、76、预备2旅;
       整编25师黄百韬部,辖40、108、148旅;
       整编45师陈金城部,辖211、212、213旅;
       整编54师阙汉骞部,辖8、36、198旅;
       整编64师黄国梁部,辖131、156、159旅;
       整编74师57旅。

       东线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
       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韦国清部,辖4、5、6师;
       第7纵队成钧部,辖19、20、21师;
       第4纵队第10师张震东部;
       第1纵队独立师方升普部;
       第9纵队聂凤智部,辖25、26、27师;
       第13纵队周志坚部,辖37、38、39师,该纵8月中旬刚由胶东军区之5、6、7师组建,尤其是39师全由3个军分区之独立团升级而来。

1947年8月初,许世友率9纵在广饶县冯家官庄作短暂休整,8月中旬进至昌邑以东密城地区,后进至招远以南地区待命;由谭震林率160余指挥所人员从临朐东进至平度县镇王村(“160人”?《胶东雄师》389页,未注明出处。查《胶东保卫战》(电子版)中与谭震林同去胶东之华野作战科副科长金冶的回忆录“东线兵团打败了胶东兵团”一文,405页,金冶在此页说到谭震林从华野带去的指挥所人员为司政后、电台、机要、警卫等部门的人员。2008年4月4日电话询问粟裕的作战股长秦叔瑾,他说谭震林带了作战科副科长金冶、作战参谋黄异和彭诚,还有电台、机要人员,再算上警卫人员一个连,就差不多了。——笔者注),2、7纵及10师、独立师进至诸城。
南麻临朐战后2、7、9纵伤亡很大,而且损失多是部队骨干,9纵主力团73团战后只有6个连,其中还有两个连是由勤杂人员改编成的连队;2纵6师18团7连全连131人,战后仅剩39人。部队士气伤筋动骨,战斗力下降,一时难以恢复。
关于作战方针,据时任华野作战科副科长金冶后来回忆,谭震林8月13日到华东局驻地掖南县沙河开会,回来传达:决定9、13纵在胶东抗击敌人进攻的任务,2、7纵位于胶济铁路南侧,在外线打击敌人。由谭震林带几个参谋和电台、机要人员到诸城2纵司令部,指挥所参谋处由金冶负责。许世友在胶东统一指挥9、13纵及地方武装、民兵,负责内线作战。(参见《胶东保卫战》405页)
陈粟在8月23日致谭许王(彬)赖(可可)(胶东军区副司令、政治部主任)电报中说:“胶东为我军军事供应之主要基地,冀鲁豫亦部分供给。如果敌向胶东腹地进犯,对我战争供应影响甚大。因此我东兵团4个纵队及胶东、滨北之地方所有地武应立即紧急动员,齐心协力,单独负起保卫胶东基地光荣任务,以彻底粉碎敌人进攻。为此我们提议:2、7、9及13纵队应即靠拢于铁路附近,集中力量,先求得干脆歼灭敌之薄弱一部(25师或64师之一部或大部),以打开胜利之序幕。此战关系甚大,务求必胜,以利全局,鼓励全体克服疲劳与困难,努力争取胜利。”(《胶东保卫战》40页)
华东局也认为应在内线歼敌,8月24日致电毛泽东:“如我集中4个纵队在胶东内线作战,则群众补给条件均好,且可直接保卫胶东补给基地,我们对此有信心,但最大顾虑是如敌采取齐头并进,如果万一打得不很好,则三面背水,机动困难,又被迫决战与最后拼命之危险。”(《胶东保卫战》41页)
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则认为:“蒋介石似乎判断我主力必守胶东,企图以4、5个师向胶东进攻,吸引我主力进入内线后,即在青岛、平度、掖县线建筑坚固工事加以封锁,以两个师左右守备该线,然后以3、4个师向东攻击。彼似希望此计迅速成功,以便抽出两三个师用于他处。”“蒋介石必在胶东方面力求速决,以便抽兵。因此,我们完全同意你们以一部位于内线,以主力(2、7、9纵)位于外线,以利持久之方针。只要许谭率三个纵队位于外线(诸城一带),寻机打一二个小胜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敌即不敢向胶东深入,胶东大部至少一部即可保全。”(《毛泽东军事文选》第4卷电子版105页)
饶漱石、许世友都希望合兵一处,集中兵力抗敌,但谭震林并不这样认为。60年代他回忆说:“地区只有那么大,(部队)挤多了,也并不利,也打不出什么名堂,想吃掉敌人一个旅都很困难,想切敌人也没什么好切的。当时4个纵队都集中到莱西平原,打大歼灭战不能说无可能,但可能不大”,“当时的目的是为了拖住敌人,以配合其他战场,不在于歼灭敌人。”甚至提出分兵,率2、7纵南下鲁中打整28、83师,并要9纵前来会合,以此来吸引敌人兵力,减轻对胶东的压力。(参见《华东解放战争纪实》362页)
