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93|回复: 2

【原创】 烟尘不掩履印痕 (27) 疏勒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699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649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22-5-8 1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克手 于 2022-5-9 17:37 编辑

【原创】
烟尘不掩履印痕
(27)
疏勒


    2012年盛夏季节,驻守西域边疆疏勒的某单位换装某新型自行加榴炮不到半月发现发动机排黑烟、动力小,单位领导请我务必前往协助解决问题。我于2000年去过该单位,后来一直都有联系,自然痛快应允。另外,我是该新型自行加榴炮从初样、正样、定型的鉴定委员会专家,全程参与研制、生产、鉴定,并受领撰写《教程》任务,应该及时掌握列装后的使用情况,应当在第一时间到出现问题的现场去。
    这次进疆与2000年乘火车转汽车辗转多日的情况不同,进疆的交通已经很方便了,飞机有从上海直达南疆喀什的,半天就到。也可以先到乌鲁木齐再转机前往,大半天也可到达。到了喀什去疏勒就到该单位,现在方便多了。


    一、高原劲旅


    我去的那个单位是我军最西北角上的野战师,其前身是红军时期湘鄂赣红六军团及后来的以及后来的359旅发展起来的原第2军部队,历史悠久,南征北战,屡建战功。1949年冬徒步进军南疆,1950年徒步登上喀喇昆仑山,在守卫边防的斗争中多次参战,很好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光荣传统是特别能战斗、能吃苦、讲团结、守纪律。再炮团工作的几天时间,抽空参观了南疆军区军史馆,看见我团战友林杰父亲开国少将林盛国的照片,老人家是湘鄂赣老红军。
    该部队有著名的“进藏先遣英雄连”,周总理生前曾表扬该部是“高原劲旅”,他们师自制臂章上标有坦克和“高原劲旅”字样。


1.jpg
图1 该师臂章,蓝底黄边白字“高原劲旅”和红色军徽、雪山和坦克,一看就知是一支完全机械化的重装部队,是要用在雪域高原的拳头部队。


    我们去的该师炮兵团,是被誉为“昆仑战神”的重装自行火炮团,作战方向明确,作战任务明确,战备程度极高,历来是西北部队装备最好、最先进的团队,明显就是冲着“阿三”准备的。


    二、驾驶场


    该团营区很大,院内绿草成荫,白杨遮日,繁花似锦,和院外相比像是另外天地。自行火炮驾驶训练场不大,就在营院西北角空地,面积大约200亩,四四方方,汽车驾驶、自行火炮驾驶都在这个场地进行。场地为砂石土质,平整,没有设置障碍物、限制路,和嘉峪关那个炮兵团一样,院内驾驶场主要用于最基础的训练,并不把它当做主要驾驶训练场。


    三、野营村


    该团每年开春就拉出营区到野外驻训,驻训点选在远离营区所在的绿洲,到了靠近雪山的一片戈壁滩尽头,在那里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野营村。
    我们到了该团营区时,部队在外野营驻训,稍作休息就急忙赶往野外驻训点野营村。车开出营区就进入荒漠戈壁,一眼望去,几十千米没问题,战备公路通向远方,路和路边的电线杆就是唯一的地形参照物。到了那个指定的XX号电线杆后,离开公路下小路,小路不是路,是军车、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等行驶压出来的便道,沿干枯的季节河故道向前延伸,地面上比荒漠戈壁少了沟坎、乱石,比较平坦,但蜿蜒曲折。又走了几十千米就是该团野营村。
    野营村四周有堆起的沙墙、巡查小路、铁丝网,村内划分成办公、生活宿营、车炮场等不同区域,大路、小道横平竖直,各类帐篷排列整齐,生活区内分队宿舍、伙房,团副食采购加工分发、卫生队、小卖部、洗澡间等不同用途帐篷应有尽有,还设有临时招待所,接待前来指导训练的院校人员,协助维修装备的工厂师傅等。


2.jpg
图2  野营村的沙墙、巡查小道、铁丝网,远处高山上的积雪清晰可见。


    在野营村里走走转转,见了许多先进的生活保障装备,如炊事车(炒菜、做饭、蒸馒头)、面包车、冷藏车、帆布蓄水罐、野战加油车等野战生活保障设施一应俱全,连洗澡都有专门帐篷和太阳能热水器。
    野营村有自备电源,但还是从镇子上拉来市电供日常使用,一旦市电故障则启用自备电源,保障用电不间断。


