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10|回复: 2

赴越南行记事(十三):越南达崩山、天尊洞、内排机场洞库都曾留下父亲的足迹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16

帖子

1877

积分

陆军中尉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877

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7-8-26 13: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锡林 于 2017-8-26 13:38 编辑

赴越南寻访故地、祭奠英烈记事(十三)
——越南达崩山、天尊洞、内排机场洞库都曾留下父亲的足迹

      11月24日上午,我们从府里市宾馆出发,乘坐大巴车沿着一号公路一路南行。当年,父亲所在的7支队221大队修筑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主要在越南的河南省、南定省和宁平省,在越南河南省府里市南面金榜至宁平一带。我们想到那里去看一看父亲他们当年的居住地,我们想站在父亲他们修筑的炮兵阵地上,我们还想走进父亲他们所构筑的坑道内。
      大巴车从府里市沿一号公路南行,这条一号公路对于221大队的援越抗美老兵们来说真是太熟悉了。据老兵们介绍,一号公路是越南南北方向的交通大动脉,也是当年越南南北方向唯一的公路,南北方向的大量物质装备要通过这条公路进行运输,因此,这条公路是美国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当年,这条公路上的所有桥梁全部被炸毁,道路坑坑洼洼的,在一号公路不远处施工的二营战士经常要前来抢修这条公路。由于美国飞机的轰炸,大量的物质装备不可能在白天运行,到了晚上,公路上挤满了卡车、自行车、手推车。
      当年,父亲作为221大队的工程施工股股长,他经常在这条一号公路上来回奔波。父亲曾告诉我们,那时,各连队的施工点分布广,他与工程施工股的技术员、参谋们要经常往各个施工连队跑,要去指导各连队的工程施工,要为工程技术把关。
      坐在旅游大巴车上,望着眼前的公路,想着父亲当年正是行进在这条公路上,想着自己此时此刻正沿着父亲当年走过的道路前行,就抑制不住内心里的激动。沿着父亲的足迹,寻访父亲在越南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我们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
1路途MG_20161124_101716 (2)_副本.jpg

2mmexport1481231757201_副本.jpg

      我贪婪的望着车窗外的景色,路还是那条路,却已经看不到一点战争的痕迹,道路两旁一派田园风光。越南今天的和平安宁环境是与父亲他们当年的英勇奋战分不开的,也是援越抗美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3府里到天尊洞路途IMG_20161124_083159 (4)_副本.jpg

4府里到天尊洞路途IMG_20161124_083159 (6)_副本.jpg

5府里到天尊洞路途IMG_20161124_083159 (8)_副本.jpg

      父亲所在的7支队221大队在越南构筑的永久性防御工程区域广、施工点多,我们不可能全部前往,按照计划,我们今天寻访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达崩山,达崩山坑道是221大队的重点工程,那里后来被越南人称为“中国炮台”。
6mmexport1480669440154_副本.jpg

