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26|回复: 2

【原创】 烟尘不掩履印痕 (12) 磨盘山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697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574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22-1-14 09: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克手 于 2022-1-14 09:26 编辑

【原创】
烟尘不掩履印痕
(12)
磨盘山


    在我所有使用过的坦克驾驶场中,磨盘山驾驶场与我缘分最深。我先后三次在这个场地参加上级组织的等级驾驶员考核,都如愿以偿通过。我认它是我坦克驾驶生涯中的福地。


    一、磨盘山


    磨盘山在山西长子大堡头镇,处于长子县东北部平川地向中南部丘陵过渡阶段的那几座低山中,比高不高,山势平缓,形如磨盘的山,坦克34团在山上建成坦克驾驶场。
    坦克34团和我团同是坦克9师部队,都是从安徽移防山西,34团驻长子大堡头镇而不是长子县城,就是因为紧靠东田良火车站,便于坦克部队机动。该团2营驻磨盘山东侧山下,后来驻北京军区训练基地二大队。

   
    二、磨盘山驾驶场


    磨盘山坦克驾驶场最早由34团1969年移防长子后建设,在坦克9师几个驾驶场中条件最好。好就好在地跨磨盘山、尧庙山2个相距约2千米的山头并有鞍部相连,尧庙山陡峭,地形复杂,磨盘山山腰台阶似磨盘下半部分地形平坦,两山鞍部平缓。整体地形复杂多变,既有险峻山坡,也有平坦山腰,还有平缓鞍部,是目前所见最好的坦克驾驶训练场。后来34团转隶兰州军区21军改番号21军坦克团(后改为61师坦克团)移防宁夏青铜峡,由坦克9师机关和直属分队组建北京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接管使用。
    俯瞰磨盘山驾驶场,呈南北走向葫芦状,磨盘山是下半部分,占驾驶场较大部分;尧庙山是上半部分,占驾驶场较小部分。


图1.jpg
图1   磨盘山驾驶场地形示意图。


    侧看磨盘山,它的顶部浑圆,坦克跑道在山腰平缓处绕行,地形平坦,便于设置主要限制路、障碍物。而尧庙山尖细,坦克跑道沿山脊向山顶攀援向上,大坡度上坡、下坡、侧倾坡地形,满足《坦克驾驶教范》对上下坡、侧倾坡数量和坡度要求,可设置高标准的下坡桩间限制路,构成坦克驾驶最具难度部分
    可以说,磨盘山驾驶场各种障碍物、限制路建设齐全,间隔合理,养护良好。跑道长度达到《坦克驾驶教范》各项要求上限,有坡度大小不等的上下坡、侧倾坡多处,等于或大于90度急转弯多处,是地形要素全,障碍物和地形匹配恰当,驾驶训练难度最大的坦克驾驶训练场地,也是全面覆盖《坦克驾驶教范》对场地设置规定标准最高的坦克驾驶训练场,没有之一。在这样场地训练,驾驶员可在各种地形上最大程度地尽情发挥坦克战术技术性能,达到驾驶坦克通过限制路、克服障碍物的最高境界。


    三、细品


    好驾驶场值得细品。
    磨盘山驾驶场坦克跑道沿磨盘山腰小起伏山形绕1圈后,过间鞍部延伸到尧庙山,向山顶攀爬一段距离后折返,再过鞍部回到磨盘山形成封闭环形,全长近5000米,还与进出场跑道相连,上、下山进出营区都方便。环形跑道上有方向性的障碍物如崖壁、断崖则正、反向各建一对,以便双向驾驶,兼顾坦克两侧转向装置平衡使用的技术要求,足见设计者技术素养和训练经验。
    从《坦克驾驶教范》角度仔细分析,以“连续通过限制路障碍物”这个高梯次综合性驾驶训练课目为例,场地设置合规程度满分,多处只严不松。具体表现:地形丰富多样,多处比《坦克驾驶教范》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所有坦克驾驶场中地形最险峻复杂的,没有之一。例如,跑道多处坡度接近30度的上、下坡地段,还有超过10度的侧倾坡地段,仅这几点就能把大多数坦克驾驶场比下去。那段从尧庙山下来(向南)大约12度的长下坡,坡道上设置的“下坡桩间限制路”,没有点真本事还真难通过,更不用说拿满分。另外,跑道上还有多处90度以上转弯点,驾驶难度很大。


