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43|回复: 4

漫话胶东我军主力部队沿革和发展(一)解放战争前胶东部队沿革(5)【原创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7-3 11: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3年5月22日至24日,我13团为保卫麦收,拔除了蛇窝泊伪军据点,炸毁了高13米、墙厚1米、号称“鲁东第一大碉堡”,全歼守敌伪栖霞警备队120余人。
       我军还进行了如下战斗:反抢粮作战(1943年5月至6月)、烟青路反封锁斗争(1943年7月至12月)、坚持南海区斗争,开辟崂山区(1943年5月至9月)。
       1月至4月,胶东部队进行了以地雷战、“麻雀战”为主的技术战术训练;5月至8月,又进行学习反“拉网”战术和攻坚战术。
       1944年2月18日,我13团长途奔袭,突然发起攻击莱阳城西南的河源西沟战斗,全歼顽军赵保原部4团和保安6团12个连,共1600余人,赵部3团5个连增援部队也被我14团击溃。此战的胜利扭转了我南海区腹背受敌的局面,也标志了我军攻坚能力的提高。
       80年代27军军史撰写期间,原军史办主任张克勤和聂凤智聊到济南攻坚的时候,蛇窝泊和河源西沟战斗的指挥者、亲历者聂将军说,当年攻克河源西沟后,胶东军区首长许世友说:“胶东部队真正对筑垒地域的攻击,就是从河源西沟开始的”。河源西沟敌人的碉堡有10座之多,而且有地道相连,受到攻击可相互支援,而且外围还有鹿砦、铁丝网,防御工事是一个整体,不是像蛇窝泊的碉堡可以同日而语的。因此,聂凤智不仅亲自带领干部和战斗骨干,化装侦察和勘查,还向参加修建河源西沟工事的民工作调查。更绝的是,聂团长还在艾崮山下,专门修筑了一道类似河源西沟工事的围墙、壕沟和几座碉堡,组织部队进行演练,所以战斗进行得如此顺利。
       3月至5月,胶东我军发起春季反“蚕食”、反封锁攻势作战。
       7月1日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栾家村召开首届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8月至9月胶东我军发起秋季攻势作战,又称夏秋攻势,共投入7个团兵力,13、14、16团及4个军分区的独立团,历时一个月,攻克或迫退敌人据点138处,毙伤日伪军4451人,扩大解放区5千余平方公里,使4个军分区根据地连成一片,扩大了我军兵力,也增强了我军战斗力。
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间,胶东我军进行了整训和练兵。
1945年2月11日发起讨伐赵保原战役,连续作战8天,毙伤2千余人,俘7370人,连同打散或投诚的顽军,共歼灭8个团1.2万余人。
1945年5月1日,中海军分区成立,聂凤智任司令员,刘中华任政委,组建中海独立团,下辖两个营,没有团部,1营由13、14、16团抽调建制班编成3个连,营长邹长林、政委宋振国;2营由海阳独立营编成,营长米德卿、政教张潜。成立中海军分区、将聂凤智从13团升任中海军分区司令员,是因为中海区周边均为我军占领,打开中海区的局面,我军即可南向青岛,西向胶济路东段发展,许世友就是让聂凤智去打仗的。但是刚组建的中海独立团战斗力有限,1营(237团1营前身)是抽调13、14、16团的建制班编成的,战斗力尚可,2营是地方武装升级,战斗力差不说,全团还缺一个营。聂凤智向许世友提出借调16团一个营归他指挥,许世友同意了,要聂凤智和16团团长江燮元交涉。当年江燮元的警卫员李法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兵工程学院副师级离休干部)说:“16团3个营的战斗力是倒着数的,3营最棒,1营最差。江燮元问聂凤智要哪个营,聂凤智也够精明,说,3营你舍不得,1营俺看不上,就要2营吧。”成立的当天正是“5.1”节,晚上演戏,戏没完,聂凤智就率独立团奔袭日伪军在莱西的水沟头据点。6月攻克孙受,并深入敌占区数十里,拔除牛齐埠据点,全歼日伪军一个中队200余人,生俘80人。7月三次奔袭即墨境内的满贡、四舍山等地,歼敌3个营,扩大了中海区抗日根据地。——有人说,后来奇袭周村(1948年3月)是聂凤智的突发奇想,其实,奇想的突发是在1945年,早在3年前聂凤智就已经练过手了。
李法伍老人说:“聂凤智打仗动脑子,那真叫扫荡中海区。”老人后来任东野4纵34团2营教导员,他告诉笔者,打了4个多月,这个16团2营也打出来了,武器装备也换了,战斗力甚至超过3营(营长江雪山,教导员张在田)。16团渡海北上时,聂凤智想留,许世友也想留,江燮元不干了,说要只带1、3营去东北,我不去了,你去。官司打到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面前,许世友也打圆场,要聂、江二人各退一步,16团2营归建,江燮元带2、3营过海,把1营给聂凤智,留在山东,然后将中海独立团2营给了江燮元,补充16团(今天老人还记得,补来的那个营的营长叫曲竹三、教导员叫张潜。江雪山回忆录《戎马生涯》140页:“许司令两边圆场,才把1营留下顶替3营。军区又把原海阳独立营补充了江团,还是三个营,赶到龙口准备过海。”——这里所说的海阳独立营就是中海独立团的2营)。这样16团还是3个营,赶往龙口准备渡海。渡海时16团的番号是5师14团,到东北1946年2月编为4纵12旅34团,即后来有名的“塔山英雄团”,此是后话。
留在胶东的16团1营(营长王旭,教导员王卞——曾经任胶东5支队15团,后来的14团1营教导员,《血战八年的胶东子弟兵》一书中“伟大的收获”一文的作者。)后来改编为华野9纵25师75团2营,即后来的27军79师237团2营。
5月胶东我军取得海阳、莱阳边区反“扫荡”的胜利,6月至8月又取得平度以西讨顽战斗的胜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由参加对日全面反攻,收复威海、烟台(1945年8月16日至24日)、攻克即墨城(8月26日)、收复平度城(9月7日至10日)。
8月,我胶东部队边打边整编,至9月整编就绪,编成两个师和两个警备旅。