    四、野外驾驶场


    野外驾驶训练场就在野营村附近戈壁滩上,是一片砾石较少的平坦地。这次去该团主要解决他们对新型自行加榴炮发动机使用问题,当晚20点到野营村没有休息就去驾驶场看他们驾驶训练,的确是发动机排黑烟、没有劲,但也看出毛病来了。不是发动机有问题,使他们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现象。
    戈壁滩上石头多、砂砾多、泥土少,一般选择石头小一些、少一些的地方做驾驶场,以减少对车体的撞击、对履带的磨损,但地形整体上还是平坦、单调,缺少起伏,更缺少坡度。好在场地宽广,大有天高任鸟飞的气势。驾驶训练都在指挥所目视可见的范围内,防止由于缺少地面参照物跑远了迷路。


3 .jpg
图3   路旁戈壁滩及野生骆驼,野外驾驶场就在这样的戈壁滩上。


    当晚给他们团全体驾驶员上课,从发动机排黑烟、没有劲说起,分析原因,教给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驾驶员和技术干部们也听明白了,提问环节的回答基本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第二天大家上去一试,果真不再冒黑烟,动力十足,跑起来欢快着呢。这样,我也十分高兴,达到目的,完成了任务。


    五、高原正确使用增压发动机


    发现问题后,当晚就给他们团全体驾驶员上课,从发动机排黑烟、没有劲说起,分析原因,教给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
    新型自行加榴炮是我军装备的国产第3代自行火炮,使用的是一种自行火炮专用底盘,不仅发动机是新研制的增压发动机,传动装置也更换成综合传动箱,这对以往使用国产第2代自行火炮的该团来说是个新课题,沿用国产第2代自行火炮的方法使用新一代自行火炮,肯定会有不适之处。
    增压发动机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高原上保持既有动力不减,但新型自行加榴炮所用的增压发动机是废气涡轮增压,不是机械增压,所以在使用上必须保持发动机在较高转速上工作,否则废气压力不大,增压涡轮转速不高,起不到增压的作用,造成发动机燃烧不完全而冒黑烟严重,并带来动力不足的后果。
    观察该团驾驶训练时就发现他们的驾驶员习惯于小油门工作,有了负荷再加油就不管用了。通过讲课讲清原理,就知道了正确使用的方法,那就是始终保持发动机在使用转速(1800转/分)工作。
    另外,新型自行加榴炮的发动机压缩比低,只有13:1,甚至低于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前一代自行火炮发动15.5:1的水平,更低于随炮的小型发电机组的柴油发动机19.5:1的先进水平。这就带来压缩终了时的压力、温度较低,起动较困难,在高原地区起动更困难的情况,即便气温较高的夏季也应在起动前进行加温,否则虽然能起动起来,但从一开始就会有燃烧不完全的情况,冒白烟严重,长此以往会造成汽缸内严重积碳,进一步恶化燃烧情况。这个情况该团注意到起动后冒白烟,但因尚可以顺利起动,也就没有放在问题里。讲课之后,他们采取了起动前加温措施,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好在新型自行加榴炮自带小型发电机组,可以用它边发电便开启加温器给发动机加温,防止蓄电池缺点影响其他装置工作。
    驾驶员习惯于小油门,主要源于对防事故的压力,以及干部一再强调“开慢点”“油门小一点”,这样往往把高大威猛的新型自行加榴炮开得像小绵羊一样温顺,一点没有虎虎生威的感觉。殊不知,安全不是靠“慢”来保证的,“二档不是保险档”,低档仍然会出事故。干部不懂底盘和技术,不会针对驾驶员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只剩下一味喊慢。


    六、野外射击场


    该团在野营村较远处选了一处射击场地,是一处两侧高地夹一条季节河流的开阔地带,炮目距离大于40公里,正是发挥新型自行加榴炮最大射程的好场地,在内地真的很难找到这样的射击场地。
    炮阵地位于一侧漫坡上,目标在远处山坡向我斜面上,望远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弹着点。广袤的戈壁滩、荒漠、高山,不需设置捡靶、警戒,不用担心安全,中间那条季节河在最低洼处横着,公路与河并行,处于弹道下但没有危险,一是路上车少、人少,二是弹道高度太高,不必担心会落到公路上。


4.jpg
图4  野外射击场,从炮口上扬的角度看,射程起码接近最大。


    实弹射击时,弹道全程都在眼前,发射后炮口一响带闪光,2分多钟后远处看见一点烟尘,再过几分钟才能听见炮弹落地爆炸的响声。这样的射击体验在内地十分少见,通常只能在炮阵地听见一响带闪光,看不到炮弹落地爆炸的烟尘,可以听见第二声炮弹落地爆炸的声响。
    前方侦察车对炮弹落地爆炸的烟尘发射激光标定弹着点,数据回传到阵地指挥车,射击指挥系统迅速解算出偏差,反馈到火炮复瞄或修正,如果进行修正,再次发射就能进一步接近目标。
    高原地区气压低,弹道会与平原地区不一样,这次实弹射击也是该团在高原地区第一次射击,也有摸索高原地区弹道特点的目的,为实战做准备。