图2.jpg
图2  坦克驾驶“连续通过限制路障碍物”课目,场地设置(9个限制路或障碍物)示意图。

    “连续通过限制路障碍物”驾驶课目场地按图2设置,各单位驾驶场限制路障碍物设置看似一样,如果将限制路障碍物与地形一结合,差别就出来了,难度就拉开了。
    例如,下坡桩间限制路要求设置在8°~12°的下坡,如果设在8°下坡就比设在12°下坡要简单得多。再例如,崖壁、断崖、壕沟、土岭、车辙桥、弹坑新旧程度不同,通过难度也有很大区别。尤其崖壁特别明显,旧崖壁棱线磨秃变得圆润,不仅高度降低、坡度减小,而且攀爬时履带和棱线接触面积增大好几倍,不用怎么讲究油门控制也能通过,难度大大降低。断崖、土岭、弹坑、壕沟、车辙桥的情况也都一样。
    (一)距离近
    磨盘上驾驶场距离营区近,最近的是正东方向下山不到1公里处的营房,几次到磨盘上驾驶场考试都是住在那个营房,上山训练步行都可以。34团驻大堡头时,几个营分散在团部西南,其中有1个营(图1“A营区”)建在尧庙山以东山脚下,还有1个营的营房(图1“B营区”)建在磨盘山与尧庙山鞍部正东山脚下。各营来回驾驶场从B营区向西直接上山约1公里。
    (二)跑道长
    跑道长度超过《驾驶教范》规定上限,(减去出发线、终止线之间的距离后)可能达到5000米,使得各限制路障碍物之间的间隔距离大,有利于尽快挂上高档并在高档上多行驶一段时间和距离,有利于增加快速疾驶与低速通过限制路障碍物的比值,提高平均运动速度。
    (三)跑道多
    这个驾驶场的跑道多,既有符合“连续通过限制路障碍物”、“模拟道路驾驶”等最高梯次训练考核科目使用的大圈,也有进行“起步停车”等基础动作驾驶训练和“单个通过限制路障碍物”驾驶训练的小圈,场内跑道纵横交错,不同组合就可以完成不同训练要求,稍不留神还容易跑错。
    (四)障碍物设置、维护得当
    这个驾驶场跑道上设置的障碍物断崖、崖壁、车辙桥、壕沟、土岭,位置讲究,标准很高,一般每年年初训练准备阶段会进行维护、保养,每逢上级组织考评前都会对磨损过度已打不到原有难度的障碍物进行翻新。如土岭、车辙桥设置在磨盘山中心东侧指挥所(第二教练地)附近显眼处,便于众人平时训练观摩,考核时监督。车辙桥、壕沟等障碍物会进行修补加固,崖壁在军区考核坦克特级驾驶员时构筑了新的,恢复应有难度,考出特级驾驶员真实水平。
    (五)限制路设置地段多,有利于适时变换地点
    山腰有多处长度足够的平坦地段,设置直线桩间限制路、弯道限制路时即可满足从远方概略对正方向、高速接近、高速离开的要求,以提高车速。有可随时变换设置地点,使整个场地的设置变化多样,增加训练难度,常训常新。
    (六)一场多用
    跑道长还可当做乡村道路进行单坦克模拟道路驾驶训练、运动中通信训练等,场地宽敞还可进行排向既定方向驾驶训练、单车战术训练等,跑道多可以安排多辆坦克同时进行训练,或进行单障碍物、限制路驾驶训练等。
    (七)缺点
    一是地形险峻超过多数驾驶场和一般越野场地,上下坡和侧倾坡的坡度陡,就是磨盘山西边跑道也有一段近35°短下坡,高等级驾驶员考核时采用这段下坡,有驾驶员操作失当造成风扇飞散、发动机“飞车”等事故。
    二是坦克跑道繁杂,没有在这个场地上训练过的驾驶员很容易发生跑错方向、多跑路、少跑路等情况。尤其是特级驾驶员考核课目是夜间连续通过限制路障碍物驾驶,无论是用前大灯还是夜视仪,都容易跑错路。


