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阳光快乐 于 2021-6-8 19:31 编辑
突围路上的故事 孙佑杰
这天黄昏,我所在的第9纵队文工团,同纵队机关—样,紧急集合于驻村西头树林里。听说今晚上要突围跳到外线去,每个人的神色都很严肃,仔细地检查自己的行装,做好长途行军的准备。凡带声响的东西一律处理好,并按规定在胳膊上绑了白毛巾,以备同敌人遭遇时能分清敌我。
文工团郝光团长,一面检查大家的着装,一面做思想动员工作,唯恐文工团在今晚突围中受损失。他看看文工团这支“特殊”的队伍,很多人是手无寸铁的少男少女,没有自卫能力,只能跟着机关突出敌人的重围,不免在心中捏一把汗。当他发现乐队王平从村中姗姗来迟时,不高兴地问道:“王平,什么时候了,你还慢慢腾腾,干什么去了?”
“接受任务啦。”王平急忙作解释。
“噢?什么任务?”
“照顾病号。”
“谁?”
“刘志杰。”
郝团长明白了。刘志杰是参军不久的女同志,是年17岁,与王平同在乐队当队员,晚饭前党支部摸底排队时,听说她肚子有点痛,担心她今晚跟不上队,就指示乐队要分工专人照顾她,没想到这个任务交给了王平。郝团长便叮咛道:“今晚的行动非同小可,一定要把刘志杰安全地护送到目的地。”“团长请放心,”王平庄重地表示,“保证能完成任务。”
郝团长点点头。他相信王平的保证。王平是乐队里面几个党员之一,思想单纯,作风正派,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样样都能起带头作用。他担心的是刘志杰的身体吃不消,便问道:“刘志杰呢?”“来啦。”王平转身向后指了指。
刘志杰是来自农村的姑娘,思想纯洁,好学上进,但很腼腆,不爱说话,特别是见了男同志的面,脸就红得像苹果。她听说今晚王平照顾她,口头上坚决表示不需要,她能走,但心里头则是羞于和一位男同志同行。经领导再三动员,她才勉强同意,羞羞答答走进文工团的队伍里去了。
“一定要跟上队伍,”郝团长再次嘱咐王平,“万一掉了队,也不可在路上停留,今晚上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但要记住大方向是西南的大泽山西麓。”
行军的哨音响了,我看王平同志进到文工团队伍中来,便开玩笑说:“你今晚上的任务特殊,遇到危急情况,可干万别把姑娘给扔了!”
王平对我耍了个鬼脸,笑笑说:“放心吧,保证当不了俘虏,背也要把她背到目的地。”
队伍一上山路,就是急行军的速度,谁也不去打听要往哪儿走,到达什么地方,只有一个想法,—个决心,就是—切行动听从指挥,千万不能掉队。
刘志杰身体有病,自然奔跑困难。但她很要强,觉得领导很照顾自己,已经把行李放在马上了,光背着一个轻挎包和─件乐器,再苦再累也得跟上队伍。因此,头五个小时,她虽然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总算坚持下来了。然而进入午夜以后,她显然力不从心,怎么用力也走不快,更不用说跑了。所以,当爬越—座山梁时,她相隔王平的距离越来越大,王平见状只好离开文工团的队列,与刘志杰在队伍的一侧,量力跟进。
这天夜里天阴微雨,不见星星月亮,大地漆黑一团。在队伍—侧行进,刘志杰常因路边坎坷不平被摔倒在地,而王平要去拉她时,她总是拒绝帮助,一定要自己爬起来。这固然表现了她的勇气和决心,但其中也有怕羞的成分。当王平见她赶队累得东倒西歪,要去扶她时,她也断然表示不要紧,自已能走。
然而,任凭刘志杰怎样拼力跟队,总跟不上大队人马的行进。王平不断注视着从身旁走过去的单位:文工团全过去了,纵队机关全过去了,路上行进的部队是哪个单位,是否与纵队机关一个行军路线,全然不知。王平不禁心里一震,现在离敌人的封锁线或许不太远了,如果在接敌时掉了队,其后果不堪设想。他把担心告诉了刘志杰,并敦促她加快行进速度。
正当王平和刘志杰拼命追赶部队时,不料,刘志杰的病情加重了,肚子剧烈疼痛起来,大颗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此时,她急于找地方解手,但羞于在路旁近处灌木丛中方便,而是走向远处的玉米地里的深处。
王平在路上等待,看着队伍过去一批又一批,仍不见刘志杰回来,心里不禁焦躁起来:什么时候了,还顾得害羞,跑那么远。待刘志杰摇摇晃晃回来时,路上的大队人马已经走完了。王平本想批评刘志杰一下,但—看她平素红润的脸蛋,已经变成了铅灰色,知道她肯定是病情发作,便压住了心头之火,耐心地提醒她说:“快到封锁线了,咱们务必要追上前面的部队。”
刘志杰也着了急,尽管肚子疼得难以忍受,两条腿像铅一样重,还是咬牙像小跑似的向前赶路。不料,跑了没有多远,她的肚子疼得更厉害了,像是得了痢疾,又急于要解手。她看看路两旁光秃秃的,就向远处的树林走去。