7越南达崩山坑道群1_副本.jpg

      达崩山在越南南定省20度线附近,在府里市南面大约10公里处,与南北贯通的一号公路相邻,中间隔着一条100多米宽的红河,西面是大山。
      达崩山由几道山梁构架而成,越南战争打响后,越南提出要在达崩山修筑炮兵地下防御工事,用于阻击美机对河内和1号公路的空袭,防止和阻击敌人从地面的进攻,使达崩山成为美军从地面侵犯首都河内的天然屏障。
      达崩山工程的坑道总长为875米,8个坑道口要各建一个120炮炮头工事。当时,越方请苏联援建这项工程,苏方表态工期需3年,越方感到时间太长,而请求中国工程部队援建。担任此项工程任务的是7支队221大队二中队,即221大队二营,有3个施工连和一个机械连,为保护部队施工,中国的高炮部队也驻扎在附近。
      达崩山工程是将大山掘4条东西对向的贯通式大跨度弧形c型通道(坑道),每条通道长80—100米,宽4米,高3.5米,用于车辆和大炮通行,4条通道的东西两端各有4个通道口,其中一端的4个通道口对着一号公路。8个通道口各建一个120炮的炮头工事,炮头与炮头之间相距约40米。在这4条通道中间再掘一条南北对向的横道,将4条通道连接起来。横道为宽3米,高2.5米,横道是带三防的屯兵坑道,用于设指挥所、储备库、人员住宿休息等。
      达崩山是坚硬的石灰岩山体,要开凿坑道,其难度可想而知。
      达崩山工程施工开始,二营四、五、六连齐上阵,采用分兵8个洞口同时开挖的方案,先切小口,小跨度掘进成洞,再按图纸扩大施工。坑道掘进按三班制日夜施工,连排长带班,每个施工班由风钻、爆破、出渣3个组组成。
      达崩山掘进一个月后,六连被调到一号公路对面约3公里处的半山腰,构建一座越南通信指挥机关的坑道。1967年5月,六连再次调回达崩山工地,配合完成整体工程,全营700余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达崩山工程经过二营全体官兵7个月的日夜艰苦施工,于1967年7月提前完成构筑任务。
      221大队二营离开达崩山后,美军搜集到了这一地下军事工程的情报。1968年2月,美军数架大型轰炸机在20多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对二营修建的达崩山炮兵坑道及周围,投下了数百枚重型炸弹和定时炸弹,两个安放炮的坑道口被炸毁。
      越方提出要修复达崩山工事,二营四连奉命又重返达崩山,修复被炸毁的工程,221大队机关直属分队抽出了部分兵力进行支援。四连是有名的敢啃“硬骨头”的连队,在达崩山通道施工中,四连达到了日掘进8.4米的全军最高纪录,受到了总参谋部的通令嘉奖。二营四连经过艰苦奋战,全部完成了达崩山两个炮头的工事修复。
      达崩山地区有许多越南战备物资仓库,是越南北方支援南方枪支弹药、粮食、医疗物品等重要物资的中转站,也是美军北侵的重要通道,越南防空部队在这里重点布防。达崩山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美军飞机轰炸的重点,敌机经常在上空盘旋,不时的投弹轰炸。当部队将达崩山坑道再次修复移交后,越南政府为避免坑道再次被炸,便将达崩山地名取消了,将当年的达崩山更名为菠萝山。
      达崩山是援越抗美老兵们难忘的地方,达崩山也是我们这些6537部队子女非常想一睹雄姿的地方,尤其是我们这些子女中有几人曾是221大队二营的后代。
      张庆东的父亲张锡贵当年是二营的教导员,李爱民、李淑霞的父亲李明光是二营的副教导员,魏海华、魏辰华、魏越军的父亲魏聚洲是二营的副营长,他们的父亲当年亲自指挥并与战士们一起修建了这一重点工程。
      路途中,我们得到了一个让人郁闷的消息,越南外事部门告知,达崩山现在已经列为“军事禁区”,已不允许参观了。

      达崩山不去了,尽管很遗憾但也无可奈何。前几年重返越南的援越抗美老兵们比我们幸运,他们几经周折找到了已经改名的达崩山,他们站在了达崩山前,站在了自己亲手构筑的炮头工事前,他们还进入到了达崩山坑道里,他们拍摄了大量的图片。
      今天,我借用老兵们几年前拍摄的图片,用以纪念这个难忘的地方,记住我们的父亲们亲手构筑的这个了不起的重要军事工事。
8mmexport1480669479632_副本.jpg

9mmexport1480669521776_副本.jpg

10mmexport1480669541203_副本.jpg

11mmexport1480669558636_副本.jpg

12越南达崩山坑道群2_副本.jpg

13越南达崩山坑道群4_副本.jpg

14达崩山坑道3_副本.jpg

15达崩山坑道8_副本.jpg

16达崩山坑道5_副本.jpg

      11月24日上午,我们寻访的第二个目的地是天尊洞,天尊洞那里是221大队三营七连入越后的第一个施工点,三营七连在天尊洞山峰顶端修建炮兵观察指挥所,还要在天尊洞这里构筑3个加农炮、榴弹炮的炮头和坑道,一旦美军北侵战斗打响,这里就是一个能藏能打的战略军事基地。
      天尊洞因大山自然溶洞而得名,是越南北方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越南劳动党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也曾在此地召开,天尊洞它具有光荣的历史。
      我们很顺利来到了天尊洞,这里环境优美。
17IMG_20161124_090742_副本.jpg

