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祖老师 于 2018-2-16 21:39 编辑
金子又闪光了(九) 凉州散记之九-------霍去病和武威
武威,和鼎鼎有名的霍去病息息相关。 两千多年前,尚未弱冠的霍去病满身戎装,手按宝剑,遥望茫茫西方,年轻的脸上浮动着战斗的激情。那西方尽头,天地相连,正胡马嘶风汉旗翻雪之处,就是他要大展身手的地方。 此前两年,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跟随卫青二征定襄。史称漠南之役。他横空出世,初试身手,领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奇袭匈奴,斩敌2028人。令世人刮目以待。那一年,他17岁。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再试锋芒。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千里大漠闪电奔袭,六天转战匈奴五部落,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拼死血战,霍去病精兵仅余三千人,却斩敌八千九百六十,杀卢侯王和折兰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收缴了匈奴休屠祭天金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河西大战。 同年夏,汉武帝决定再战河西,他命霍去病张骞李广公孙敖四员大将兵分两路合击匈奴。李广被围,公孙敖迷路,张骞无建树,三人皆无功而返,唯霍去病英武果敢,再次孤军深入,神勇无比,再次大胜。斩敌三万,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阏氏匈 奴王子等六十三人,收复了河西。 河西二役后,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全部河西平原。 多年夙愿,一旦实现,百姓欢腾,朝廷振奋。为彰示帝国的威仪,特设置了武威县和宣威县①,即宣扬武功军威之意,稍后,汉武帝敕令设置武威郡和酒泉郡,从此武威扬名天下。 没有霍去病就没有武威城。 河西一役,汉西域大定,版图大增。匈奴人悲哀难诉,“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②。”焉支山,即今山丹县胭脂山。 匈奴民族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了。匈奴人尚武不尚文,没有文字,唯一传世的只有这首歌。他们不会想到,昔日随口唱出的一首歌,却能在两千年后,在他人的语言里,继续传述匈奴的悠悠往事和不释情怀。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汉武帝发动了漠北大战。 霍去病率精兵5万,奔袭两千多里,己损一万五千,却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和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 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肯特山(今蒙古)。霍去病大志已酬,雄心不已。展眼四望,强敌大败,千里草原,再无敌庭。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帅大军,在狼居胥山顶进行了史上有名的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并刻石立碑,以示此地已纳为汉家疆土。尔后继续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贝加尔湖)方才回兵。这一年霍去病仅二十二岁。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从此,狼居胥山成了热血男儿向往的胜地;从此,“封狼居胥”就成了多少年轻人终生奋斗的目标,成了有志报国、有志功名的人的最高境界。两千年以来,狼居胥这个名字,一直在连营画角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阔豪迈里,激动着冲撞着年轻的心。 霍去病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一心建功立业。面对武帝给他建的豪华府邸,只说了八个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寥寥八字,掷地有声,铿铿锵锵,激奋人心。二千年来回荡长空,震撼人心。 生为男儿,誓当如此。 那时候,命运驱赶我,在霍去病纵马驰骋过的地方趔趄蹒跚。空掷青春。哀叹命运多舛,满是苦楚和忧伤。若能跟随霍去病去厮杀,纵然抛尸疆场,绝不悔。 备注:  民勤县志载: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河西二役大胜匈奴,遂置武威县和宣威县,即光大武功军威之意。治所在今民勤南部。 焉支山,又名燕支山,胭脂山,大黄山。位于山丹城东南45公里处。古时盛产红兰花,采其汁加入油脂,可做胭脂,因此得名。 ③肯特山,位于乌兰巴托东侧,也叫不儿罕山,是蒙古的圣山,帝国的发源地。大将军霍去病曾追杀匈奴至肯特狼居胥山,并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祭地禅礼于姑衍山。1206年,成吉思汗在温都尔汗斡难河畔建立蒙古政权,温都尔汗成为元朝初期首都,直到忽必烈南迁。现是肯特省首府。成吉思汗葬于肯特山起辇谷。林彪葬身于温都尔汗。 (待续)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何等的豪迈!一个“家”字是那千千万人的大家。八个大字铿锵有力,胜过现代人对上级表忠心“决心书”、“效忠信”中的万言。上下五千年,英雄千千万。如果没有两千多年前汉武帝那雄才大略,立志要实现大一统的帝王;没有那年轻的霍去病大司马骠骑将军的横空出世;没有那千千万万士卒们的冲锋陷阵,河西的走廊就不会打通,那遥远的西域可能至今还是异域。英雄壮志未酬,就是逝去也要“马踏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