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21|回复: 2

教导队轶事 (5) 打个滚翻过来照跑的坦克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697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574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20-10-6 08: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克手 于 2020-10-6 08:54 编辑


教导队轶事
(5)
打个滚翻过来照跑的坦克


    在野川教导队当助教的日子过得很快,我去时正值夏季好时候,理论课、实习课、故障排除课都结束了,只剩下实车驾驶课连续上。每天一早起来忙着坦克出场前检查,8点前开到训练场等着学员开课,一上午满当当地全是驾驶训练,不是在车里看着学员驾驶纠正操作动作,就是带着学员进行坦克使用间歇时的技术检查和保养。中午在野外吃饭,学员分两拨回野川大庙吃饭,带饭回来给我们几个助教吃。这样减少一次坦克往返大庙路程,可以节约不少摩托小时。饭后抓紧时间再训练2小时返回驻地,在大庙东侧停车场组织坦克回场保养,一直干到晚饭时分。一天一天就是这样紧紧张张、平平凡凡地过去了。
    但是,最后一次夜间道路驾驶训练经历一次坦克翻车,给我印象最深。
    那是教导队后驾驶训练最后的实车课目——夜间道路驾驶,这个驾驶训练课目是《坦克驾驶教范》中的必训内容,又是坦克驾驶最高梯次训练课目之一,往往是在完成昼间道路驾驶训练并取得合格成绩以后,才能进入夜间道路驾驶训练课目。所以,这个驾驶训练课目往往安排在毕业前最后一夜进行。
    教导队选择野川、沟村、康营之间这段路线作为道路驾驶训练场地,这段路上有乡村路也有县级道路,还有省级战备公路,其中不乏水漫桥、架空桥、村庄居民点、道路交叉点,以及不同道路曲半径的路段和上下坡等,道路种类丰富,很适合进行道路驾驶训练。
    那天晚上,整个驾驶训练进行得很顺利,毕竟都是快要毕业的学员,驾驶技术有一定基础。没想到收班后驾驶班班长王长顶提出返回驻地让他来开坦克。我虽然心里也不情愿,考虑到他是老兵,又是一直开Т-34坦克的老驾驶员,在教导队期间和他相处一直很好,一时抹不开面子就答应了。但也提醒他“学员反映左侧转向离合器可能分离不彻底,也可能制动带松些,不太好转向,你注意些。”同时我也多了个心眼,坚持让全班学员10多人全部坐进坦克里,关闭车长指挥塔门,我自己把着装填手进出的枪塔圆门,站在那里伸出半截身子在外观察。


图1.jpg
图1   T—34坦克炮塔上的指挥塔和枪塔,外径一样。车长指挥塔(左),半圆门,较小;高射机枪枪塔(右),圆门,较大。站在枪塔圆门内,宽敞,容易缩进炮塔里,安全。(借用网上照片)


    没想到这老兵发动后一起车就是二档,顺着下坡就挂上三档,把我“左侧不好转向”的提醒丢到脑后。不久我就感觉到坦克有点开始慢慢向右偏驶,在前大灯照射下我脚踩炮塔座圈露着头在枪塔上真实看见坦克偏向右侧时,还想着班长会向左转向修正方向,但眼看快要过了最佳转向时机他还没有修正方向,继续向路右偏驶过去时,我就感到不好,可能方向就要修正不过来了!这时,坦克右侧履带已经脱离路面压上路肩,我还指望班长能采取更有力措施紧急修正方向,最不济也能紧急制动把坦克停下来。可是事与愿违,虽然可以感觉到他全力拉着左侧操纵杆企图向左修正方向致使坦克行驶速度有所降低,但一点儿也没变动方向,速度虽有降低但仍然斜着插向道路右侧,越过路肩驶向路坡,车体也开始向右倾斜。这时我警觉起来,准备随时下蹲缩进炮塔里去。
    不巧,这段路前方不远有个涵洞,“八字形”洞口较宽,坦克右侧履带落入洞口悬空时,前大灯在夜空中打了个圈,说时迟那时快,我也没多想,下意识往下一蹲缩进炮塔。尔后,感到眼前全部翻个儿头朝下,打开的枪塔门有一半插进泥里,坦克里10多个学员也都倒栽葱样在车内乱作一团,原本车底装甲板上的弹药箱全都翻到头上,有的撞到学员头,有的撞到学员身体。我赶紧问“都在吧?”一数,都在,放心了。


图2.jpg
图2    路堤斜坡上“八字形”洞口涵洞,如果没有涵洞,坦克斜着驶下路堤不至于翻车。(借用网上照片)


    我赶紧从插入泥土一半的枪塔门与地面之间那一丝缝隙中钻出坦克,车里学员和王长顶也一一钻出来,派人跑步去第二教练地指挥所报告情况。队领导来看现场情况,人都没事,坦克看不出有损坏,留下我在玉米地看守坦克,其他人撤回驻地。


