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42|回复: 3

“陈毅原本不愿意合并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是“还原历史真实”吗?【原创】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16 08: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毅原本不愿意合并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
是“还原历史真实”吗?
汪洋

拙文“争论与转折:从苏中到鲁南”写完贴出之后,才看到“还原历史真实:陈毅原本不愿意合并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以下简称“该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547a301000bxx.html
    略去文中捕风捉影之事不谈,就陈毅是否“原本不愿合并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笔者认为该文所说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更谈不上“还原历史真实”。
关于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合并是有一个过程,但不是楼主所说的陈毅不愿合并。实际上合并的事是由陈毅最先提出来的,可参见拙文“争论与转折:从苏中到鲁南”,这里简述如下:
苏中战役以来,陈毅和粟裕关于战略方向的争论确实存在,随着战局的发展,陈毅的思想也在改变,这可参见拙文“争论与转折:从苏中到鲁南”。
早在两淮将要失守之前,(1946年)9月17日,陈毅致电张粟邓谭就指出:“此次淮北作战,由于主观指导错误,贻误全局,五内俱焚,力图挽救,当尊兄等建议”,“今后局势,力求会师,改变局面。”首次提出两军会师。此意的提出虽不甚具体,但不难看出是基于对自苏中战役以来战局的思考。
两淮失守之后,9月20日,粟裕就和张邓谭联名致电中央军委并陈毅、宋时轮,建议“集中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攻下宿迁,得手后再向西扩张战果”,“我可在其运动中逐步歼灭他之有生力量”。
21日陈毅复电同意,“并主张两个野指合成一个”。这是自9月17日陈毅首次提出“会师”后的第2次建议,充分表现了他的自知之明和大度。
中央军委22日复电同意,23日又指示:“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谭震林为副政委。”(《粟裕年谱》187页)
在10月1日致中央军委的电报中,陈毅说:“两次到分局会谈,他们战争方针很正确。但我至淮北,战局顾虑太多,决心不够,未能发挥山野力量,有负党与人民的付托。今后集中张、邓、粟在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陈毅的这一建议是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华东野战军在陈毅领导下、“战役交粟负责”的来源,表现了陈毅对粟裕军事指挥才能的认可,也表现了他对自己自知之明的认识,事实说明正是陈毅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两军合并。从这些电报看出两军的合并,战役指挥权的转移已经显山露水。但是为何陈毅又要领军回鲁南呢?这也有一个过程。
10月2日山野指令位于涟水地区的华野主力北移六塘河。5日两淮敌军整74师乘隙令57旅进至涟水西南之马厂,58旅进至悦来集。粟裕向陈毅报告“敌已知我主力北移,且知我有进攻宿迁企图”,建议攻打进犯涟水之敌。陈毅7日复电同意华野南移,并说:“我在北面照顾”,你们“望机动处理,不必等待协商”。这样岂不将两军会合统一指挥束之高阁?同日粟裕连发两电,再次说明打涟水的原因是“保障苏中坚持之后路,有所依托”。建议陈、粟会合,“盼军长(指陈毅)即来此间统一指挥”,山野与华野指挥机关合并是“今后取胜的基本条件”。指出“如果山野、华野名合实离,陈、粟仍分开,不仅影响统一指挥,对财粮供应我们亦无法解决,对下面影响也不会好,有许多问题只靠电台来往亦不便解决”。
10月8日,陈毅因敌军进犯鲁南,担心敌人意图我山东首府临沂,又担心敌人切断陇海路山野回援退路被隔断,因此复电华中,“如鲁南紧张,则应考虑山野回固根本”,“我便不能南来你处,只好分任南北”。
见报,华中方面急了,当日复电,强调“合则俱存,分则俱亡”,“华野、山野必须合并,陈、粟必须一起行动”,“大局已极紧张,望军长深长考虑”。同日粟裕率1、6师南下涟水迎敌。
10月9日,陈毅数电致中央军委并张邓粟谭,“主张山野突然转回鲁南打仗,华野派队接替淮海”。就在同一天,张鼎丞、邓子恢、曾山致电中央军委,报告陈毅意见,表示“坚决反对陈这种布置”。第二天又电告涟水前线的粟裕和谭震林,不同意山野回鲁。这份措辞激烈的电报就是“该文”引用的,但是仅凭这份电文是不能说明“陈毅原本不愿意合并山野和华野”的,只能说明陈毅要领山野回援鲁南,而且也得到中央的同意。
中央军委于10月10日复电双方,“山野以适当兵力回鲁南,配合叶飞歼敌,这是必要的。但山野全部回鲁南,则与华野平分兵力,与目前形势下作战不利”。因此陈毅立即令2纵、8师北移鲁南。
此时两淮之敌见我华野主力南下,也停止了进攻涟水,退回两淮。粟裕因此决定华野休整,并在10月11日致电陈毅,决定不打涟水之敌,以求山野、华野统一指挥集中行动(参见《粟裕年谱》190-192页)。
陈毅10月12日致电中央军委并粟谭,说要实行统一指挥。但在次日的电文中又主张山野回鲁南打一仗。在同日中央军委电报中提出“集中山野、华野全军(包括8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打仗”的情况下,陈毅仍坚持“鲁南战场好”,“可避开桂系”,“山野、华野同去,胜利有把握”。即便是此时,陈毅也没有否定两军合并的方案,而是要求两军同去鲁南。
    鉴于陈毅电报中弃苏北、入鲁南之意,10月14日毛泽东于未时(13-15时)和申时(15-17时)发出两电,一电致陈毅,说:“因感渡运河向西作战困难,而主张全军入鲁,假如入鲁后仍感作战困难,打不好仗,而苏北各城尽失,那时结果将如何?且渡运河作战是你自己曾经同意之方案。此次你与张邓曾会商,亦以渡运河作战列为方案之一,何以元亥(10月13日)电又不相同?如按元亥电实行,你与张邓粟谭诸同志关系是否将生影响?请对各方利害分析再告”。一电致张邓粟谭,说:“陈军长元亥电仍主张山野、华野全军去鲁南,你们意见如何?速告”。对陈毅的不满和质疑充满字里行间,对华中则是征询意见并进一步确认。
    第二天,陈已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复电中央军委,表示“我们商讨共同认为,速出淮北”,“回鲁南的打算以暂缓”(参见《粟裕年谱》193-194页)。
    这样毛泽东才有当日的复电“决心在淮海打仗,甚慰”,“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6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贻误战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毛泽东一槌定音,将作战方向锁定在淮海,将两军合并交正职陈毅领导,而作战指挥权交副职粟裕负责,这也是我军历史上的一个特例。
以上往来电报说明陈毅是最先提出两军合并,两个指挥部也合并为一个,但是由于战局的变化,几次提出要山野回鲁南,是因为担心陇海路被敌人切断,因此要山野回鲁南歼敌,不是不愿两军会合,这一点从后来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的胜利,两军的汇合,两个指挥部的合并,就能说明问题。自1946年9月17日,陈毅首次提出两军会师,一直到鲁南战役结束,1947年1月25日,《华东野战军整军计划方案》上报中央;以华中野战军指挥部为基础,加上山东野战军指挥部一部,组建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才真正完成了两军的合并。这期间有关于战略方针的争论,但是没有所谓“陈毅原本不愿意合并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的说法。如上所述,“该文”的所谓“还原历史真相”之说,有真相可言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11

