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45|回复: 3

长征路上他一直挑着缝纫机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202

帖子

487

积分

一级军士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87
发表于 2016-11-7 1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征路上他一直挑着缝纫机
葛江洋讲父亲的故事

    1928年,江西农村有一个裁缝,因受不了压迫,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成立赤卫队,专门同地主恶霸做斗争。后来,他带着这些年轻人参加了红军。从此,他就背着自己的武器——一台德国造的手摇式缝纫机开始了南征北战。爬雪山过草地,无论走到哪,他都没有放下这件武器。
    长征胜利后,他为毛主席、彭德怀做衣服,后来又到东北建起被服厂。他就是解放军退役大校葛江洋的父亲——葛接调。23日,记者聆听了葛江洋作的《你所不知道的长征》演讲,并在现场采访了他。
    “如果我们的后代遗忘了长征,将是整个民族的悲哀!”作为长征亲历者的子女,解放军退役大校葛江洋说这番话时,距离父亲离开人世已经有整整20个年头。
    “父亲说自己是九死一生的幸存者。”提起父亲葛接调,葛江洋告诉记者,“长征的经历太残酷,对于那段历史父亲几乎闭口不提,因为他怕再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在亲友、父亲同事零碎的讲述和回忆中,葛江洋逐渐还原了父亲长征路上的一点一滴。

63个弟兄,只活下来3个

    葛接调出生在江西省于都县一个叫葛坳的小山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领着他到处讨饭。7岁时,母亲下狠心,把他送到城里一家裁缝店当了学徒。吃了无数苦头后,他终于学成了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
    1928年秋天,葛接调参加了共产党在当地组织的抗捐抗税活动,并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动员村里的100多名青壮年成立了赤卫队,他当队长,专门抗捐抗税,与地主恶霸做斗争。
    1929年,葛接调带着自己的赤卫队参加了红军,这时他已经先后5次负伤并有弹片在身。后来,他随着红军的主力部队开始了战备转移,从此踏上了漫漫征程。在踏上于都桥的那个夜晚,他和其他江西籍红军战士一样,带着迷茫与不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大多数人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

    葛江洋告诉记者,后来听父亲说过,他从村里带出来参加红军的一共是63个弟兄,经过几次战斗,很快就失去了联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几经周折寻找,才知道只有3个人活了下来。后来,父亲多年不敢回乡探望,就是因为家乡的亲人已经被敌人杀光,他不敢面对那些失去了亲人的父老兄弟,更害怕乡亲们向他打听亲人的下落……到了红军主力部队,由于葛接调有手艺,部队首长安排他做裁缝工作。

挑着缝纫机走完雪山草地

    葛接调跟随中央红军一纵队出发时,挑着一台德国造的“飞人牌”手摇缝纫机,那是他到连队后得到的第一件“武器”,葛接调挑着它走过了雪山和草地。葛接调后来讲,当时参加红军,许多人没有军装,每人只发一块红布,系在头上或缠在胳膊上,而他的任务就是给新入伍的红军战士做五角星或红臂章,或为大家补补衣服。至于武器就更谈不上了,战士们有的拿长矛、大刀,有的手里只有梭镖头,连个杆都没有。葛接调穿的是从家里带来的大褂。
    突破封锁线时,葛接调眼见身边很多战友倒下了,自己只能拼命地往前冲,只听得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当时,他接到的命令是,跟着部队往前冲锋,但绝不能让自己负责的物资丢掉。于是,他像保护生命一样挑着这台德国造的“飞人牌”手摇缝纫机,走到哪挑到哪,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这台缝纫机都没离过身。
    当时物质条件十分有限,每次部队打了胜仗,缴获到地主恶霸的好布料,都会送到他这里,大家看着喜欢,可谁也不敢动一点,都由他所在的缝纫班保存着。他也像命一样背着,走到哪背到哪。到了一个可以休整的地方,他就会给战士和首长量体裁衣。
    过草地时,缝纫班的战士们事先准备了充分的给养,日子还算好过一些。在长征途中,葛接调碰到了一名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红军团长,他的马陷入泥坑,干粮袋子也掉进去了,葛接调便把自己的干粮给了他,这名团长十分感激。

