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35|回复: 5

黄百韬墓考【原创】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26 09: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百韬墓考

       金陵东北郊,有明岐阳王李文忠墓。李文忠(1339 ~ 1384)字思本,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姊子,曾为太祖养子,赐姓朱。19岁为将,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封曹国公。卒后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钟山之阴。
    秋,游王陵,绕冢行,偶见冢后曲径,乃沿径西行下山。见山下林木深处有水泥被覆之墓冢,冢高不足2米,冢前有碑,上书“黄焕然之墓  1899 ~ 1948”。即疑为此乃黄百韬之墓,然未能确认。
    出陵门前问于门人,答曰然,清明有后人自海外归来祭拜。然又谓曰乃衣冠冢。
归,查《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5集),乃确认黄百韬字焕然。淮海战役被我军击毙,尸体运回南京,蒋介石“令人在南京钟山觅墓地安葬。”(519、531页)。又查民国37年12月9日之《中央日报》,有“黄百韬追赠上将,总统昨命令褒奖,政务会议通过国葬黄氏”之说。
    因此,此墓可确认乃黄百韬之墓。岐阳王陵门人所言衣冠冢事,当存疑。然笔者以为,其后人不远万里,自境外归而祭之,且一年两次,如此隆重,指冢内为衣冠,不足为信。
    碑石较新,无岁月之痕,疑有更替。书“黄焕然”而不书“黄百韬”,笔者以为,家人似有难言之隐,取息事宁人之态耳。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5集)黄百韬条,生卒年月标以 “?~ 1948”,也可确认为“1899~ 1948”。

DSCN1304.jpg


黄墓2.jpg


李文忠墓道.jpg


DSCN13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18

帖子

27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67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26 1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楼主| 发表于 2015-6-26 17: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百韬之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自杀,《民国高级将领传》回避了黄的死因。黄的尸体是其家人根据25军副军长杨亭宴的一张图,到碾庄挖出,运回南京。蒋介石亲自令人在紫金山找地方安葬。
有意思的是,聂凤智家中有一铜火锅,据说是黄百韬的,是在淮海战役碾庄作战时缴获的,聂叔叔常用来招待客人。逝世后,何鸣阿姨将火锅捐给27集团军军史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11

