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第242团
(1)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242团第一阶段在长津湖东参加围歼新兴里、内洞峙地区美军第31团特遣队的战斗,后又转战长津湖西。第二阶段追击美军陆战1师残部,并与美军步兵第3师遭遇,歼敌一部。是志愿军第27军中打满全场,从湖东打到湖西,从长津湖追到咸兴港的团队。围歼新兴里、内洞峙美军时按时穿插到位,分割新兴里与下碣隅里美军的联系,阻击向新兴里增援的美军,保障兄弟部队三次攻打新兴里、内洞峙。当发现新兴里美军有突围迹象时,立即调整作战方向,设置多道阻击线,多重堵截从新兴里溃逃出来的美军部队,逐段杀伤美军有生力量,还提前前出到本军与20军战斗分界线内设置最后一道阻击线,给溃逃残敌以最后致命一击,实现对美军31团特遣队(该特遣队主要为美步兵第31团,即“北极熊团”)的全歼,战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954年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七军抗美援朝战争战史(1950.11—1952.10)》记载,是本军唯一受到表扬、唯一荣立集体二等功的团队。
为什么242团在新兴里战斗中既不是主攻,又不是助攻,却能获得赞誉和集体二等功?是该团不折不扣地完成了战前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而且在战场上积极主动,灵活机动,伤亡小、俘虏多、缴获多。
让我们再次温习战史,仔细端详242团在整个二次战役中的表现。
242团1950年11月12日上午抵达中朝边境临江县,16时许进入朝鲜,在严寒条件下静默行军5天200余千米,于11月17日到达下丰流里集结待命。
入朝前,242团在解放台湾的战备训练中,预定任务就是打穿插,练兵练的也是打穿插,全团上下都知道只要打起来就是担任打穿插任务。所以,到达集结地域后,即刻进行适应性战术训练,围绕在严寒条件下山地夜间打穿插训练各项战斗行动。同时,本团独自或在军师组织下开展了对当面之敌和地形的侦察。11月23日前后举行全团誓师大会。
誓师大会会场上,指战员们席地而坐,田垄清晰可见。他们有穿旧棉大衣的,也有年轻战士穿得很单薄,有人脚上还穿着力士胶鞋,但都没有戴棉帽。会场气氛热烈,指战员们振臂高呼口号“坚决打好出国第一仗!”,精气神十足。照片背面有我父亲张孝先(时任242团政治处主任)写的“242团,1950年编为81师先遣团,执行穿插任务时,召开誓师大会。”。
上级作战部署要求,242团穿插至1221高地,割裂新兴里与下碣隅里之间联系,完成合围新兴里、内洞峙之敌,保障80师翼侧安全。团党委安排3名团领导率部分机关人员下到3个营,加强各营战斗指挥,坚决打好出国第一仗。
24日黄昏,242团向预定地点穿插,但因友军某师师未能按时到达攻击位置而返回,27日下午再次前出。
新兴里不是传统村落,而是伐木场转运聚集地,位于长津湖东岸南部,村中住房分散。周围地势南高北低,东西狭长,村西临近长津湖有废弃的窄轨铁路和公路并行,村北有丰流里江流入长津湖,江北有较大面积开阔地,地势平坦,被1361高地、1324高地围着。村南有1445.6高地、1250高地。内洞峙在新兴里西北,村周围有1204高地、1476高地、1318高地。
图示地域有3条河流,从北向南分别是丰流里江、赤浦洞江、白岩里江,都是流入长津湖的短径流小河,因为都与战斗有关,为叙述方便,均以河流上游的村名指称。
图2 新兴里周边地形图。(临摹自《志愿军第27军抗美援朝战争战史》)
242团主要战场在新兴里至下碣隅里公路的新岱里,后浦段,以及高峰(1473高地)、1221高地、1239诸高地,丰流里江、赤浦洞江、白岩里江及白岩里江的江滩洼地。
11月26日前,新兴里、内洞峙有美军陆战1师的1个营,已被我军侦知。不巧,26日美军兵力调整,由步兵31团特遣队换下陆战队营,兵力翻倍增加。27日、28日2天夜战下来,才从审讯俘虏和缴获美军物件等各方面验证确定:新兴里有美军31团指挥所、1营、3营、第57炮兵营、第15防空营D连。内洞峙有美军31团前指、32团3营、重迫击炮连。后浦有美军31团团部连、坦克连、57炮兵营支援连、卫生连。
图3 长津湖地区美军部署示意图(1950年11月27日),红线为志愿军27军与20军战斗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