    四、我与磨盘山的缘分


    (一)先后在磨盘山驾驶场三次参加驾驶员技术等级晋级考试
有幸3次在磨盘山驾驶场参加上级组织的等级考试,分别考上二级坦克驾驶员、一级坦克驾驶员、特级坦克驾驶员,一步一个台阶攀上坦克驾驶最高等级。


图3.jpg
图3 《装甲兵技术等级证明书》第1页。


    1972年坦克部队恢复了“文革”中断的“三大技术”(射击、通信、驾驶)等级考评制度,我团贯彻落实快,来年就组织第一次考评。三级技术能手考核、授予权在团级单位,我团组织得十分正规。理论、故障排除、实车驾驶(昼间)一项不拉地考。那时我已超期服役,又是坦克乘员第三教导团毕业,一举考上坦克三级驾驶员,考不上那多丢人那。


图4.jpg
图4 《装甲兵技术等级证明书》第2、第3页。被授予坦克三级驾驶员。


    第2页技术经历简化了。当学兵我学的是CY-76自行火炮,1972年换装T-34坦克,只填写驾驶T-34坦克200摩托小时,其中驾驶CY-76自行火炮的时间有一半以上。驾驶小时多,得益于一直是教练车驾驶员。丁培祥是35团团长、孙明是政委。


图5.jpg
图5  《装甲兵技术等级证明书》第4、第5页。被授予坦克二级驾驶员、坦克一级驾驶员。


    坦克二级驾驶员考核、授予权在师级单位。1975年1月考二级驾驶员时,我团在坦克9师编成内,考评由师组织。实车驾驶(昼间)考试在34团磨盘山驾驶场。考核公平、透明、公正,每个限制路、障碍物上的评分、监考人员3个团各1人,考的是真本事。
    坦克一级驾驶员考核、授予权在军级单位,1980年10月考一级驾驶员时,我团转隶28军多年,军机关装甲兵处组织。为提高考核难度将实车驾驶(昼间)考核选在军区训练基地二大队磨盘山驾驶场。


图6.jpg
图6 《装甲兵技术等级证明书》第6页,授予坦克特级驾驶员(驾驶技师)。程超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司令员、周树青政委。


    考坦克特级驾驶员前不久我才考取坦克一级驾驶员,当年军区文件有“在本年度考取驾驶等级的人员中,若各门考试成绩均为优秀,可继续报考高一个等级。”的规定,使我以这条规定获得继续报考资格,参加当年年底军区组织的特级技术能手考评。
    这里有个插曲。我并没看到军区文件,不知道文件有那条规定,28军装甲兵处领导研读文件仔细,一级考评结束后看我成绩都是优秀,符合文件规定条件,动员我继续参加特级考评。很巧,军区特级考评还在大堡头磨盘山驾驶场,我决定参考,还真考上了!
    那次考核住在二大队(图1“B营区”),那里有原坦克9师各团干部、战士,学兵8连万柏胜副连长、刘天驹技术员,学兵9连傅怡连长、林海排长,放映员卢振东等。还有尧庙沟村营房(图1“A营区”)学兵9连俞南宁副连长、夏利华副指导员、段远飞教员等。考试前后抽空会战友、唔老乡十分愉快。自从1976年坦克9师撤编组建训练基地,3个团各分东西,分别时间一长,见面有说不完的话,至今记忆犹新。
    (二)在这里参加最严格的坦克驾驶级别考试
    三次在磨盘山参加等级考核,次次都是当时条件下最严格的考核。一是组织者的级别高。1975年1月在这里考二级驾驶员由师坦克9师组织,1980年10月在这里考一级驾驶员由28军组织,1980年年底在这里考特级驾驶员由北京军区组织。
    二是设置标准高。几次考核数1980年北京军区组织的“特等技术能手”考评设置标准最高。夜间连续通过限制路障碍物驾驶课目采取“顺时针”绕行方案,这与一般部队训练时坦克驾驶员习惯性偏爱“逆时针”方向行驶相左,增加了考评难度。驾驶教范要求下坡桩间限制路要求设置在8°~12°下坡,那次考评设置地段坡度有12°,取教范规定的上限值。这对T-34坦克、59坦克而言驾驶难度都增大了。另在旧崖壁(图1西侧跑道虚线、实线分叉处,实线一侧附近)旁建个新崖壁,参加考试者前一晚试驾时没启用,专门等到正式考试的晚上才用,一些人硬是栽在这个障碍物上!还在新崖壁后改跑道走陡长下坡(图1西侧跑道虚线“a”处),坡度约30°,长度约6、70米,许多人一下子不知咋过为好。在土岭(图1东侧跑道磨盘山山头正东处)新培了土,比原来高一些,陡一些。还把原来堆积在断崖上平台、下平台的土清理了,恢复断崖原来的难度,通过时更要掌握好油门和速度,更要防止颠震和摔车。
    可别小看这几个小改变!应对不当,平时练的就白费了。
    先看崖壁。崖壁本是坦克驾驶训练中难度最大的障碍物,新崖壁加大了难度,主要是不能及时翻新崖壁,长期使用旧崖壁。


