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供给侧”服务,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新的启迪。
“互联网+”补上家政服务业短板,九维管家卡“火”到家
“以往每年腊月花240元擦玻璃约不到家政,今年可不一样了。”家住晋城市凤城北小区的刘晶女士说:“九维公司王妍博士在网上推出了百元擦玻璃的家政服务,以后不愁过年没人扫家擦玻璃了。”让居民满意的同时,九维公司生意火爆,腊月一个月公司就接到了7000多个订单。
晋城九维公司董事长王妍,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又获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她告诉记者,选择家政服务这个项目,是因为现在的家庭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新需求为新供给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利用互联网能方便供需信息交流,降低沟通成本,对分散的服务供给进行整合,增加服务频次,扩大服务半径,从而增加供给,平抑价格。
今年正月,她又推出一款替人行孝的“九维敬老管家卡”:只要从网上购买一张1000元敬老管家卡,一年内公司派人每周按照买卡人的指定上门清扫一次。首次500张一出告罄,还有许多人在网上预定。上门服务一次不足20元,有人觉得这是赔钱的买卖,但王妍有自己的盘算:员工常年不放假,公司为他们发工资。平时进行专业培训,为老人打扫卫生,培养孝心爱心和责任心,年底擦玻璃时按计件算收入,把农民清洁工变成了职业工人。此举既缓解了年关时服务业“用工荒”问题,也抑制了家政公司春节“狂涨价”的现象。
变柜后生意为送货上门 一个电话土鸡蛋上门
“打一个电话土鸡蛋送到家。‘委员沟’土鸡蛋不仅货真价实,而且服务周到,市里的供蛋点过年也不停业。”家住晋城市凤鸣小区的李先生说起话来“一疙瘩劲”。
“委员沟”土鸡蛋是好东西。它产自远离市区120公里的沁水县十里乡田家村委员沟,那里山清水秀,生态植被好,空气清新无污染,散养的土鸡在四季常青的松树林下和中药材遍野的山坡上饱食虫卵和青草,饮的是山沟沟里四季常流的山泉水,不食饲料,鸡长得慢,蛋产得小且新鲜,对注重生活品质,追求食品安全的消费者来说真是地道的原生态产品。
委员沟老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贾承斌于两年前买了3000只种鸡搞养殖,成功后于2015年选择本地10多户贫困户作为合作对象,为他们提供鸡苗和技术指导,同时狠抓鸡蛋标准化生产,以质量拓销路,并在品牌宣传上大做文章,让山旮旯的老草鸡产出了金蛋蛋,每只公鸡售价高达100元,鸡蛋每公斤40元,还供不应求。下一步他打算乘国家扶贫攻坚的东风,在全乡推广“十村百户千只鸡”精准扶贫工程,让每户年收入能增加至5万多元,一年见效二年脱贫。
“现代人都想图个方便现成,买东西习惯在网上订购,享受信息化时代的便捷与服务。产品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好了,服务更要跟上。”贾承斌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习惯了做柜后生意,把产品往超市一搁就不管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供给侧做文章,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就供应什么产品,供应的方式和渠道也要顺应消费者的新需求新习惯”。
专门负责送蛋上门的张国鹏告诉记者:“现吃现送,足不出户就能天天吃新鲜,月月享供应,免去超市排队等候,路上不好携带的苦恼和辨别真假的烦恼,只要一呼,随时上门。”
家常饭成了香饽饽 农家饭引爆司徒村
今年春节期间,在晋城市最红火的去处,当属司徒小镇。这里的仿古建筑主要以明清时期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的风格为主,青瓦泥墙、青砖铺地,花格窗棂、木门铁栓,王大妈、李大婶、张大爷等不同风格的低矮屋舍井然有序,主要以传统的农家饭、农家小吃为主。街巷随处可见传统农耕时期的辘轳、磨盘、水井等生活器具,让人身临其境,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漫步在青瓦泥墙的老锅巷里,望着满墙上挂的谷子、麦子、玉米、辣椒、大蒜等农作物标本和犁、耧、锄、耙等老式农具,一下子勾起了记者那熟悉的乡愁。掀开门帘,走进老街巷农家乐餐厅,见圆桌旁开心的游人吃兴正浓,等主人端上过去晋城庄户人常吃的糖醋丸子、农家小酥肉、木耳疙背这“老三样”时,餐桌上的筷子勺子一齐下去碰得叮叮当当,热气腾腾的人民公社铁锅炖菜等传统美食更让好这一口的年长老人回味无穷。农家乐的主人李永梅说:“一个月40多万元的营业额我们怎能不高兴?”
村支书周小明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司徒小镇的游客创历史新高,突破了80万人次,其中周边游客占到70%以上。农家乐里准备的八百种三晋风味传统小吃,让游人不出司徒就可品尝到各种山西好味道。吃在农家,玩在农村,司徒小镇的农家乐节假日天天爆满,春节期间更是座无虚席一桌难求。
像司徒村一样,面对旺盛的需求、火爆的生意,在离市区较近的一些村镇,不少村民都张罗开起了农家乐。供给侧的变化顺应市场需求而生,势在必行。
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