图3.jpg
图3   翻车180°的坦克,火炮身管被压在下面,极易使其弯曲报废。(借用网上照片)


    天亮后,看清楚翻车坦克往日炮口高扬的雄伟姿势变了,炮塔在下、“肚皮”朝上,两侧履带翻在上面,一副“王八盖”朝上的囧态。好在翻在路边农田里,秋季收完庄稼土地深翻过很松软,翻车时坦克行驶速度不快,先是顺着路坡渐渐侧倾,右侧履带在涵洞口落空才开始翻滚,翻滚角度约90°左右,翻滚过程没有砸向地面,而是就地打了个滚儿顺势趴在松软土地上,挺舒服的样子,外观看没啥损坏,连翼板也完好。
    当晚看人员没有伤亡,今早看坦克没有损坏,绷紧的弦松了下来。装甲兵技术条令规定,坦克翻车无论有无损坏都是等级事故,如果有其他损坏,事故等级就要提高,责任就会增大。这时,就剩下察看插入泥土的炮管子是不是弯曲了,一旦炮管子受损弯曲就属于大事故。
早饭时间队里来人送饭,上班前修理连牵引车载着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疾驶过来,最要紧的事就是将翻覆坦克翻正过来。
    翻正坦克在坦克部队不算难事,因为坦克部队训练就有修理连牵引车驾驶员、修理连技术军官、技术处军官对淤陷、掉沟、翻车坦克进行施救的内容,平时难见一次坦克翻车,遇上一次机会难得,自然积极准备一显身手。他们现场稍做查看,马上展开工作。


图4.jpg
图4   牵引车(T-34坦克底盘),就是取消可旋转炮塔,在车体上水平装甲板前方安装枪塔,没有绞盘,使用长钢丝绳牵引、拖救。(教材插图)


图5.jpg
图5  牵引车(T-34坦克底盘)驾驶员操纵机件与T-34坦克完全一样,变速杆在右腿右侧外,位置部利于操作时用劲儿,往往引起驾驶员操作时侧身,也容易造成用劲儿一侧腰肌用力而腰肌劳损。(借用网上照片)


图6.jpg
图6  牵引车(CY-100自行火炮底盘),没有取消固定式炮塔,取消了火炮,没有绞盘,使用长钢丝绳牵引、拖救。(教材插图)


图7.jpg
图7   CY-100自行火炮改装的牵引车与T-34坦克构造相同,不同的是驾驶员操纵装置安装位置,变速杆不在右腿右侧外,而在驾驶员裤裆前两腿之间,位置别扭妨碍驾驶员进出,但不用过长伸手就能用得上劲儿。(借用网上照片)


    这边摘下牵引钢丝绳,那边牵引车就准备好了。现场指挥人员组织学员挂钢丝绳、做简单土工作业等,一切就绪后只听一声令下,很轻巧就把翻成“底朝天”的坦克分两次拖正过来。首先将“底朝天”翻成“侧立”姿势,再拉一下就正了。


图8.jpg
图8  对翻车坦克实施救援是坦克部队技术保障基础性训练科目,部队常用退役坦克当“陪练”。这是拉“侧立”后“翻正”,注意,落地处进行过土工作业,垫了厚实松软新土以减轻落下时行动部分机件损坏。其实,不用牵引车也可以,随便哪辆坦克都能干这活儿,一样拉正过来,只是连接钢丝绳、拖拉时指挥和协同需要有些经验。(借用网上照片)


    接下来就是检查炮管子有没有弯曲,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因为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这次事故的等级。随行来的修理连军械修理技师小心翼翼的拿出专门测量炮管内径弯曲程度的直径规检测炮管是否弯曲。当他把长长的圆柱形“直径规”从炮口处塞进炮管子里以后,大家都屏住一口气等待着它从炮尾处滑出。也不知等了多长时间,当“直径规”从炮尾慢慢滑出时,在场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炮管没有弯曲损坏!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样事故等级就是翻车事故中最轻的了。
    翻正、检查炮管子的工作结束,坦克就交还给我。我上去检查,除了油水缺少一点外,啥都好着呢。按下起动按钮一个短马达就发动起来了,我自己开回教导队。没两天这一期培训新驾驶员、新炮长结束,连里派人来接我和坦克、毕业学员回去,回到连队不久,坦克送修。
    Т-34坦克是离合器式转向机,也称转向离合器,安装在变速箱两侧,分别负责向左右转向。转向时,拉操纵杆使一侧转向离合器分离,同时制动带抱紧制动鼓,将一侧履带完全制动住,坦克就向这一侧转动方向,实现坦克转向。
    制动带只能抱住旋转慢的制动鼓,所以,Т-34坦克转向时必须先降低车速,车速越低越有助于分离转向离合器后制动带抱紧制动鼓,转向就越容易实现。