图7.jpg
图7 坦克通过崖壁的第一阶段,诱导轮接触崖壁棱线(D点),车头抬起,履带着地面积逐渐减小。


    坦克运动原理表明,坦克诱导轮接触崖壁棱线(图7“D”点)产生向上的力“P攀”将车头抬起那一刻,履带着地面积急剧减小,直至坦克重心与崖壁垂直墙重合时减至最小,地面附着牵引力也减至最小。此时,发动机动力再大也枉然,驱动坦克继续攀登的牵引力已由附着牵引力决定,而不由发动机牵引力决定。


图8.jpg
图8 坦克通过崖壁第二阶段,坦克重心与崖壁垂直墙重合的瞬间。


    通俗地说,坦克开始攀登崖壁至坦克重心越过棱线前这一阶段,履带着地面积逐渐减小直至最小,驾驶员不能一味加油增加发动机牵引力,而要控制油门使发动机牵引力等于或小于附着牵引力(附着牵引力大于运动阻力),才能驱动坦克继续攀爬崖壁。这时即要控制发动机动力与运动阻力、上坡阻力相适应以继续攀爬崖壁,又要防止发动机动力过大(大于附着牵引力很多)而造成履带打滑,使坦克不能在崖壁上继续攀登前行,还要防止发动机动力过小而与运动阻力、上坡阻力等不相适应而造成熄火、倒爆等现象,使坦克停车或倒溜。
    驾驶理论和操作要领对通过崖壁的论述很原则,就是“保持与运动阻力相适应的发动机转速”,但要控制油门恰到好处,既保持发动机一定转速有动力攀爬崖壁并不熄火,又不能转速过高使履带打滑会转速过低甚至熄火。这个分寸拿捏只能意会很难言说,不经自己反复体验拿捏不好这个。
    当坦克重心越过崖壁棱线后车头开始下落,能不能抓住落地前这一“凌空”时机快速完成1档换2档动作达成高质量的“迅速离开”,即体现高超的换档技术,又有减少低速行驶时间的实际意义。


