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6.26...
今天早上到公园去胡逛,意外遇到了W姓朋友他姐-------一位已经七十多岁的退休大夫,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她曾经给我讲过的当年她在甘肃镇原县开边卫生院当大夫时的往事中去了,好像我在老九纵子弟之家发过的一篇有关那西北黄土高原上当时妇女生娃时的情景,今天再发就只当是复习吧。
多年来我习惯把毛主席的《讲话》称为“5、23”讲得是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问题。如今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6、26又快到了,大家都知道那一天是“国际禁毒日”提醒大家远离毒品,可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天是毛主席教导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指示发表的日子。在这个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我的思绪又飞到了那个年代,那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日子里去了。
我在甘肃镇原三岔支教时候,我的一位W姓朋友他姐拜托我有空到她曾经战斗过十年的镇原县开边镇卫生院去看看,并给我讲述了那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地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今天回忆起来还令人不寒而栗、痛苦万分。
W大夫是北京医学院毕业的,在那个把人分成“类”的特殊年代,她被分配到那茹河边上的开边卫生院。当时卫生院只有几间用土坯盖成的平房和依山而挖的窑洞。茹河有水了就吃河水没有了就吃窖水。这些对于接受“思想改造”的她来说都不算什么,最让她震惊的是那里农民的贫困和卫生知识的缺乏和无知。
生娃那可是个大事,俗话说“人生人吓死人。”如今谁家的媳妇怀个娃那可是天大的事,比皇帝的女儿还精贵,生的不是“龙”就是“凤”,可当时在那里挺个大肚子在地里干活,围着灶台案板擀面、蒸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上午生了,下午头上包一块布就又出现在灶台前,就是母鸡下个蛋也要在窝里卧上一个时辰的。到要生产的时候不往医院送,按照当地的风俗请个土接生婆在家里的土窑里把土炕砸倒让产妇躺在土堆中,孩子落地后用一根绳子把产妇的头发吊在窑洞上,人坐在土堆中生生地坐上一天,说是要让那污血都淌在土上,不然就不吉利。一次一个产妇在那个土堆上躺了一天,接生婆无论用了什么传统的土办法孩子就是不出来,产妇死了活了,活了又死了不知折腾了多少个来回,家里人害怕了拉了头驴来请她,她穿着大衣包裹着头巾背个小药箱,骑着那家人接她的驴半夜走了十几里漆黑的山路才到了产妇家。她面对那奄奄一息的产妇没有来得及喝一口水,在那个土堆上铺了一块塑料布就抢救开了。当听到婴儿的一声哭啼声时,产妇在微笑中昏死过去,她的婆婆和男人跪在地上头磕得“咚咚”的,当时她的眼泪就夺眶而出了......如今那个在土堆上出生的孩子屈指算来已经四十五岁了。
哎......西北人可怜啊!尤其是在过去那个年代生个娃娃死了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就是大哭一场后接着可生,如同在那片土地上种庄稼似的“广种薄收”,几千年了大家都觉得这是老天爷的“合理”安排。看来西北人口少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医疗条件差的原因,据当年曾经搞过计划生育的干部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西北地区一些地方的婴儿出生的死亡率是百分之四十,如今在城里的婴儿出生死亡率是百分之一。那时婴儿出生死亡率那样高,但人口依然增长很快,如今死亡率低了增长率却很低,原因大家去思考吧!
这两个娃就是离镇原开边乡卫生院不远的茹河上游宁夏彭阳山里的一对小姐弟,如果他们再早出生四十年,那成活率就不敢保证了。
中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农业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是一个大问题。老人家几十年前就教导我们了,但要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