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54|回复: 0

纯真年代的回忆【二十】军事化的学校

[复制链接]

24

主题

84

帖子

201

积分

陆军上士

Rank: 5Rank: 5

积分
201
发表于 2015-4-16 16: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军事化的学校  


    刚刚醒来,移动疲乏的身体,打开电脑,一定要把帖子完成,还愿各位网友。疲乏原因是来回十几个小时的驾车,超过北京到长沙的距离,去年还行,可以连续驾车十几个小时,最高纪录是26小时,除了吃饭和去洗手间的时间,都在驾驶,到目的地,脸都是绿的,现在不行了,也许老了,否则那么怀旧,以前不理解老人为什么对故土那样眷恋?希望落叶归根?现在慢慢的明白,那是因为“故乡的云”童年的梦。
    接上回;1967年上学的一天,上课声响起(铁锤敲击铁轨),同学们迅速回到各自座位,班主任老师推门而入,后面跟着一名身材高大,穿着洗得发白的军人,老师表情严肃的介绍,同学们:从今天起,这位解放军同志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大家欢迎!我们立刻鼓掌,相互是窃窃私语,连老师什么时候走的都没有注意。这时突然听到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只见这位军人手里拿着一节一米长的木棍,敲击着桌面,瞪着凶巴巴的小眼睛,自我介绍:我姓胡,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你们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否则就单独操练。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单独操练,首先已经被他的气势吓得全班噤声。对这位军人的描述,少壮开启记忆,他是一个高大的军人,身材十分结实,帽檐弧度恰到好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注重仪表的老兵,脸庞棱角分明,眼睛不大,但非常聚光(谈不上炯炯有神)不拘言笑,难以接近。
    下面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是洗得发白的军装,66年以前的军装其实是黄色的,干部的冬装是人字呢,记得父亲的衣服洗得发白别上红领章,分外好看,穿白军衣的,肯定是老兵,后来得知我们的班主任是大比武时的兵,大比武的兵可不简单,军事技术非常过硬,在之后的几十年的部队中,很难产生像大比武时的兵。我父亲部队的资料显示:1964年,某军各部队积极响应中央军委“整军备战”号召,深入掀起群众性大练兵、大比武热潮。这年7月中旬,某军训练尖子在全军大比武中夺得多项第一名,受到了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国防部副部长许光达、副总参谋长张宗逊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就可见这只部队的水平。关键我们只是孩子,也要这样训练,那就惨了,什么是军阀作风,那时候我们可领教了。
    下课后我们同学议论纷纷,为什么不让老师当班主任?另一个消息是我们全校所有班级都由军人接管当班主任,班变成排,年级变成连,就差学校变成营,什么原因我一直不清楚,也许部队做的决定?我还知道,我们班主任是我父亲团的兵。你不要以为我会沾什么光,因为我们班许多是师首长的孩子,但因为我是班长,可以近距离的了解这个新的班主任。很快我就被叫到办公室,班主任认真的给我讲,我知道你父亲是我们团的副政委,你甭想我会照顾你,你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班里的情况要及时汇报,听明白没有?明白了!走出办公室,我一直不明白,好像胡老师有一股气,后来才明白是他们不愿意带孩子,军人的兴趣在训练场,可我们怎么能够明白?
    除了上课,我们就开始了军训,虽然我们是军人孩子,耳濡目染,但要向一个正规军人训练,二年级就开始了。我们班主任训练很凶,完全把我们当战士,刘副师长的儿子很调皮,站没个站样,经常遭到我们新老师的脚踹和罚站,就是所谓单独操练。学生要走正步 齐步、跑步,完全按照军人要求训练,胡老师的口令喊得我们直发毛,班里的调皮学生都怕他,说他是军阀。没有多久我们学校整个变成军营了。放学排队,老师拿着旗杆,看谁没排好,就是一旗杆。我们班男孩子没有一个幸免,包括少壮,你不要以为女孩子可以避免,班主任就曾经指着四年级一位胸部刚刚发育的漂亮女孩子,问她,你这里为什么鼓鼓囊囊的,结果让家长知道,大闹学校,师首长也知道,最后一场军管学校闹剧,就草草收场。这些军人高高兴兴的回部队了,我们孩子高兴的大呼小叫,足见当时太压抑了。
    军人走了,但军训没有结束,学校组织了一场演习,规定学生必须每人一个柳叶编成的伪装帽,带一顿干粮,徒步行军。编伪装帽是我们男孩子的拿手好戏,女孩子或者由哥哥弟弟帮忙,或者同学,但是大院的柳树可遭殃了,很多变成了癞痢头。总之第二天,人人戴着柳条帽,浩浩荡荡出发了。刚走没多远,校长一个口哨:”敌机轰炸,迅速隐蔽“!我们孩子一下子从大路撤到沟里,马上爬倒,有几个甚至爬到树上,马路上一个人影也没有。这一路上,校长不断的出情况,我们孩子十分认真的完成,如同游戏。走到小山丘,演习结束,同学们各自回家,回来的路上,看见我们的班主任胡老师,他在站岗,见到我们居然笑得很灿烂,问了我们许多,和蔼可亲的一下子变成了可爱的解放军叔叔,完全和在学校不同。
    还有就是射击,部队学校规定,二年级以上的都要打靶,由部队战士训练,先讲理论,很快进入操枪瞄准,我们孩子兴趣只有三分钟,过后就趴在地上聊天、睡觉。直到真正打靶,我们开始紧张,进入靶场,每人三发子弹。射击前战士告诉我们别发慌,瞄准自己的靶位打,我们班就闹了笑话,一位同学成绩是零蛋,另一位同学居然中了5枪,三十多环,战士笑着讽刺到,一个是发扬风格的运输大队长,一个是运气极佳的双枪老太婆。我当时中了两枪,十几环,成绩不怎么样,子弹壳倒是捡了不少。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学校的拉练。受当时毛泽东“要准备打仗”“部队要野营拉练”的指示,准备了50公里的拉练,最有趣的是准备,我们二年级以上的孩子,每个人都要打背包,我的老师是母亲,母亲教我打背包,三横两竖,中间还要加一双鞋,另外还把一片塑料布包在外面,我们在家里打了又拆。拆了又打,今天也不会忘记,临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我激动的一夜没睡,第二天,我们每个同学都背着背包到学校集合,部队子弟背包完全按部队要求,而地方子弟,被子花花绿绿,绳子多种多样,打法五花八门,甚至打成包袱,笑得我们眼泪都流出来。清晨全校集合,学生们背着与自己身高极不相称的背包出发了,刚走了几百米,校长一声令下,全都坐上部队大卡车,向山清水秀的目的地,著名茶山驶去。一个礼拜过去,我们返回,离家还有几里地,全体徒步行军,每走一步,都感到背包的沉重和背包绳勒的生疼的滋味,当时少壮只有八岁。凡是痛苦的往事记忆尤为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17 06: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