王平眼巴巴地看着前面的部队走远了,路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真是心急如焚。如果同部队失掉了联系,可怎么得了啊!一种为革命为同志的高度责任感,驱使他对刘志杰下达了威严的命令:“就地蹲下!不要再耽误时间了! ”接着他背向刘志杰,一动不动地站在路上。
刘志杰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姑娘,来文工团后学习勤奋,工作主动,常受表扬,从未受过今儿这样的冷遇。但她对王平同志毫无怨恨,她知道这完全是为了自己,是自己的病太不争气了。她也理解现在争分夺秒赶队高于一切。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根本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因此,她停住了脚步,就在离王平不足10米的草地上,脱下裤子蹲了下来
然而,谁都知道,拉痢疾可不是小便,很难说要蹲多长时间。王平看着远处的队伍已经消逝,意识到最可怕的与部队失掉联系已成事实,不禁心中一阵颤栗。他害怕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把刘志杰安全护送到目的地。他绞尽脑汁想摆脱危机,什么办法也想不出。要自己先追上部队报个信吧,又不能把病号刘志杰扔在这里。这时刘志杰解完手来到王平身边,一看部队不见了踪影,痛苦的脸上又增添了几分恐惧。但她知道王平是党员,党员在她心目中威信很高。有党员在身边,就有了依靠,有了主张。她惟一焦躁不安的是自己有病,连累了仅比自己大一岁的王平同志。因此,她加速了行进的步伐,决心紧跟王平追上前面的部队。
然而,王平和刘志杰紧赶猛追,不仅没有追上远去的部队,而且连部队的去向也不明了。过去行军每逢岔路口,都有用白粉敷设的路标,可以不用问路,照着路标走就行了。可是现在,大部队走过去之后,接着就把路标去掉,连点痕迹也没留下。王平面对着岔路口,该向哪儿走啊?—筹莫展。因为不知道目的地,找向导也没有用,只好以西南为大方向,硬着头皮往前闯了。
他们走了一程又一程,希望能碰上自己的部队,但是万籁俱寂的深夜,什么人也未碰到,整个旷野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地理不熟,敌情不明,不敢说话,也避免声响,提心吊胆地穿山越岭,细心地倾听着周围的动静。他们都意识到情况的严重,什么不幸的事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无论情况怎样恶劣,两个人也不能分离,只能生死与共。他们两个人都这么想,可是谁也没有说,都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底。患难之中的战友最亲密。在开始行军时,刘志杰总隔王平一段距离,可是现在,她步步不离王平同志,有时身前身后,有时并肩而行。他们仿佛是—对相依为命的兄妹。
突然,前方隐约听见有激烈的枪炮声。循声望去,火光闪闪。两人不约而同停住了脚步,侧耳静听,判断情况。怎么办呢?刘志杰用询问的目光看着王平。王平不愧为老同志,稍惊即喜:我军既然要突围,必然要同敌人遭遇,哪儿有枪炮声,哪儿就一定有我们的部队。因此,枪炮声就是方向,枪炮声就是命令,必须迎着枪炮声火速前进。刘志杰出于对党员的信任,对王平是百依百顺,他往哪里走,她就往哪里跟。她认为听从党的领导,在这个时候就是听从党员的指挥,即使赴汤蹈火,也不能后退一步。她的病似乎开始缓解,行进的速度又加快了。
王平分析的情况很对,前方有枪炮声的地方,正是我军第9纵队突围的缺口——招远县道头镇国民党军第8师与第9师的结合部。我军趁9月18日在道头把敌人反击得晕头转向之际,选择了一个很狭窄的间隙,由第9、13两个纵队主力掩护后方机关安然跳到了外线。但是王平当时并不知道纵队机关突围的通道在哪儿,因此,他们两个人的处境十分危险,搞不好就有可能撞到敌人的枪口上。
天色渐渐破晓,前方的枪炮声也稀落下来。王平心里又紧张起来,是不是纵队已经突围走远了?此时他们两人经一夜的艰辛跋涉,累得筋疲力尽。如果在往常,他们会走不动了。可是现在,大敌当前,生死难卜,他们一刻也不肯休息。当发现前方山脚下有黑乎乎的村庄,并且升起缕缕炊烟时,王平心中又闪出了希望之光,或许村里驻有我们的部队呢。他边走边哼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他们穿过一段林荫小路,正大模大样要向村庄走去时,突然从路旁灌木丛中钻出两个身穿便衣的人来,两支匣子枪口对准了他们:“站住!不准动!”
