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的军队大院记忆 (低碳仙翁) 儿时生活在军队大院,那是一段令人快乐,难以忘怀的时光。笔者儿时生活的大院地处江南水乡,当时并没有感到什么特别之处。参军后先是到了胶东半岛,后来又到了华北平原,期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部队、在军校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军二代,通过与之交流沟通,笔者发现,文革前的军队大院,几乎都有以下特征: 一是讲普通话。 不管大院地处祖国的哪个区域,也不管他们的父母来自何方,军二代都是讲普通话的。当然大院也不是世外桃源,与地方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因此大院普通话也多少带有当地口音。比如到现在我的普通话还有些江浙味,我老伴的普通话也有东北音,但基本都属于“军普”系列。 二是看露天电影。 那个年代,看电影是军队大院的最常见娱乐方式。虽然团级以上机关大多都有礼堂,但只要天气情况允许,一般都习惯在操场上放露天电影。有些大院还允许周边百姓进来同乐,因此常常是银幕两面都坐满了黑压压的观众。 三是骡马较多。 军队的骡马主要是驮武器和拉货用。尽管江南水乡鲜见骡马,但大院里骡马还是常见。不管是骑兵的战马,还是后勤的骡子,都是军二代最熟悉的动物。所以马又被称为战争之兽。 四是号音。 部队大院的作息,常常是以号音为准。早期还真是司号员吹的,后来发展为高音喇叭放录音。总之,大院的孩子从小就是听着号音长大的。 五是幼儿园和子弟小学。 文革前许多部队都是自己办幼儿园和子弟小学,从幼儿园到子弟小学,一个班的同学几乎不变,都是同院发小,而老师们几乎也都是本院的军官家属。我上的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时,都是全日制,周六下午放学回家,周日下午就要返校,一周有六天是集体生活。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到了周末,孩子们都不愿回家,因为回家可能会挨饿,在幼儿园和学校是可以吃饱的。六十年代中期,子弟小学逐步移交地方,幼儿园还继续保留下来。 六是尚武精神。 大院的男孩具有与生俱来的尚武精神。记得上子弟小学时,一个男生在班级里的地位,不是取决于父亲官职的大小,也不取决于学习成绩的优劣,而是“硬实力”。男生之间常常进行摔跤比赛,以此确定谁是班上的“头将”、“二将”、“三将”等等。营长的儿子照样可以把师长的儿子掀翻在地并哈哈大笑。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位家长干预孩子们的游戏方式和战斗精神。笔者从小身子骨弱,属于学霸,但摔跤能力不足,在班上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常常被人掀翻,但也曾掀翻过别人并造成同学手臂骨折,而同学家长并没有追究此事。 七是与士兵们很亲密并喜欢武器和军装。 大院的孩子都喜欢穿军装的人,与士兵们天然亲密,尤其喜欢骑马的叔叔和开车(含摩托)的叔叔。和他们关系好了,可以有机会接近战马和汽车(含摩托)。我小时有个邻居叔叔是个管理员,老婆孩子在山东老家,他平时一个人住一间屋,并配有一支手枪。我经常去他那里摆弄那支手枪。文革开始后,孩子们纷纷拣起了父辈的半旧军装,尽管穿起来显得肥大,但还是得意洋洋。有些还扎起了父亲的校尉武装带,但没有敢穿校官皮鞋的。至于文革期间发生的“抢军帽”事件,还是不提为好。大约到了八十年代,一些人才敢把当年父亲的呢大衣、校官服穿出来炫耀一番,此是后话。我家里一直保留了一身五十年代发的校官礼服,还装在一个专用的紫红色小箱子里,到了九十年代初,发现被虫蛀的不像样了,被山东老家的一个亲戚要走了。 八是大多数军二代都走上了从军之路。 我们这一代孩子,到了该长身体的时候,赶上了文革,全国处于无序状态,在学校也学不到什么,因此就选择了当兵。笔者统计了一下,有四批兵数量最多:69年初;69年底(70年兵);70年底(71年兵)和76年底(77年兵)。前三批主要是特招内招,71年后兵不好当了,因此57年之后出生的大多数没有及时当兵,有一些就是通过社会正常渠道入伍的(笔者就是)。到了76年底,粉碎了四人帮,部队大院掀起一波参军热潮,大批子弟抓住了最后这次机会,实现了军装梦。 上面是笔者对文革前部队大院的一些回忆,主要是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出生的军二代儿时成长的经历,很不全面,一笑了之。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