图9.JPG
图9  Т-34坦克多摩擦片式转向离合器(左、右各1个),摩擦片结合、分离实现动力切断和连接。被动部分制动鼓外周有制动带包裹,实现动力切断后一侧制动使坦克转向。(教材插图)


    由于Т-34坦克转向离合器是干摩擦式多片离合器,使用时间一长,摩擦片发热会产生翘曲等情况,使得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减小,造成分离不彻底,进而影响制动带抱紧制动鼓的效果,难以实现转向,就是俗话说的“不转向”故障。有经验的Т-34坦克驾驶员这时会进一步降低车速,使用更大的力量拉操纵杆,或同时短暂踏下制动踏板辅助转向侧制动带抱紧制动鼓。只要有足够力量,有“不转向”故障的车也能转向。所以,在坦克部队里流行开坦克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劲儿”的说法,掌握操作技巧固然重要,有力量更重要!
    翻车那天之前,我的坦克一直有两侧转向不一致的小毛病,左侧差一些,右侧好一些,来教导队的途中也发生偏驶情况。我向所有学员都说过左侧转向不如右侧,训练时提醒大家注意。加上来教导队保障驾驶训练时间不短了,训练的又都是新驾驶员,自然对坦克损坏会严重得多。而且到了毕业前最后一次驾驶训练,车况肯定大不如前,有些不好使唤也是正常情况。当晚训练时,学员都知道左侧不好转向的情况,我提醒过班长王长顶,作为老驾驶员他应该有数,可以小心一些开回去,实在不转向时可以停下来,采用倒车向相反方向转向的方法调整行驶方向,尔后继续前进。哪能盲目开高速,方向偏了不赶快制动、停车呢?也是命该如此,不高的路堤中有个涵洞,斜在路堤上行驶的坦克遇到涵洞,履带悬空,可不就翻车了吗。
    还有一些花絮一直流传在当地,并扩散在周边至今,连现在当地网络“高平吧”上还有年轻人议论。
    花絮一:
    有附近村庄里社员早晨起来拾粪,偶然间看见坦克翻在村外地里,一会儿就传遍全村,导致群众陆续前来围观,都来看这少见情景。随着部队很快将翻车坦克翻正过来,尔后又能动了,一冒烟就跑走了。传来传去传成了“解放军的坦克真神,翻车打了个滚又翻了过来,跑了。”
    花絮二:
    坦克带根长长的炮管子,老百姓称之为“公坦克”,而牵引车没有炮塔更没有炮管子,老百姓称之为“母坦克”。老乡用简洁明了的三言两语叙述这件事,“‘公坦克’使(高平方言,是“干活儿”的“干”那个意思。)累了躺下不干活,‘母坦克’一来就又有精神爬起来干活儿去了。”
    教导队驾驶学员班班长王长顶,是1968年安徽皖北地区人,高个子,国字脸,有文化,说话、干活都很干练,在坦克3连当坦克驾驶员多年,抽调去团教导队当班长是有意培养准备提干。不曾想因为事故,提干泡了汤,第二年复员回乡。好在没有受处分,一起事故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教训深刻!
    我团1969年战备移防到山西后不久,因不适应冰雪地环境曾翻过一次坦克,还牺牲一名排长。那是才到山西后不久,师组织到未来作战地区阳坊口演习,大雪天从阳坊口车站卸载,冒雪沿道路行军,途中3连有排长坦克在冰雪地迷失方向,误驶出路面,侧翻进路旁大坑。问题是排长违反规定在指挥塔露头指挥,翻车时指挥塔门被外力强制关上,把站在指挥塔上的排长生生夹死。
    装甲兵技术条令有明文规定,坦克行进时不准人员露出车外。这个规定和其他规定一样,都是有深刻的血的教训在里面。可是现在的图片、视频中,常有坦克乘员在炮塔上方露出半个身子的形象,其中装填手露头操作高射机枪有其合理性以外,车长(或连排长)露头指挥就是违反规定,有的还是没有戴工作帽露头说明并不是在指挥,只是露头乘坦克,那就更不妥了。
    那天晚上被我按进坦克里不准露头而没有受伤的10名学员中,后来都成为我团各连技术骨干,有约一半多人提干,有2人在北京军区组织的考评中考上“特级驾驶员”,还有2人成长为坦克21团参谋长24团副团长、205师坦克团副团长。我也一直是他们在坦克驾驶技术上不二的“师傅”,至今都和大家保持很好关系,想起来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16

帖子

2346

积分

陆军中尉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346
发表于 2020-10-7 09: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装甲兵技术条令规定,坦克翻车无论有无损坏都是等级事故,如果有其他损坏,事故等级就要提高,责任就会增大。

对于坦克,我是个白丁。真不知道坦克里还可以坐十几个人。这个翻车,炮筒没有损坏,看样子真是个万幸。
虽然我的记性不好,但是对于细节,还是很感兴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陆军上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68138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发表于 2020-10-8 08: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24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