    七、就着哈密瓜吃馕


    在该团先后待了1周左右时间,协助他们完成任务后,顺道观赏沿途戈壁、荒漠,高原、雪山,沙漠、绿洲的别样美景,体察维吾尔、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风情,品尝极具新疆特色的伊斯兰美食。吃着驻地周围村庄少数民族群众送来的哈密瓜和馕,学会了一种新吃法,就着哈密瓜吃馕。
    新疆美食中的烤全羊、羊肉串、烤肉、手抓饭、大盆鸡、拉条子等无论多么美味诱人,但都只适合在饭店或在家食用,真正适合战时携带,便于野外就餐的唯有馕,而就着哈密瓜吃馕是在新疆地区夏秋两季野外训练最有营养、最好吃的食品之一。
    馕,不是酒囊饭袋的囊,是一种类似内地烧饼的烤制面食。有2000多年历史,五十多种,如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做法跟烤烧饼相似,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母,和匀,揉透,稍发酵即可烤制。添加羊油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拌馅的是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的叫芝麻馕。内地见到的馕是改良馕,直径小,但保留了四边厚中间薄有花纹的特点,除掺有孜然有异样味道,其它均与烧饼相似,但品种绝对没有新疆丰富。
    最常见的“艾曼克馕”有锅盖大,中间薄而脆,边沿厚而软,中央有花纹,我买了1个,连着吃了好几天。


5.jpg
图5   中间薄而脆,边沿厚而软,表面洒满芝麻,中央戳以花纹的艾曼克馕”(图中最大的),一般直径可达半米。(借用网上照片)


    在南疆赶“巴扎”(相当于内地北方赶集),当地馕摊看见内地人来看他的馕时总要特别强调他的馕是在烤坑中烤出来的。因为他们认为,不管是什么馕,只有在烤坑中烤出来的才叫馕,反之,即使形状类似,也不能称为“馕”。
    以此标准衡量网上各路美食家晒出来的“自家馕”,仅此1条就能“拍死”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作品。真不忍心,也没办法啊,标准是人家定的。


6.jpg
图6 烤坑烤出来的馕,烤坑的形状和内地的烧饼炉子相似,烤制的原理也相似。(借用网上照片)


    新疆地处欧亚腹地,气候干旱,光源丰富,并有高山雪水灌溉,地理和气候条件使新疆的哈蜜瓜多汁、甜蜜、香脆、富有营养,虽叫哈密瓜,却是全疆都有,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含糖量在15%左右。可鲜食,还可制成瓜干、瓜脯、瓜汁。



7.jpg
图7 新疆哈密瓜和切的方法(竖着片)(借用网上照片)


    南疆哈密瓜品种很多,从早熟夏瓜到晚熟冬瓜有180多种,晚熟的冬瓜可以放到来年春天味道仍然新鲜,几乎能接上早熟夏瓜上市,一年四季有哈密吃不是传说。
    单独吃哈密瓜是当水果,就着哈密瓜吃馕就是当下饭菜,就像内地裹着油条吃烧饼一样,新疆人夏季一般是这样吃。就着哈密瓜吃馕,一口哈密瓜一口馕,哈密瓜的甜汁和着馕的干粉又甜又香,又脆又糯,一种特殊的味觉和口感,难以形容,有待《舌尖上的中国》的编剧们去发掘。
    从军人角度看问题,战时野餐有哈密瓜和馕就行,就着哈密瓜吃馕,即补充了粮食又补充了水分,既有粮食又有菜,既有主食又有水果。


    八、不一般的建军节


    在该团工作那几天,恰逢八一建军节,看了一场由驻地政府领导率文工团来部队演出的文艺晚会,欣赏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新疆少数民族歌舞,过了一次不一般的建军节。
    建军节看演出是部队惯例,当兵时看团里战士演出队的演出就是最高级别,一般看本连自己组织的“兵演兵”,看驻地周边“大”单位来演出或者来联欢,看驻地公社小剧团演出,看驻地县剧团演出等。
    我在山西当兵期间,建军节看电影,看驻地公社业余剧社演出地方戏,看县剧团演上党梆子,也看过坦克9师宣传队的京剧“沙家浜”,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马玉涛等人组成的小分队演出及马玉涛演唱的著名歌曲《马儿啊,你慢些走》。野营训练到内蒙朱日和如果赶上建军节,能看到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少数民族歌舞演出等。那次去新疆出差,能在南疆这祖国西域边陲小城疏勒县过八一建军节并观看县文工团少数民族歌舞演出是缘分,是幸运。
    疏勒县文工团一水的少数民族姑娘、小伙,无论是歌还是舞都具专业水平,整台演出极具民族特色,是在内地难以看到的演出。