山东军区5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兼),参谋长萧镜海,政治部主任刘浩天,辖3个团:
13团,原胶东军区13团转隶,团长夏侯苏民,政委孙同盛(235团前身);
14团,原胶东军区16团,团长江燮元,政委田野(代)(其1营为237团2营前身,其2、3营渡海到东北和西海独立2团2营组建3纵4旅10团,即4纵12旅34团前身,著名的“塔山英雄团”,后为41军123师367团);
15团,原东海独立1团,团长滕品三,政委车学藻,副团长李洪茂,政治处主任郝亮(这是渡海后组建的4纵10旅29团前身,“鞍山团”,后为41军121师362团)。
山东军区6师,代师长聂凤智,政委李丙令,副师长兼参谋长蔡正国,政治部主任李冠元,辖3个团:
16团,原胶东军区14团,团长杜永海(杜光华),政委王伟光(这是渡海后4纵10旅28团“海城团”、(塔山)“守备英雄团”,30团“大石桥团”的前身,后为41军121师361、363团);
17团,原西海独立1团,团长周光,政委邓龙翔(这是渡海后组建的4纵11旅31、33团的前身,后为41军122师364、366团, 31团1948年2月辽阳攻坚战后被授予“英勇善战模范团”);
18团,原西海独立2团,团长王子衡,政委李佩之;该团顶替中海独立团编入6师,有关军史将该团误认为是中海独立团。
山东军区警备第4旅,旅长刘涌,政委仲曦东,参谋长张怀忠,政治部主任张少虹,初辖两个团:
7团(238团前身),由原东海独立2团改编,1营由老东海独立团2营4、6连扩编而成,2营由文西、牟平独立营各一部编成,3营由文登、荣成独立营各一部编成。副团长王旭,副政委常勇。
       8团(239团前身),由原东海独立4团改编,1营由文西、牟平独立营各一部编成,2营由乳山独立营改编,3营由海阳独立营改编。团长政委暂缺,参谋长赵洪济,政治处主任郝亮。
       11月27日,原东海独立5团改归警4旅建制,为9团(243团前身),1营由原东海军分区特务营改编,2、3营依次为烟台独立大队和威海独立营改编。副团长罗映臣,副政委孙超。
       9月18日组建山东军区警备第5旅,旅长贾若瑜,政委廖海光,辖两个团:
       9团(241团前身),由原南海独立团改编,其前身系1943年3月整编前的5旅15团。副团长盖仲民(宋鸿书、宋凯),副政委陶庸。
       10团即原中海独立团,团长官俊亭,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姜子宽,参谋长彭辉。
       中海军分区于9月2日撤销,东、北、西、南海4个军分区如前。
       这一段时期是胶东地区部队番号较乱的时期,此时胶东部队一边在打仗,一边在整编,一边还在组织渡海北上,部队番号新旧交替使用,有时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什么番号;加上部队仗打得多,补充也快,地方武装升级也快,部队番号自然就多,变化就复杂,就会觉得乱,容易犯迷糊。80年代,27军军史撰写期间,第一任军史办主任张克勤曾经走访过很多胶东部队的老人,老人们在番号问题上叙述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张克勤也给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老人家是搞机要出身的,就给部队加上各种脚注,如原部队番号、成立年代、部队首长姓名等等,逐渐才搞清头绪。今天,当笔者有问题请教他时,他见笔者迷糊就笑,说很正常,当年我也一样。
       一些书籍也搞错,如《山东地方志军事部分》、《胶东雄师》,就把5师14团(原胶东军区16团)团长、政委写成杜光华、王伟光,6师16团(原胶东军区14团)团长、政委写成江燮元、田野。错的原因是:部队番号改了,首长没有改。正确的为:5师14团团长、政委:江燮元、田野;6师16团团长、政委:杜光华、王伟光。
       对胶东部队的评价,时任胶东军区16团3营长、后来渡海到东北任4纵12师34团副团长兼参谋长、49年任41军123师367团团长、解放后任南海军区副司令的江雪山,在回忆录《戎马生涯》中写道:“那时在山东胶东军区八路军主力部队中,有三个战斗力坚强的主力团队。他们是13团、14团、16团。13团团长是聂凤智,政治委员李丙令;14团团长杜永海(杜光华),政治委员李华(回东);16团团长是江燮元,政委是廖海光。论资格13团14团较老,16团次之。三个团在作战时各有所长,互为股肱羽翼,取得一次次胜利!而一般人的眼光,以为13团在某些方面,又要优于14、16两团,有老大哥之誉”(《戎马生涯》128-129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18

帖子

27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67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7-3 14: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47

积分

陆军列兵

Rank: 1

积分
47
发表于 2015-7-3 21: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史专家{: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08: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是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40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大校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3090
发表于 2021-10-20 21: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2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