18IMG_20161124_090858_副本.jpg

20IMG_20161124_091000_副本.jpg

      在天尊洞山门的背后有一座山峰,山峰的形状与我国桂林的山峰很相似。老兵们告诉我们,天尊洞这里的山坐北朝南,站在山顶,视野开阔,四周的平原一览无遗,可以眺望远处的一号公路。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当年援越抗美战争时期,越方拟在山峰建一个高炮观察指挥所,用以观察周围数百平方公里敌机的活动情况,这个光荣任务就由221大队三营7连来完成。
22mmexport1480021458992_副本.jpg

23mmexport1480366054700_副本.jpg

24IMG_20161124_090641_副本.jpg

      修建山顶观察指挥所正值1967年的炎热夏天,气温在35度以上,在天尊洞山顶建高炮观察指挥所难度非常大,天尊洞山峰并不高,只有200多米,但这座山非常险峻,从山脚到山顶全是悬岩峭壁,连一条羊肠小道也没有,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打坑道、清理石渣全靠战士们手中的钢钎、撅头。
25blog_20170825171925_副本.jpg

      最困难的是观察哨所的被覆浇筑工序。混凝土浇筑要求一次性完成,中间不能停,且作业时间长。混凝土用量大,只能一桶一桶从山下往山顶传送,距离远,工作量大,体力消耗大。上山是陡壁,人站立十分困难,一不小心就有摔下去的危险。特别是被覆作业完全暴露在山脊上,没有任何隐蔽物遮掩,容易被美机发现。
      被覆浇灌的那一天,三营营长从八连调来了大批人马,七连150多人,八连100多人,从山脚到山顶分两路排列,装满混凝土的铁桶从左路快速的往山顶传上去,空桶从右路一只只传下来,每隔半小时,左右路工作调换,连续十几个小时不停地作业,当大家累得快要顶不住时,附近村庄陆续来了100多名越南妇女,主动加入到被覆浇灌作业中,军民一鼓作气奋战16小时,一直战斗到收顶封盖,终于完成了被覆浇灌任务,天尊洞山顶立起的那座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是中越友谊的历史丰碑。

      听说221大队三营七连在天尊洞构筑的3个炮兵坑道在越南人民军营房里,我们也无法进入参观,我们就在天尊洞山脚下参观一下天尊洞的自然景观吧。
      我们的身后是天尊洞景点的石门牌坊。
26IMG_20161124_090539_副本.jpg

      我们走进牌坊,老兵们很激动的指着左侧的一排平房告诉我们,当年三营七连的连部就建在这里。当然了,这排平房不是七连当年的连部,当年我们的部队住的是茅草竹棚屋。
28IMG_20161124_091154_副本.jpg

29IMG_20161124_091534_副本.jpg

30IMG_20161124_091258_副本.jpg

      天尊洞景区内树木高大茂盛,郁郁葱葱。
31IMG_20161124_091109_副本.jpg

32IMG_20161124_091117_副本.jpg

      我们在那排平房前看到了一个小亭子,里面有一个石龟驮着一块石碑,看不清上面的碑文,据传是为了纪念唐代的一位封疆大吏,他死后在天尊洞这里建墓。
33IMG_20161124_092459_副本.jpg

34IMG_20161124_092540_副本.jpg

      与我们走在一起的姜志义老兵当年是三营机械连三班班长,他用手指着小亭子不远处的山坡告诉我们:“那里就是我们221大队击落美国飞机的地方”。
36IMG_20161124_091939_副本.jpg

37IMG_20161124_092105_副本.jpg

      我们沿着左前方的小路往山里面一路行走,小路两旁的树木遮天蔽日。
38mmexport1480019465628_副本.jpg

      三营机械连三班班长姜志义老兵找到了他们班所搭建茅草棚的位置,他心情非常激动,当年我们的战士们就是居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中。我们与老兵们站在当年居住的茅草棚位置上合影纪念。
39IMG_20161124_091643_副本.jpg

40IMG_20161124_091707_副本.jpg

      天尊洞三面环山,洞口的外面长着许多参天古树。洞口的外面是一块平坦、光滑的地面,大约能容纳200多人吧,石灰岩的峭壁与外面的山脚形成了一条几米宽的一线天景观。
41IMG_20161124_092157_副本.jpg

42mmexport1480019514709_副本.jpg

      在峭壁中间段向下有一个自然溶洞,山洞是一座寺庙,山洞口内外都有供桌,上面摆放一些贡供品,走入洞内如入仙境。
43IMG_20161124_092404_副本.jpg

