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飞驰在西禹高速上,过渭河,穿高陵,擦富平在和煦的阳光下那大平原上的麦浪滚滚,甚是喜人,大丰收指日可待。渭北分三种地形:平原、台塬、山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之乡,传统文化厚重。若干年前那些文物贩子就不辞辛劳跋山涉水、走村窜户搜集石拴马柱、石槽、石狮、老家具以及鼻烟壶等耍货,甚至于那明清时期的女人的小绣花鞋......当然,其中也不乏那“抢救”弘扬民族文化的爱国者了。
车进入蒲城界不远就看见北边那黄绿相间的高原了,路过唐代的桥陵和惠陵由于时间紧迫就没有参观。在几个人的胡说中车上了台塬高地,地势已不是很平坦了,有台塬也有沟壑,渭北自然风光的主体显现出来。
也就是出发两个小时后(期间在富平休息区歇息了一会儿)到了三县交界处的澄城的韦庄镇,下道。就在这里“侦察参谋”犯了次“方向路线”错误,不相信科学,只是凭感觉车往西北方向驰去。过了业善直到了寺前路边耸立的“荔北战役烈士纪念碑”闪过才发现坏了,再继续走下去就到合阳了。“迷途知返”,调头,虽然在“错误路线”上已经走了二十公里了。这才是人在旅途,要是在政治路线上犯这样的错误“站错了队”那人的政治生命就彻底毕了。我想了几十年都没有想明白:一个完全不知道国家大事的人只是执行上面命令的还能犯“路线错误”?但糊里糊涂“站错队”的人太多了。
回到韦庄又踏上了“正确路线”,“错误路线”的成本就是半个多小时和十来个元的油钱。但要是犯了那个“政治路线”的错误那成本将是毕生的白劳。
越往北走地形变化越大。沟壑大且深。到澄县县城不停直接开到了距城三里路的一个几乎瞭不见个人的大村子。只有那已经荒废了的门楼和倒塌的围墙以及院子中那古老的大树还残存着那曾经的辉煌。在这里我有个已经七十多岁的朋友(一生奉献给祖国林业事业的人)。虽然有四个儿女但如今依然“空巢”。坐在那渭北式的窑洞里,凉爽无比,送上西凤两瓶和点心水果。老两口要给我们做饭,我谢绝了,匆匆给他们照了两张合影就告辞了(回来后把那两位老人的合影发给了远在江南工作的外孙女),人只要是心到了就对了。
已到正午来到县城一家小饭馆。要了几个凉菜便喝开了,这个店的老板还颇有商业头脑,还很会把政治和生意联系起来。老式的长条凳、方饭桌、墙上还挂着五谷杂粮和红辣椒。尤其是正对着墙上还挂了一幅那个“火红年代”的老宣传画(如果是“红疯子了”来的话无论是多少钱也要收藏)使人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一人来了碗渭北的特色食品------面辣子。实际就是土豆、红萝卜还有不知道什么东西放点面粉再放上红辣子面搅合而成的面糊糊,就是典型的“瓜菜代”那个年代的食品。哎,当年那饥荒年代的救命食,在如今的富裕年代也被人们重新认识,成了养生美味了。这也算是食品界的一场革命了!喝着那面辣子吃着手工馍好似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不仅是墙上那幅宣传画,食品也具有让人产生怀旧的功能。但如果搞个民意测验的话,没有一个人会选择那以面辣子为主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