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威海王祖文 于 2019-11-10 16:57 编辑
父亲的小故事(12)
前段时间有位热心的网友给我发了一些胶东党史等资料,抽时间看了一部分收获不小,在此表示感谢。根据资料记载,老家荣成在1930年6月就有了第一粒革命的火种--荣成第一位共产党员孙季周,一直到1935年的11.4暴动后,上级党组织对胶东地区特别是荣成党组织的评价,基本上就是属于幼年时期的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荣成党组织逐步走向成熟。根据父亲的回忆,父亲1944年夏天参加区中队后驻扎在尹格庄一带,那时候的区中队政治学习文化学习等已经形成了制度化,有一次区中队指导员正在给战士们讲课,突然侦察兵报告鬼子伪军出动了,指导员命令侦察兵继续侦查而后稳坐钓鱼船继续讲课,大约二十分钟侦察兵又来报告敌人离我们还有五里路,此时指导员的课还没讲完,他挥挥手让侦察兵继续监视,自己则加快了讲课速度,过了一会儿侦察兵又来报告还有三里路,指导员扭头告诉侦察兵还有一点就讲完了,此时父亲坐不住了,前几天因训练过猛腿部受了点扭伤,于是向指导员请假,指导员挥挥手让父亲先走,他自己则直到讲完课后才和战士们一起撤离了。父亲参军后在战争年代一直没回过老家,有一年过年和父亲聊起战争年代在部队如何过年,父亲说他在抗战期间最艰苦,那时候老百姓生活也很艰难,胶东尽管是革命老区,党组织和抗日政府也基本上处于半地下状态。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为了消除干部战士想家的念头,上级首长都会使出挥身解数,将一晚上的活动安排的满满当当,让所有干部战士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一直闹腾到下半夜两三点钟,大家基本上就困的熬不住了,回去后倒下便睡着了,第二天一觉醒来年就算过完了。退下来后努力研读先辈们的奋斗历史,逐步走进父辈们的昨天,尽量的读懂父辈们几乎是我近一个时期的主要爱好之一;前几年我们集团邀请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做了一次辅导讲座,听了这次讲座有个小细节我记忆犹新,金教授讲红军经过藏区时接收了一大批藏区奴隶参军,这一批奴隶红军战士在战场上表现的无比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为什么?参军前奴隶主对待奴隶就和牲口一样,吃住都和牲口在一起,动辄非打即骂,参加红军后老战士对待他们就和亲兄弟一样,尽管他们受环境影响可能有些愚钝,但毕竟他们是有感情的人,日久天长他们分得清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强烈的对比他们知道红军是一群好人,跟着这样一支队伍死而无憾。一件件小故事,一个个小细节,逐步丰富了我对父亲所在的这支人民军队由小变大的成长脉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