王平和刘志杰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情况,真不知道如何是好。要跑显然跑不成,要反抗又手无寸铁。只好停下来,听从命运的安排了。
“你们是干什么的?”高个便衣盘问道。
王平指指肩上背的胡琴和唢呐,满不在乎地说:“我们是干什么的,你们看看背的啥东西就知道了。”
“你们要到哪里去?”高个便衣口气缓了些,并收起了匣子枪。
“到前面村庄里去。”王平随口回答道。
“你们要找死去!”矮个便衣气冲冲地说,也将匣子枪插进腰里。。
王平从这严厉的斥责中,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自己人的味道,便说:“我们掉队了。”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高个便衣又问道。
“九纵文工团。”
“团长是谁?”
“郝光。”
这两位便衣听到这里,马上自我介绍是九纵侦察连的,并认识郝光团长,也看过王平在《血泪仇》歇剧中饰演过王东才。当王平确认这两位便衣的身份之后,
就恳求似的说:“请告诉我们该从哪儿追赶部队去?”
高个便衣向前方看了看说:“这左右村庄里都驻有敌人的部队,你们的处境太危险了。快跟我们走吧。”
于是,这两位侦察员一前一后,护卫着王平和刘志杰,向左穿过一片玉米地,又沿着一条小河岸边的树林,来到一座丘陵的沟口跟前,向他们交待情况。 原来拂晓前,第9纵队机关已从附近敌人布防的一个狭窄间隙哑不悄声地突出去了,现在这个缺口已被敌人封闭。高个侦察员对王平和刘志杰说:“你们现在只有悄悄沿着这条沟谷小路,爬越两座山岭,然后直奔西南方向去平度的一条大路,才有可能赶上我们的后卫部队。你们必须马上行动,等天亮以后就突不出去了。”
“万一追不上部队,你们就直扑平度大泽山以西地区,也许能找到我们的部队。”矮个侦察员又解释说,“我们还有任务,就不能护送你们了,请原谅。”
王平和刘志杰千谢万谢侦察员同志的搭救之恩,急忙按侦察员指示的方向,消逝在郁郁葱葱的山谷里了。
王平和刘志杰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他们就像运动员在赛场的冲刺一般,奔跑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此时刘志杰的病情已有好转,不仅能紧紧跟上王平爬山,而且看王平跌倒了,还能去把他拉起来。当爬越─个陡崖时,王平见刘志杰爬不上去,也回过身来把她拉了上去。他们就是这样,互相扶助,互相关照,终于在天亮之前,爬上了第一座山岭。这时,他们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两条腿疼得要命。但一看山下路上已有敌人在游动,不免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遇上侦察员,他们的下场是多么可怕啊!他们不肯稍事休息,接着又迅速向第二座山岭奔跑而去。
当太阳出来光芒四射之时,王平和刘志杰来到了去平度的一条大路上。万幸,路上有我军零星的掉队人员和收电话线的通讯兵。经打听,第9纵队刚从这里过去。他们一听,真是心花怒放,终于脱离了虎口,归队有望了。尽管他们疲困至极,拉不动腿,但仍坚持追赶部队,决心不找到纵队机关死不罢休。
他们两个人边走边打听,在太阳快升到中天的时候,终于打听到了文工团的所在地——不是村庄而是一个光秃秃的丘坡。待他们一瘸一拐地来到这里时,只见文工团的同志东倒西歪地躺了一大片,都累得不能动弹了。刘志杰来到几个女同志身旁,一屁股躺倒在地,也一动不动了。
王平正要去找领导做汇报,郝光团长迎面走来。郝团长清点文工团的人数,只差王平和刘志杰两个人,一直放心不下。听了王平的汇报后高兴地说:“太好了,你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赶快抓紧时间休息,今晚上还要行动。”
孙佑杰:原九纵及27军记者
(原载于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南征北战奇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