44IMG_20161124_092209_副本.jpg

      洞口上方用中文写着“天尊茼”三个大字。
45mmexport1480019440210_副本.jpg

46IMG_20161124_092256_副本.jpg

47mmexport1480020560376_副本.jpg

      从天尊洞出来已经临近中午了,我们原计划是要前往221大队团部当年的所在地乐山的,但当天的时间太紧张了,因为我们要返回府里吃午饭,要前往金榜烈士园祭奠英烈,下午还要乘车数小时前往中越边境的谅山,到乐山221大队团部的行程只能取消了。
      老兵们说,就算是今天到了乐山,我们也不可能看到驻地房子了,那里也如同我们沿途所见的崇山峻岭,当年不论是团部还是连队,都是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来到了当年221大队施工的一工区,我们不仅想看看221大队团部所在地,看看父亲当年居住在怎样的环境中,我们想去的地方还有很多,一工区这一带除了达崩山和天尊洞坑道、炮头工事,还有许多的施工点,有许多的坑道和炮头工事。比如一工区从府里开始向南,有一营在桂山、小金山、同山寨等地的坑道和炮头工事,有三营八连担负的宁平省同格和苗家等地的坑道施工任务,在一工区最南面是宁平省广纳的安漠地区,有三营九连担负的代号为c45、c46、c47号3个120炮头工事坑道(总长约320米),以及2个85炮炮头工事坑道(总长约100米)。这些工事都位于中国援越抗美的最南端、最前沿,是防备美伪军从越南南方地面进攻河内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地理位置和作用都很重要。这些坑道和炮头工事现在都已经封存了,尽管坑道和炮头工事封存了,但它们都是中越友谊的历史丰碑。

      来到越南重走父辈路,河内西北方向约20公里处的内排机场洞库也是我们向往的地方。越南内排机场现在是河内国际机场,内排机场洞库位于机场西北方向的鱼山内。
49mmexport1470307617541_副本.jpg

50mmexport1470307625973_副本.jpg

      由于内排机场以及机场洞库是越南北方最大的空军基地,我们不可能进入参观,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父辈曾在那里度过的一年零四个月的时光,不能忘记父辈在那里洒下的汗水,不能忘记父辈在那里所做出的牺牲。正是有了父辈们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才使越南内排机场洞库成为援越抗美施工中时间最快、工程质量最好的工程。

      1968年2月,3支队在安沛机场的修建任务、7支队在越南红河三角洲4个工区的修建任务都已全部胜利完成。正当部队准备班师回国时,越方又要求我方在安沛和内排机场各修建一个飞机洞库。修建安沛机场洞库由3支队11大队承担施工任务,修建内排机场洞库的任务交给了父亲所在的7支队221大队。3支队11大队是6537部队的第一批援越抗美部队,7支队221大队是6537部队的第二批援越抗美部队,6537部队的这两个大队共同执行了安沛和内排两个飞机洞库的艰巨任务。
      越南河内内排机场建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凹地里,飞机洞库就建在连接机场的鱼山之中。鱼山的地质条件很差,山上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稀疏低矮的零星小灌木。
      在越南修建大型飞机洞库,是我们的工程兵部队从未见过的高难度工程,既无现成的施工资料,也无其它部队的经验可借鉴。由于鱼山较厚的表层为泥夹石,内部的岩石裂缝多,渗水严重,很容易塌方,如果一次性断面开口掘进施工,危险性相当大。221大队司令部多次召开诸葛亮会议探讨施工方案。我的父亲作为施工股股长,大胆提出了自己对洞库建筑的设想,最后决定采用3个小坑道左、右、上成“品”字同时掘进的施工方案。
      这个施工方案就是将内排洞库分南北两个掘进口,南北每个掘进口按“品”字形施工,南北共有6个作业面,南北两面同时开口,相向掘进,中央相遇,相互贯通。一营从鱼山北面向南面掘进,3个连队各自一个“品”字口,按“品”字型左、右、上三道口掘进。二营由南面向山的北面掘进,3个连队也是一个连队一个“品”字口。三营负责备料。

