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祖老师 于 2016-11-4 21:25 编辑
陕甘宁边游 (五)
“要致富先修路”。就像人的动脉一样,打通了物流就畅通了。互通有无,有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才能共同富裕。十年前的G312是一条连接东西部的大动脉,养路段每年都在建设,但总体还是在原来路基上的小修小补。现在有大动作了,直接是一条平凉到兰州的高速。卧在那高大的大巴上,在那宽阔、平坦、几乎没有什么弯道的高速路上奔驰,瞭望那蓝天下的黄土高原也是一种享受。十年前从隆德到会宁没有两个小时是不行的,如今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你说这不是进步吗? 由于大巴在会宁不进站,我们就在会宁休息区下了。一下车就感觉到凉凉的,风大。想出站走到这个门让人家给断回来了,走那个门人家说不能出,还着实让人郁闷了。车站既然卖票了,我拿着票子却出不了站,你说这是哪门子事?你们互相之间不协调好,把麻烦都推给“上帝”,这个理到哪里去说啊?好不容易一个师傅看我们可怜,给我们开了一个小门,还让我们快点走,不然监控看见了要罚他的款。我们出来后看见几个人在翻那铁栅栏,俗话说“狗急跳墙”,我看人急了也会翻墙,那都是逼的。 来到公路上一条新修的公路蛮宽阔的,刚好有一趟公交过来,我们一招手就上去了。这里也没有个什么固定站牌,这也算是十几年以前西安的“招手停”,一人投币两个元大约也就是十来分钟就到了闹市区。在车上看去,山底下如今也是高楼林立了,还都是二十层左右的,十年前我去的时候一个县城最高的楼也就是四层了。一打听房价还不便宜,每平方将近四千。这个连吃水都困难的地方谁买啊?看来“去库存”也不是一二线城市的事了。再说房价高一定有地价高的推动,这里的地啥都不长,就是推平了用砖头、水泥、钢筋垒起来再装上门窗就对了,那个利润太害怕了。 入城,下车,寻住宿。大家千万注意,现在越是贫困的地方酒店的价越大。一个在西安最多要一百二十元的标间,在这里不掏一百四十个元你是住不进去的,这还是打了折的。会师广场附近有个最现代化的酒店“会师大酒店”我借着上卫生间的机会进去看了一下,确实很豪华,但价格也很豪华,最低的标间都是288元,八十年前长征大会师的那些红军将士们在九泉之下无论如何也是不敢想象的。“人人有饭吃,有房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平等自由”就已经是他们的最高理想了。 入住了一个140元的再普通不过的酒店。上街吃饭,在一个清真餐厅里要了三个菜一个汤,外加米饭,那一盘青辣椒炒牛肉就五十八个元,里面连十片肉都没有。想象不来在这里消费的都是什么人?兰州拉面是七个元一碗,那是政府的最高限价。 出了餐厅我便去寻找当年那个“状元郎”的故居,还想看看他家院子里的那口水窖,一打听这里早都拆迁了,当年的大杂院已经被高楼大厦所代替,今天的自来水也不是像十年前那样像淌眼泪般的了,水龙头一打开那个水流得“哗哗”,水压还蛮大。那个“状元郎”估计今天最少是个博士了吧?那含辛茹苦“死供”他的父母不知道今天是否能享上他的福? 第二早上九点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会师公园”。这个场子我在十年以前还没有被围起来,今天已经被铁栅栏围了起来。当然,“红色遗址”的参观是免费的了,只要递进去一个身份证就搞定了。 正对着大门的是一个老城门,也就是老会宁的西门,据说是明代洪武年间修建的,如今只剩下一个城门楼子和两边不长的城墙了。八十年前的十月八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部队就是在这里会师的。抚今追昔,当年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几十万人经过千山万水,冒着枪零弹雨最终只有那九死一生不到三万人的队伍在西北这个极普通的小县城会师了。没有崇高的信念,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万万做不到的,这不是奇迹又是什么?从此,一个极度贫困干旱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便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会师楼的右边是一座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塔,在塔下摆放着花圈。中间是一尊雕塑。左边是一座现代化的长征胜利纪念馆。那天来此瞻仰的人不多,只有一群上海曹杨二中的高中生在此凭吊,他们是来会宁体验生活的,只有几天的时间体验到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聂家姐企图混入“革命队伍”中去合影,但很快就被“清理”出来了,照个合影也是在受教育,上海人真是太小气了。 站在那风展红旗的城门楼上远眺,寒风中在想象着当年红军战士从对面那个山上下来的情景;想象着会师后战士们那悲喜交加的心情;回忆着十年以前会宁的面貌;瞭望如今那高楼林立的会宁城;憧憬着这座干旱古老县城的美好未来……会宁是个苦地方,但我的心是甜的,会宁此时已经是秋风瑟瑟了,但我的心是暖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可千万不敢忘记这一切是如何来的,没有八十年前那些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红军战士的千般苦,哪里会有我们今天的万般甜啊!人还是要知足的! 这就是那个“会师公园”的大门,由于管理不善已经成为很多车辆的掉头地方了。 这高耸入云的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塔在我十年以前就已经有了,今天它更加雄伟了。 和两位远道而来的“红”姐妹在这红色的广场上,红色的会师楼前留个影。两“红”夹一“黑”也蛮有意思的。 从那不高的明代城楼上瞭望会宁城,思绪万千!八十年“弹指一挥间”,会宁变化大,祖国变化更大。 上海曹杨二中的娃们在以实际行动 “行走陇西大地,传承长征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在红军长征纪念馆前给这对“红”姐妹来了一张,希望她们把这红色精神传遍大江南北。 版面上的这幅红军标语实在是太形象朴实了,表现了他们战无不胜的勇猛无畏的作风。 我在仔细端详着橱窗中的这几双红军当时穿过的各种鞋,其中有一双就是用牛皮直接扎成的,上面的牛毛还清晰可见。当年的红军战士就是穿着这样的鞋走了万里路,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战士用双脚走出来的! “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散。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