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阳光快乐 于 2021-8-11 11:19 编辑
孙佑杰讲故事 故事四:为什么聂凤智司令员深受战士们爱戴
我军的指挥员不仅冲锋在前,而且不少人智勇双全,勇于担当。这也是战争能够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1948年3月11日拂晓,我纵队司令员聂凤智得到侦察报告,情况突变,我军第7纵队昨日首先包围张店,经过激战歼敌数百,已占领张店。周村守敌第32师此时发觉了我军的战役意图,为避免被歼命运,即令驻长山、桓台、邹平、齐东之敌火速向周村收缩。一日之内,周村之敌兵力已由两三千人增至1.5万余人。
敌军兵力猛增,我纵主攻周村难度加大。那么,攻克周村之战还打不打呢?在路旁小村召开的9纵紧急常委会上,有的同志提出,天公不作美,这场大雨将原来的计划破坏了,周村还是暂时不打为好。其理由是:敌已察觉我军意图,突袭已无可能。我部炮兵受雨所阻掉了队,弹药器材受潮,后勤粮秣未跟上。部队连夜冒雨行军,极端疲困。贸然攻击,有诸多不利。尤其是兵团事前也有指示:如果敌情变化大,不一定攻击,可伺机行事。
这个不打的主张很有代表性,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这可难坏了从来不挠头的聂司令员。不打,当然是安全的,而且有十分充足的理由,也顺应了多数人的心态。打,就有失败的可能,就意味着要承担招致失败的全部责任。然而,胶济路西段作战,周村是关键。打迟了,拖延了,就会使周村之敌贏得调整部署、加固工事的时间,加之济南、潍县之敌要来增援,会造成我军全局的被动。聂司令员权衡利弊,最终决定还是要打。他认为这场大雨看起来是坏事,但恰恰使敌人不会想到我们连夜攻击,更便于我们出奇制胜周村。守敌兵力剧增,当然对我们不利,但敌人匆忙收缩,部署混乱,地形、工事生疏,我们恰好打它个立足未稳。敌人集中也有好处,比起一个一个去打四周城镇,战果更大。攻克了周村,就等于打响了夺取其它敌占城市的第一炮,意义重大。但是,有些同志仍不放心,觉得没有把握。
鉴于两种意见难达一致,便决定急速请求兵团来定夺。不料,由于电台淋雨受潮,与兵团联系中断。雨夜派出几批通讯兵,也没找到兵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聂凤智却有度秒如年的感受。他深知这时他的一句话非同小可。机不可失,时不等人。聂司令员最后郑重表示:“作为军事指挥在作战方面有机断专行的决定权。今天我下决心,仍执行原作战方案,错了当然由我负责。若兵团将来查下来,我可以立军令状!”
接着,9纵对周村发起总攻的过程,完全证明了这位有勇有谋司令员的设想、决断无比正确,并且很快取得了前所未有伤亡少、歼敌15085人的奇胜。
~~~~~~~~~~~~~~~~~~~~~~~~~~~~~~~~~~~~~~~
还是这位聂司令员,在1948年4月攻克潍县的战斗中,也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担当精神。
潍县驻有国民党整编师第45师4个团及“还乡团”等共47000余人外,城防工事经日、伪、蒋10多年修建,构成了东西两城三道防线的半永久型防御体系。东城墙高七八米,西城高13米,墙上装有电网,墙外布置交叉火力,师长陈金城吹嘘潍县“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那么,我军是先攻东城,还是先攻西城呢?当时在研讨此事时,有三种意见:一是先打东城,二是先打西城,三是同时攻打东西两城。主张先打东城的理由是,西城的城防工事和守备力量强于东城,故要先打东城弱者。而聂司令员却力主先打西城强者。他认为东城当然容易攻破,但西城高于东城5米,敌指挥机关设在西城,我若攻击东城,首先会受到西城居高临下的密集炮火的钳制,即使拿下东城,仍然要再冒着西城的密集炮火攻击,要攻下西城,难度更大。相反,若不怕碰硬,以硬对硬,先打西城,敲掉敌人的首脑机关,再依托西城,直取东城,顺理成章,稳操胜券。聂司令员的主张,最终得到了兵团首长的肯定。
明确了先打西城的决策之后,我9纵队就开始进入到攻打西城的预备阵地。西城高大城墙之外有密集的防御工事,而整个潍县城外的四面八方,全是一片平原开阔地,敌人的飞机和大炮不时地轰炸扫射,我军要取得攻城的胜利,恐怕到不了城墙跟前就伤亡得差不多了。因此,所有部队遵照兵团“人马均活动于地下”的原则,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工作业。经半个月的日夜苦干,共挖交通壕145华里、覆盖坑道255米,隐蔽洞23000 多个,修筑地堡400多,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壕沟蜘蛛网。与壕沟相连的,还有许多大型隐蔽部,武器、弹药、伙房、医院、指挥所,甚至马匹、大炮,也都隐蔽其中。
4月23日,攻打西城的战斗打响之前,先用“欲擒故纵”之计,令前沿阵地一部佯作后撤,麻痹敌人。然后,利用晚上夜色掩护,开始攻城。先是集中269门大炮猛烈轰击西城北垣,摧毁预定目标,炸开几个缺口,同时用炸药炸平城墙外壕沟。经过一夜激战,攻入城中的我军部队寡不敌众,处境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聂司令员毅然决定,打破只能夜间攻城的惯例,命令后续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白天攻城。很快攻克了西城。接着,就一鼓作气对东城之敌发起突击,攻进了城内。巷战进行到第二天上午8时,敌人就溃不成军,整编第96军军长陈金城、保安司令张天佐等便带领残兵败将,在飞机的掩护下由东门突围,企图逃往潍县以南50公里处的张天佐重要据点仓上,继续作垂死挣扎。
但因聂司令早有预料,故敌人出城不久,就被我军包围歼灭。罪恶累累的“地头蛇”张天佐及其副司令张髯农被击毙,陈金城及其参谋长李友尚等一批将校军官被生俘。
广大指战员在欢庆潍县战役大捷时,无不赞誉这次大捷是胜在九兵团正确的指挥上,胜在主攻纵队聂凤智司令员灵活的决策上。假如不先打西城,而先打东城,战役能打得这么顺心吗?假如攻城前不佯装后撤一部分突击部队,能使敌人产生错觉放松了应对我军的攻城吗?假如不打破白天不攻城的惯例,我攻上城墙的少数部队能站稳脚跟吗?假如攻打东城不预设消灭突围敌人的阵地,能将敌人一网打尽吗?人们一一思索着这些“假如”,无不赞誉9纵聂风智司令员在战役过程中的英明决策,既有效地增强了我军的战力,又制造了敌人的错觉,这样怎么会不打胜仗啊!很快在部队中就传出了这样的顺口溜:
九纵司令聂风智, 用兵善于抓战机, 敢破惯例出奇招, 听他指挥准胜利。
本帖摘自孙佑杰前辈的《胶东老兵战地情》一书(由“天泰书院”整理)。 本帖所用照片全部为九纵前辈罗义淮所摄,均选于罗小兵著《感悟父亲老照片》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