到陕北后给毛主席做棉衣

    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在吴起镇,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就是在那个时候,葛接调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给毛泽东做棉衣。时值中央红军决定在直罗镇对尾随的国民党部队打一个阻击战。葛接调去给毛泽东量衣服时,看到他刚刚组织开完作战会议,墙上挂满了地图,桌子上还有很多烟头。毛泽东很随和地配合他,关切地询问红军官兵是否都能穿上棉衣,还特地嘱咐葛接调一定要在裤腰上缝“鼻子”,以方便穿腰带。因为战事紧张,葛接调不敢多说话,急忙给毛泽东量完身材就离开了。
    几天后,当葛接调拿着做好的棉衣来看毛泽东时,那次战斗已经胜利结束了。葛接调看到毛泽东正兴奋地跟周围的人谈论着,见他送棉衣来,高兴地说,这么快就做好了。蛮好嘛,谢谢你了!
    葛江洋说,这段经历是父亲引以为傲的,但父亲却很少提起。上世纪80年代,有研究部门称,在1937年召开的一次干部会议上,毛主席扳着手指在做指示,身上穿的棉衣已经落了补丁。按照时间推算,这套棉衣应该就是我父亲缝制的那套。
    可葛接调却对来调查的同志说: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我怎么记得?”虽然相关同志再三启发,并做暗示,但葛接调仍说:“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历史的事怎么能瞎编呢?”
    许多年之后,葛江洋遇到当年经办这事的同志,他们无不钦佩地说:“你老父亲可真是认真。其实他当时只要认定了,那就是史实了。不过,他的诚实劲儿让人佩服!”
    葛江洋说,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人说他太较真,有人说他死脑筋,我觉得他是一个诚实到骨子里的人。他早年参加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过血负过伤,他知道自己一辈子忠于党、忠于祖国,他不想沽名钓誉,也不需要靠什么光环来陪衬自己的人生。这正是我父亲的高贵之处。

日本鬼子炸了被服厂,彭老总发火了

    红军长征胜利后,葛接调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担任被装科长。在一次反“扫荡”时,由于叛徒出卖,日军特工队突袭了被服厂,此事就是《亮剑》中的故事原型。葛接调当时外出开会,因此躲过了一劫,但他在回来的时候从山上看到了自己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被服厂被敌人捣毁了,更不幸的是,他们埋藏在山林中的一大批布料也被敌人烧掉了,那可是八路军总部过冬用的物资!
    事件发生后,彭德怀非常气愤,这是八路军总部从未遇到过的重大损失。他召开团以上干部大会时,狠狠地训斥被服厂的负责人,并点名要葛接调承认错误。葛接调当时觉得自己很委屈,很不情愿地站起来,态度上也有些抵触,彭老总气得大叫:“……死了那么多人,丢了那么多东西,你还不服?我今天要好好教训你!”说着,解开皮带就要开打,多亏时任供给部副部长的周玉成在一旁抱住了彭老总。葛接调满脸泪水,紧咬牙关,大声喊道:“让我上前线!让我上前线!”
    在场的人都感动了,大家纷纷喊:“我们也要上前线,直接跟鬼子干!”彭老总缓了缓,不再追究此事。后来他了解到真相,知道是自己错了,也不好意思来道歉。
    有一次,葛接调得到一批好布料,他有心给彭老总做一身衣服,可彭老总却自己找上门来,点名要葛接调给他做衣服,二人见面谁也不说话,葛接调撅着嘴给彭老总量了身材,做好后又让别人给送了过去。彭老总穿了以后说了声:“手艺不错!”
    抗日战争结束后,党中央做出抢占东北的战略决策,葛接调参加了先遣纵队来到哈尔滨,担任东北政府供销经理部保管科长,接管了大量的物资,葛接调一丝不苟地做好了所有工作。
    后来葛接调随东北局机关迁入沈阳。由于他是被装方面的专家,被任命为东北局军需生产管理局局长兼东北第一个军用被服厂三O一厂厂长。
    葛接调就是这样,耿直了一生,党的事业、原则、纪律,像灌了铅一样在他脑子里从未走形。