图9.jpg
图9 坦克通过崖壁第三阶段,车头下落,正好是“凌空换档”的好时机。


    其次看陡长下坡。部队驾驶训练重上坡而对下坡有所忽略,尤其很少专门进行陡长下坡驾驶训练。考核中猛然遇到陡长下坡就纠结采取哪种方法过?传统方法是挂1档、小油门,当发动机被带动得转速急剧提高或其他情况下踩制动器踏板,防止发动机转速继续升高而 “飞车”、甩坏风扇等。这个方法在争分夺秒的驾驶考核中并不合适,保了安全却浪费时间。还有高档排通过法,即在掌握坡道和坡下没有危险地形的前提下,直接用3档驶下陡长下坡,发动机转速不会出现被带高到“飞车”的情况,操作动作简单得,还能节约时间。
    我考核时看到这个长陡坡,白天看地形时有注意到,实际考试时控制车速抵近一看,前方下坡虽陡但平直,立刻定下决心高速下坡!当坦克车头一低直接推上3档并加油直接冲下去,体验了一把“拨马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溜烟冲下坡去,没啥感觉就冲过鞍部爬道对面尧庙山了。
    那个设置在12°下坡的下坡桩间限制路,通过时没什么窍门好找,只有严格按照下坡转向操作要领,掌握好转向时机,每次转向使上吃奶的力,拉着操纵杆还要脚踏制动器助力,才能在适当时机及时转向并一次到位。转过3次后才松口气换上高档迅速离开。
    那个土岭(图1东侧跑道磨盘山山头正东处)的坡面上培了土,高度增加、坡度变陡,正好契合我采用低速通过法。其实低速法和高速法在通过时间上差不多。高速接近直达坡面车头开始抬起时,利用上坡减速换上最低档1档就快到坡顶了,只要控制好油门使坦克重心平稳越过土岭棱线,当车头一低的一刹那,趁车头没有落地的“凌空”期抓住时机“凌空换档”,换上2档一加油车头落地时还向前冲,即抵消落地颠震又迅速离开。
    那个断崖如果没有清理干净上平台和下平台,坦克通过时呈下坡状态斜着下来,车头旋转向下的角度小许多,难度大大降低。清理积土后,坦克重心越过断崖棱线开始下落至车头触地时转动的角度大,需要掌握好油门和速度,尤其是车头下落前和下落时,防止车头或车尾摔下断崖。
写完后,有一阵子快意涌上心头,就像当年驾战车过障碍一样!过得了军区特等技术能手考评时磨盘山驾驶场上的限制路和障碍物,此生就再没有过不去的“坎”了!


    五、不了情系磨盘山


    退休前几年多次借工作之便回到山西,也去过几次大堡头再见磨盘山。2008年5月调研训练基地挂图制作,专门去趟基地二大队,还上磨盘山驾驶场看了看。在设置指挥所(土岭附近)的地方向四周眺望,脑海里不断闪现出当年在这里几次考试的情形。就是眼前这个土岭,一同前来训练的驾驶员就有因为联系高速法通过时没有掌握好减油时机而摔过土岭去,差点没把腰摔断。抬眼向北面尧庙山看去,环行跑道北半圈挂在山坡上,远看更加陡峭。


图10长治基地大堡头驾驶场土岭.JPG
图10  磨盘山驾驶场指挥所和土岭。


    那时基地二大队还在使用这个坦克驾驶场,各障碍物还设置在原来位置,跑道还是原来走向,训练时满山坦克、装甲车欢快地跑着,发动机冒着黑烟加上轰鸣声、履带销在履带板孔里扭转摩擦声、履带板拍打诱导轮和主动轮有节奏的敲击声,声声入耳,一片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基本没变。
    过了几年为编制国军标《自行火炮驾驶训练场要求》又来训练基地,考察西天贡、磨盘山2个坦克驾驶场。看到磨盘山驾驶场已弃用,而将图1中“B营区”拆除改成驾驶场,就没有上磨盘山。新场地一片平整,面积小不说地形单一,只能训练新兵的基础驾驶。看完不禁为弃用磨盘山坦克驾驶场而惋惜。我心想,别人为了找一处有上坡、有下坡、有侧倾坡、有大角度转弯地点、有各种起伏地形的地方而绞尽脑汁,你这里有现成的却放弃了!
    再后来,我团战友回访高平后来到大堡头,他们中有人是组建训练基地时的老人,二大队热情接待我们这些老兵,参观营区、教学设施、新装备,还客气地让大家体验新型轮式装甲车驾驶。


图11山西长子大堡头北京军区训练基地二大队训练场.jpg
图11   二大队领导陪同参观由图1“B营区”拆除后改建的驾驶场。可见场地上平整,局部硬化铺上了沥青。大家手指远处东田良火车站方向。


    联想考察过的许多坦克驾驶场,都有障碍物年久失修、场地被刻意“平整”降低训练难度的情况,还有在限制路设置处加建水泥平台减小转向难度,跑道尽量平直、平坦而人为减少转弯,把土质跑道硬化成水泥跑道,在土岭上铺水泥路面等情况,这和战时坦克跑的地形、路面差了十万八千里。
    可见和平年代不打仗对一支军队战斗力各个方面的腐蚀无所不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65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9345

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22-1-15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40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大校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3090
发表于 2022-4-20 2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18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