饶、许当然不同意谭的意见,为合分之事争论不休。直到8月26日我军已知晓敌人将于9月初进攻胶东,9纵因天下大雨无法南下会合2、7纵,饶(漱石)黎(玉)许(世友)袁(仲贤)致电陈粟并军委:“9纵因天雨阻止,二三天恐无法过铁路,同时在敌集结后过路有遭截击危险。在目前敌情水情条件下,9纵过路与2、7纵会合可能性不大。如果9纵仍久留路旁待机南下,则妨碍尔后作战甚大。因此向你们提议取消9纵南下计划,并于明晚向13纵靠拢,立即进行胶东内线作战准备。”(《胶东保卫战》42页)
陈粟得知东兵团的争论,十分着急,8月27日致电谭许:“我们主张东兵团4个纵队应集中胶东作战,直接保卫胶东,较之2、7、9纵南下作战为有利”,并批评谭震林“你们向南之计划,因往返电商,已耗去时间4、5天,甚为可惜。否则此次25师单独向高密集中,即为歼敌良机。现时机仍未过去,仍希尽力争取4个纵队迅速集中于胶东,求得运动中歼敌为宜。”
敌胶东兵团于8月下旬完成战役展开,将于9月初开始进攻胶东。但其作战部署和进攻计划均被我全面掌握。我青岛地下工作者田敏以胶东兵团作战指挥部联络参谋的身份,潜入范汉杰办公室窃取(复制)绝密文件,通过地下交通站火速送往胶东军区。我军得知这一计划比敌人的各整编师师长还提前3、4天,为我军赢得近10天的准备时间。(《胶东雄师》390页)
眼看战端即开,9纵已来不及南下,饶许8月28日致电谭震林并告中央:“南面部队(指2、7纵队)应采直接配合胶东作战方针,不宜过早向临沂、陇海方向行动”,待敌“深入诸城附近,求得在运动中歼其一部或一路”,“你们集结现地休整,即可吸引胶东一部敌人,减轻我们压力,并待敌深入胶东腹地,可尾敌攻击高密、胶县和其他两翼,求得在战斗过程中配合歼敌,争取持久”。(《胶东保卫战》43页)
8月29日,毛泽东复电,指出:“华东局及9纵被迫留在胶东,震林率2、7两纵在诸城,这样,实际上比饶黎许率9纵到诸城或震林率2、7纵到胶东都要好些。这样,胶东有9纵、13纵及广大地方部队,可以逐步形成有力的内线作战兵团,直接保卫胶东,可以采取于运动中半歼灭半击溃之作战方针(即对敌一个或二个旅,以歼灭其一部、击溃一部为目标而部署战役作战,注意多打小胜仗)。震林在诸城应完全遵照饶黎指示休整待机,在胶东外线直接配合内线,目前不要南下临沂或陇海。作战时应注意打小规模歼灭战,每次以歼敌一团一旅为目标,不打无把握之仗。”(《毛泽东军事文选》第4卷电子版109页)
战前态势:(如图)敌整8、9师位于潍县、昌邑一线,整45师为预备队;整25师位于高密附近,整64师为预备队;整54师位于胶县附近;整74师57旅位于青岛。
我华东局和华东军区位于招远以南之道头,指挥8个军分区独立团;9、13纵位于招远以南之郭家店、夏甸;2、7纵等部位于诸城一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18

帖子

27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67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21 08: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2518

帖子

9345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9345

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21 0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了解一下胶东保卫战。{: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37

积分

陆军列兵

Rank: 1

积分
37
发表于 2015-6-21 11: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40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大校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3090
发表于 2021-10-23 21: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18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