帖子

915

积分

陆军少尉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5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发表于 2015-6-29 15: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偶闻南京还遗存黄伯韬将军的墓,既困惑又惊讶。淮海战役时,黄将军不是身亡与碾庄战场上,怎么会下葬与几百里之外,况且当时的淮河以北地区全是解放军的华野部队,即便是能闯过道道关卡,把尸体运回南京,那文革时期怎么没给破了?
带着种种疑问,几经打听,我终于寻访到黄伯韬将军的墓。
据现有文史记载:黄伯韬,字涣然,原籍广东梅县,因其祖辈在天津经商,故落籍天津。他青年时期,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历任东北军部队各级干部。“西安事变”后,投奔蒋介石,入南京陆大特别班第二期学习。抗战时期曾任冀察战区参谋长、第三战区参谋长、第二十五军军长等职;淮海战役,任第七兵团司令。豫东战役,因战功卓著,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时期,黄伯韬曾与华野、中野数度交锋,让解放军吃了不少大亏。据皮定钧将军回忆“我们就是杀伤敌军一个整师(即黄百韬部整编第二十五师),但是我们“三弟兄”(华野一、四、六三个绝对主力纵队)都残废了”(摘自《皮定钧日记》)。“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在淮海战役中,黄伯韬所率第七兵团全军覆没,其人也身亡,忠实地履行了对蒋介石“不成功,便成仁”的诺言,死后被追赠上将。
对黄伯韬战死于碾庄,史上有二种说法,据曾参加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斗的原国民党黄伯韬兵团第63军第152师长雷秀民回忆:黄伯韬率领四个军向徐州西撤,11月9日刚逃到运河西岸,又遭受由台儿庄、枣庄地区迅速南下,以及由江苏宿迁向西北插上来的两路解放军部队堵击。黄伯韬走投无路,不得不折回碾庄、曹八集地区进行抵抗,却又被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包围。11月11日解放军开始对黄伯韬兵团主力发动猛烈攻击,黄部据守地堡工事继续抵抗。解放军与黄部逐个地堡,逐个村庄地进行争夺,打退了黄部在其空军配合下的数次猛烈反扑。解放军在曹八集首先歼灭黄伯韬兵团之一部后,又经过六七天的激烈战斗,逐渐收缩碾庄地区包围圈,将黄伯韬部队压缩于东西不及10里,南北不及6里的狭长地带。激战至11月22日黄昏时刻,困守在碾庄的黄伯韬残部伤亡惨重,有的举行战场起义,有的放下武器投诚。黄伯韬率残部突围,被解放军全部歼灭,黄伯韬突围到一个叫尤湖的地方,被流弹击毙。
另据原为国民党国防部高级专员,后任国民党第二十五军代理军长楚轩吾回忆:我和黄伯韬一直紧张地从掩蔽体里盯视着突围的官兵,当他们的身影终于消失在阴霾中的时候,我不禁松了一口气。但就在这时,我身后发出当的一声枪响;我一惊,猛地转过身来。只见黄伯韬张开双臂,向后倒下,手里还握着手枪。此刻,所有的高级军官已经一个也不见了。黄伯韬自杀了。这一枪他是从嘴里打进去的,因而保持了面部的完整。鲜血翻着泡沫从他嘴里流出来,他两眼老泪横流地看着我,已经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我将他的头紧紧抱在怀中:“你不该,伯韬……”他眼睛中的神色在迅速地消失,猛然头一歪,手枪哗啦一声掉在了冻硬的土地上,黄伯韬就这样死在我的怀中,我将他慢慢放在地上。脱下大衣覆盖在他的脸上。这时枪声骤起,解放军最后的攻击开始了。
据传是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命人找来军毯和一捆降落伞带子,午夜将黄伯韬尸体包捆好,埋在一棵大柳树和苇塘之间的地方。并撕开烟盒,画好埋葬地形图,又将黄伯韬口袋里蒋介石发的《来宾证》放置好,留作它日尸体辨认,逐逃回南京汇报。
黄伯韬夫人柳碧云得知其夫命毙淮海战场后,央求蒋介石把黄伯韬的尸体运回南京安葬,随后黄的副官李文杰等人突破重重盘查,从解放区将尸体偷运回南京,葬于南京太平门外蒋王庙村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歧阳王李文忠墓地不远处(有讹传葬于沪上黄百韬家所在地徐家汇),并立“黄涣然之墓”碑,墓冢系圆形,坐东向西,水泥造。因李文忠墓建一山坡上,墓后的地形变化下降,形成了一小断面崖,断崖下紧挨着的就是黄伯韬之墓,行走较难,去的人也稀少,也就无人知晓;又因为此墓紧靠李文忠墓,多年来的城市建设,一直没有动到这里;还因为“黄焕然”三字太有古意,人们以为是明清时期那位大人墓,所以才躲过了文革时期的冲击。2004年,黄百韬的儿子率子女从美国来到南京,在知情人的引导下,很容易便到了父亲的墓,并在此举行了祭奠仪式。
不管活着的时候有何信仰,为那个集团服务,对老百姓来讲,既然人逝去,还是祈祷他们入土为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2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的是张灵甫死后,我军虽然将他安葬,但是,至今找不到墓穴。前一段时间还闹出真真假假的事来。令人不懂的是,黄死于1948年淮海战役,当时南京到碾庄大部分要经过解放区,居然能把黄的尸体弄回南京。而张灵甫死于1947年5月,如果当时的家人寻找他的墓穴,应该不成问题,却成为当今之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40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大校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3090
发表于 2021-10-23 2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16 09: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