父亲告诉我,要做一个大写的人

    拥有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父亲,是葛江洋的最大财富。父亲的力量,指引着他走过一个个人生坎坷。
    葛江洋, 1958年出生于沈阳,1976年从金县入伍后被分配到沈阳军区一个偏远仓库。他凭借着勤奋和吃苦的品质从基层到机关,又从机关到基层,一路摸爬滚打,成长为一名师级指挥员。
    葛江洋说,父亲是—个普通人。他所给予的,只是一个老红军战士、老共产党员对党、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无比投入;还有的,就是他那出自穷苦家庭,又经历枪林弹雨、生死考验之后,对一切利禄功名所表现出的超然和淡漠。
    父亲是裁缝出身,从参加红军那天起,—共做了30多年的军需工作,当了十几年的被服厂厂长,直到成为军区的军需部长。一生中不知为别人裁制过多少衣服,批领过多少衣服,可在家人的记忆中,除了部队发的军装和一套灰色中山装制服外,父亲几乎没有穿过什么新衣服。他穿的衬衣,都是补丁落补丁,而且有旧不穿新。他喜欢穿部队发的那种粗线袜子——“记得我当兵以后,还常常把部队发的那种袜子带回来给父亲穿。”有时,他要洗澡时,发现家人给他换穿新衬衣时,会大发脾气。以至于他病重住院时,全家人翻他的木箱,竟找不到—件新衣服。葛江洋说,他的父母都是十分勤俭的人,在他们眼中容不得一点浪费和奢侈。比如,父亲就很爱旧,很少看到他有什么东西因为用得时间长了、用得旧了而轻易扔掉。父亲用过的眼镜、打火机、圆珠 笔、烟嘴、毛巾等,都是很有“资历”的。父亲和许许多多革命老前辈—样,看他们吃的用的,很难相信他们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出生入死过的功臣。
    父亲从小没有读过书,新中国成立后才在组织的安排下到锦州上了速成中学。“尽管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可他却像—位哲人,告诉我—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干成了多大的事、当了多大的官、有了多大的名气,或者是没干成多大的事、没当多大的官、没有多大的名气,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走长征路——重新认识红军

    在演讲中,葛江洋讲道,长征精神就是一种奉献精神,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今天一起回忆父辈们的长征,是为了把人们拉回到那个有信仰、有信念的年代。对我而言,现在更多的是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真正认识到长征精神的伟大之处,不断接受新的考验。对我们而言,长征永远都是进行时。”
    在2013年和2016年,葛江洋两次沿着父亲当年的足迹重走长征路,四次登上井冈山,他说,重走长征路,让他重新认识了父亲,也重新认识了红军。
    当葛江洋站在于都河渡口,一个当地的老乡说:“当年红军就是从这里上路的,路上300米倒一个呀。你今天是来看望他们,是来祭奠他们的吗?”他当时听了热泪盈眶。
    他在四川省阿坝自治州若尔盖县见过一座红军雕塑,当地人讲了一个痛心的故事。1935年8月下旬,红军长征过草地。虽已是仲夏时节,但草原上气候仍多变,时而倾盆大雨,时而寒风卷雪,加上不适应高海拔环境以及装备简陋,许多战士因饥饿、疾病而掉队。8月28日,第3军主力走出草地到达阿西茸乡牙弄村一带休整。彭德怀命令第3军11团政委王平率一个营的兵力,带着刚刚筹集到的粮食返回草地,接应滞留在班佑热曲河对岸的红军战士。王平率队走到热曲河边,用望远镜观察,见对岸至少有七八百人,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他以为他们在睡觉,他马上过河,来到战士身边,用手一推,谁知推一个倒一个,原来这700多个红军战士再也经不起体力透支、饥寒交迫,在睡梦中死去了。他们后来只发现一个红军小战士还剩一口气,便把他背过了河,没想到,不久后小战士也牺牲了。这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有史料记载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

葛江洋告诉记者,这样悲壮的故事,在他重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

    “只有到达历史现场,闻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你才有可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那一代人。”葛江洋说。
    2006年,葛江洋申请了干部转业中的自主择业,做起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他担任起辽宁省散文学会秘书长,受专家学者的指点,从此整日钻研在书报堆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长征资料。目前,他受聘于辽宁省中共党史学会讲师团,已经先后在学校、部队和社会团体中宣讲了多场,并且撰写了大量关于长征的随笔和散文,从独特视角阐述长征的伟大意义和解读长征精神。
    葛江洋说,他决心要向更多的人宣传长征精神,告诉人们一个大家不知道的长征,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今天实现中国强国梦、民族复兴梦、个人幸福梦的精神动力,把长征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1913年出生在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1928年参加红军,1934年参加万里长征。曾任中央纵队缝纫班班长,挑着一台缝纫机走过了雪山草地。到达陕北后亲手为毛泽东缝制棉衣。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北局军需生产管理局局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油料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行政9级。1983年享受正军待遇。曾经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7月病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65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9345

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6-11-7 11: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红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050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6786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三等功投弹能手刺杀标兵训练能手medal53medal54medal55medal56一等功二等功

发表于 2016-11-7 16: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陆军中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3866

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6-11-7 19: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今天实现中国强国梦、民族复兴梦、个人幸福梦的精神动力,把长征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18 1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