8.jpg
图8 演出的开场舞蹈和致辞,热烈、奔放。可以看见悬挂的横幅是“热烈欢迎疏勒县文工团慰问演出”。当地的文艺团体不叫歌舞团什么的,而是叫文工团,还是几十年前部队的叫法,听着就亲切。


9.jpg
图9 男女报幕员,现在叫做主持人。小伙子是维吾尔族,其他演员各民族都有。姑娘的汉语水平最高,虽然唱歌、跳舞都没有她,但汉语好就行,就能当主持人。

10.jpg
图10 男女声表演唱,连歌带舞,部队战士演出队的笵,那个没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姑娘一副好嗓子,一开口就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姑娘的腔,华丽的异国腔。其他人都是伴舞,2个主持人也能舞几下。

11.jpg
file:///C:/Users/%E6%88%98%E5%B9%B3/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1.jpg
图11 男声独唱,唱歌的小伙子是当地著名歌星,人帅、歌靓,连着唱了好几首也下不了台,唱军歌唱民歌,最受部队干部、战士欢迎的还是新疆腔普通话军歌。

12.jpg
file:///C:/Users/%E6%88%98%E5%B9%B3/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3.jpg
图12 乌孜别克族舞蹈,符合乌孜别克族舞蹈多为女子群舞的特点,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每一乐句结尾时均突然停顿,是乌孜别克姑娘含蓄而热情的风采表现。舞蹈以点步走、错步、拍手、跺脚、颤抖前肩、弯腰等动作为主,更不乏面部表情,其眼睛、眉毛的表演尤为动人。舞姿舒展,韵律突出,富有雕塑美。

13.jpg
file:///C:/Users/%E6%88%98%E5%B9%B3/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5.jpg
图13 柯尔克孜族歌舞,这是双人舞,舞步变化多样,基本步伐以跳跃为主,另外还有碎步、蹉步、移步、跺步、转身、拉手、翻滚、上蹲、曲膝、两臂上举、手掌抖动等。柯尔克孜舞节奏快,热情奔放、情感细腻、舞姿优美、风趣滑稽,具有浓厚的高原乡土气息。

14.jpg
file:///C:/Users/%E6%88%98%E5%B9%B3/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7.jpg
图14 塔吉克族歌舞,像是带有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中的剧情,军装男舞者是克里木,女舞者是种葡萄的姑娘阿娜尔罕。这是葡萄成熟而又传来克里木立功喜报的场景,也是爱情成熟的结果。“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多么诗意的境界。


    关牧村演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维吾尔族歌曲,可这是塔吉克舞蹈,可能是文工团自己改编的,反正意思都一样,当兵的惹人爱,兵哥、兵妹都爱看这歌舞,一个劲的鼓掌,尤其是那随着剧情掐着点的鼓掌和会意的笑声,“点穴”般让人浮想联翩。
    塔吉克族舞蹈具有快速、熟练的特点,节拍为7/8拍,由3/8单拍加4/8双拍组成。单拍活泼、跳跃,双拍平稳、有力,为塔吉克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塔吉克族歌舞传统形式多以双人对舞为主,男女对舞,由男子请女子对舞,两人徐展双臂,如双鹰盘旋翱翔;节奏渐快,互相追逐嬉戏,又如双鹰起落;继而急促相靠,骤然闪开,由低到高做拧身旋转。舞到高兴时,台下有少数民族连的战士带头和着节拍高呼“消乌巴,消乌巴!”(加油,加油啊!)助兴,其他干部、战士随之加入进来,掀起一浪又一浪的高潮。

file:///C:/Users/%E6%88%98%E5%B9%B3/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9.jpg
15.jpg
图15 闭幕时,政治处少数民族干事(高个)和副主任(矮个)上台表示感谢,并和全体少数民族演员合影留念。这是,仔细看看刚才舞蹈时没有看清楚的姑娘和小伙,真是个个青春靓丽,远比那些“车模”、“房模”漂亮得多!



10.jpg
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69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9709

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22-5-9 09: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40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大校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3090
发表于 2022-5-11 21: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5-1-11 1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