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棉花巷》之二 回顾与遐想篇 作者:三块红
棉花巷也曾经是“江南水弄堂”,据记载:早年在北边和棉花巷平行有一条河,名为坝桥河,一直延伸到锡惠弄。(在我的记忆中,坝桥及坝桥河是不存在的,肯定是后来填没了)
虽然我们没有见过坝桥河,但也能遐想出当时的情境。---当年这里,前街后河,民宅临水而建,毗邻接茬,枕河相依,小桥流水,船儿悠荡,古刹钟声,妙光塔影,里巷纵横,老街古风,编织着繁华的市井和流动的故事。
入夜,桨声涟涟、灯影绰绰、古桥横立、小船悠悠、两岸沿河民居粉墙黛瓦、漏窗小阁隔河相对,灯笼高挑、枕水人家。典型的江南民居之水乡---。
可惜在我们小时候己经看不到这条河了,只有大渔池及粮站后面的大河依然还在。如今恐怕都没了。
棉花巷二边的大宅院很多,正可谓“庭院深深”,解放以后,很多房产收归了国有,由房管所管理。后来的这些“大宅门”里大的住有几十户人家,小的也有十几户或五六户人家。
在大院里,清晨洗漱、淘米拣菜、修理物件等,都在院内进行。所以,院内成了一个热闹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户外交流的机会较多,邻里之间关系密切,家务琐事透明,碰到困难 相互帮助,正是“远亲不如近邻”。
在这里,邻居们一起纳凉,一起晒太阳,谈笑风生,海阔天空,飞短流长。有时还会生出口角,闹点小矛盾。这些深厚的传统乡土气息一直延续到拆迁。
小巷里的夏天尤其让我记忆深刻。我记得那个年代成年人多穿木屐拖鞋,走在小巷里一片呱哒声,又有人叫它“呱哒板”。年轻人和小孩则多穿塑料海锦拖鞋。塑料拖鞋坏了就拿去西门桥补鞋摊修补,老头用烙铁烫好坏了的地方,每次收五分钱。卖棒冰的背个大木箱子,里面用棉被裹着棒冰沿街叫卖,“阿要吃奶油棒冰”“赤豆棒冰五分一根”。傍晚时分,人们都将竹床或门板搬到院子里用长凳架好再铺上席乘凉,有时会在井里冰一个大西瓜。那是孩子们的最爱。夜晚很多人家屋檐下挂着“叫蝈蝈”那一声声叫声把人们带入了甜蜜的梦乡。尽管那时没有空调和风扇,但我们的感觉是美好的。
从棉花巷口东出,进入西直街,再到西门桥堍,那时候的市井是非常繁荣和热闹的,我记得桥堍下第一家是新洪兴菜馆,无锡招牌饭店之一,小时路过看见墙上的菜单我还能背出几条来,什锦面筋,芙蓉什锦,红绕划水,响油鳝糊,爆脆鳝,四喜面筋,清蒸白鱼,典型的本帮菜。可惜那时兜里沒有钱,只能看。 还有桥堍下那一家家的点心店,什么小茏馒头,三鲜馄饨,玉兰饼,桂花糖芋头,酒酿圆子,银丝面 ,冷拌面,四色汤圆等不一而足。虽然兜里钱少,品尝一下小吃还是常有的。
再说棉花巷,白天小巷口传来的那一声声叫卖声也让我不能忘怀……卖酒酿的,牙膏皮换里膏糖的,卖豆付花的,修棕棚的,磨剪刀的,修雨伞的,络绎不绝。每一声吆喝都寄托着对生活的向往,也透出了对艰辛的无奈。
棉花巷是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老人们遛鸟下棋;家庭主妇们围着水井淘米洗菜,小孩们上学,居民们买菜,整天都在弄堂里来回走动川流不息。
街角旁那一个一个的煤球炉和那排成队的马桶……。构成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画卷。
里弄小巷的美,是一种别样的美,它是需要细细地、静静地品味地......它象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尘埃和历史底蕴。
棉花巷里到处都有这种马头墙。
马头墙之二
马头墙之三 马头墙又称防火墙、是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建筑的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江南水乡的小河滨
江南常见的大宅院的门楼
江南常见的大宅院的门楼之二
成年人多穿木屐拖鞋
那个年代经常停电,家家都备有煤油灯。
那个年代火炉用的煤球。
手电筒
那个年代的煤球炉
那个年代用的马桶
(未完待续)
[bobomusic=1]1769712228[/bobomus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