      一营和二营的6个连队先将“品”字中属于自己的“口”中的石方挖出掏空,3条坑道贯通后,再由两侧小坑道向左右上方开挖,上边小坑道向下左右开挖,上下左右贯通后,中间那块大石方用来支撑,架设模板。用1.2——1.5米厚的砼进行被覆,工程掘进一段,回填一段,被覆一段,待钢筋水泥被覆浇灌全部完成后,上方的小坑道也失去了作用,然后将中间的那块石方放小炮清除,将清除的石渣运到上方小坑道,将小坑道堵实,用砼浇筑地坪。
      内排机场洞库修建难度之大,是援越抗美部队在越南所修建的其它工程无法比拟的。由于鱼山属于青石与风化石混杂的地质结构,内部岩层裂缝多,渗水严重,发生塌方的频率很高。在修建机场洞库的过程中,小塌方经常发生,大塌方也发生过多起,五连一排长徐金龙烈士就是因为塌方长眠于异国他乡的。
      内排机场洞库坑道贯通安装模板以后要编扎钢筋,由于活动空间变得狭小,编扎钢筋的场地受限,战士们只能蹲着或趴着编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要把钢筋网扎得密密匝匝。浇筑混凝土时,坑道内闷热的空气、人体和水泥散发出的热气融合在一起,人就像在蒸笼里。头顶是龇牙咧嘴的石头,工作面是狭小的缝隙,战士们被石头碰伤或被连接钢筋的铁丝扎伤的小事故经常发生。为了防止敌机轰炸时震裂或震塌机库顶部,上导洞的顶部断面同浇灌好的砼之间要用石块填紧堵实,不留空隙。战士们夹在空隙里搬运石块,填塞空间,一个作业班回填下来,人人手上都磨出了血泡,个个累得腰酸背痛、精疲力竭。
      内排机场洞库以及加长的200米跑道工程是从1968年8月开挖修建的,经过了战士们的艰苦奋战,工程于1969年11月5日全部竣工,整个工程只用了短短的一年零四个月。221大队修筑的内排机场洞库建设工程圆满完成,受到了越方的高度赞扬。

      父亲曾告诉我们,援越工程任务完成后,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举行的庆功宴上,中国驻越南大使王幼平亲自为父亲敬了酒,对父亲所做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越南武官在向父亲敬酒时说:“你是专家”,并告诉中国大使馆的人:“这是你们的专家”。
      父亲作为221大队这支工程部队的施工股股长,在修筑机场洞库过程中每天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每天工作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内排机场洞库是一个总长度为365米,高9米,宽18米的的大断面工程,在越南要修建内排机场这样大跨度的飞机洞库,施工起来要运用上数学、岩石力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物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当时父亲施工股的参谋、技术人员,基本上是初中和高中学历。那时没有计算器,更不用说电脑了,计算是用笔、算盘、手拉计算尺计算的,非常原始。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父亲身先士卒,带领着工程技术人员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
      父亲告诉我们,在修建和安装内排机场洞库的两扇大门时,如何安装这两扇笨重的大门,并使大门开关自如,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
51mmexport1470295902057_副本.jpg

      我们的父亲们所在的南京军区6537部队,从1965年11月首批出国,至1969年12月最后一批回国,历时4年有余。这4年是越南战场战斗最激烈的4年,在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在条件特别艰苦的环境中,在145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6537部队全团官兵同仇敌忾,备料施工、修建机场、修筑飞机洞库、修筑战地各种工事、对空作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获得了越南党和政府颁发的“团结抗美战斗勋章”,为“五个伟大”增了光添了彩,为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2IMG_20170110_170420_副本.jpg

父亲在越南留影。

53爸爸在越南抗美援越_0004_副本.jpg

      父亲身着越南军服与221大队的官兵在越南驻地合影,后排左一为我的父亲。
54爸爸在越南抗美援越_0002_副本.jpg

      内排机场飞机洞库竣工后,1969年12月,父亲与221大队即奉命班师回国。1969年底,父亲出席了南京军区后勤部召开的积极分子会议,与部分官兵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合影留念。第一排站立者正中间的是我的父亲。
55爸爸在南京大桥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050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6786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三等功投弹能手刺杀标兵训练能手medal53medal54medal55medal56一等功二等功

发表于 2017-8-26 1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捷神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陆军上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68138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发表于 2017-8-27 0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捷神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28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