帖子

1582

积分

陆军中尉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582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16 16: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6209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7349

medal63medal64medal65medal66medal67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17 11: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齐物 于 2015-6-17 14:16 编辑

说到当年华野领导层的一些往事,华野子弟们常有不忍言不愿言之心.陈老总粟老总都是我们非常爱戴和尊崇的华野老首长,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也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这些年一些尘封旧话不断被提起,只是像作者这般有思考有实证有责任心的文章不是太多.对过往历史的认知,知难论亦难,哲学上的不可知论倒不-定是本体上的虚无不可求,而是自知言说话语和感受体认的固有局限,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者也.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社会实践引入认识论,十分深刻和独到,真知不只是书斋中的认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实践中的社会和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的过程,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老者也未必都叹[天凉好个秋].
华野领导层那些年的-些各种纠结别扭或者说矛盾,其实别的战略区也不能免,当然华野有其矛盾的特殊性.这些发生在中国革命中的事,自然还是要从中国革命自身的历史进程中来获得理解.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后,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在极为艰险的环境生存和发展,本身就是不弱于红军长征的另-部传奇史诗,领导权威的分散和多元,这正是革命火种不绝如缕的演化之因亦是其果而因果互证.中央到了大西北,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华东局势的掌控,原本就不可与晋察冀与晋冀鲁豫地区的便利快捷相比,而各种历史条件的作用,使华东地区的斗争形势和决策过程,展现自身特有的面貌.还是那句话,关起门来同道互诤,打开门后戮力对敌.华野三年的优异战绩,那可是全军上下同心-气-刀一枪打出来的!
那一年八大军区司令对调,主席要许世友司令读[红楼梦],并且要读五篇.这激起一班青少年的好奇,在那讲读书无用论的年代将这本绝代名著捧起来看了又看,少年人嘛,当然多是聊解维特式烦恼般之衷腸.多少年以后,才多少体味到贾母那大家子有大家子难的慨叹,当家不易,当一个赫赫百年的大家子的家尤为不易,家国天下皆如此.老人家当日率天下英雄豪杰不易,老一辈革命家众英雄豪杰打天下治天下哪一个又是容易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65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9343

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17 11: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史钩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16 1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