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坦克手 于 2020-7-8 19:32 编辑
战备移防进山西住大庙 (2) 挖窑洞藏坦克
1969年初冬,我们部队战备移防到山西高平,担任北部地区战备预备队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做好战前准备,部队首先要解决藏得住问题,因此,1970年开春这段时间里,奉上级指示,在驻地高平秦庄开始挖坦克窑洞,目的是在战争初期顶住敌人的“三板斧”,战前将坦克、人员都藏起来,保存实力。
一、选址
正好,驻地秦庄村西沿道路北侧有条雨裂沟的北壁比较适合打窑洞,而且沟南高岗上就是条宽阔的山脊线,上面有通向高平城里的大车路,便于坦克机动。沟北高岗上则是村庄延伸下来较平坦山脊线。这条雨裂沟北壁土崖原来有几孔小窑洞,是村里放羊临时避雨避风或冬季喂养羊群的地方。还有几孔悬在土崖半腰的孔洞放着几个木质棺材,高平习俗,单身去世后要放在那里等着配阴婚才能下葬。 部队考察了村周围地形后,觉得那一条雨裂沟有近200米长,可以排过去挖20个坦克窑洞,沟底平坦,村边窄出村宽,够坦克在沟底机动。而且紧靠道路,便于进沟底和向外机动,是个挖窑洞的好地点。
图1 1998年4月重回秦庄,和本连战友高建华站在雨裂沟南面,沟底北面就是我连开挖用于坦克隐蔽的窑洞,原来窑口有砖圈。窑洞原本很高,起码有3米以上,现在已经低很多了,目测只有2米,判断是雨水泛滥冲刷将雨裂沟底部抬高所致。
经过各级机关、领导考察,走访县里专业人士和村里老人,他们都说这段土崖土质很适合挖窑洞,雨裂沟里很久以来都没有流过水,沟底平坦,成为村里良田,每年收成除了这条雨裂沟南岗、北岗以外就是最好地块。秦庄老百姓深明大义,说部队战备要用就给部队用吧。
图2 坦克7连姜德胜、董增华、?、王永江在高平秦庄水帘洞和跨沟过水拱桥处合影,这个水帘洞和跨沟过水桥是将位于秦庄村东北的水库水引到秦庄西南来的水利工程,就架在挖坦克窑洞的雨裂沟东,将水从雨裂沟北高岗上通过这个设施引到雨裂沟南高岗,再沿着南高岗大车路水渠一路向西,沿途灌溉高岗两侧农田。在坦克窑洞东侧约50米地方。
二、开挖
确定下挖窑洞的地点以后,1970年3月上旬开始动手施工。7连、8连全体人员就一下子扑了上去,营部没有多少人,也分别参加各连施工,为的是加快挖窑洞进度,早日完成任务。那一段时间里连队主要工作就是挖洞,使用的工具就是坦克随车工具,有大工兵锹、小工兵锹、十字镐、大撬杠、大锤等,甚至连小撬杠、大起子、小锤也拿来用,人手一把工具是有了,但这些保养坦克的工具用来挖窑洞并不好用。还是那些从农村入伍的老兵有经验,从老乡家借来䦆头、平头铁锨等农具,挖起窑洞来还是农具好使,比十字镐轻,吃土也深,刨土效率高,工兵锹也不如老乡的平头铁锨好使,不用弯腰,铲土多,一下子各车、排各显神通,纷纷到老乡家里借工具。同时,连里还从村里请了几位打窑洞有经验的中年人帮着确定每个坦克窑洞具体位置,参加开洞口、掌握掘进方向、休整洞内壁等精细活儿。 为了加快挖洞速度,我们排集中力量先挖1个洞,并在掘进去一段距离后,分成2个台阶上下一起展开2个掌子面向前挖。但是,挖窑洞进度太快也不是好事情,新挖土壤潮湿,结构松软,容易塌方。慢一点可以有时间风干,土壤风干成型后结构就会结实一些。结果有一天中午换班吃饭,几个吃饭快的同志回来把坚持施工的几个人换回去吃饭,结果人才离开一会就出现了塌方,有2个人被塌下来的窑土埋在里面,一个是高家善,一个是王颖洲。好在埋得不深,很快挖出王颖洲来,受伤不重。等把高家善挖出来的时候,发现他被塌下来的土砸到时姿势不理想,挖出来就没有呼吸。营部军医过来检查确认已经去世。这一天是1970年3月12日中午12时许发生的事,离开工没有一周时间。
三、烈士
高家善,7连1排炮长,安徽凤台人,1968年兵,高大的个子,长圆脸,白白净净的样子。在连队是个骨干,火炮射击技术好。据老兵说,北上战备移防之前,我团在安徽凤阳支左时他就独当一面,工作能力很强。在连队也是样样工作不落后,这次挖窑洞施工,就处处争先不落后,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干,吃饭都让别人先撤下来去吃。 当天,全连都停止了施工,集中精力处理牺牲烈士的后事。连队将高家善的遗体放在已经挖得基本成型的窑洞里,用一张床板安放遗体,已经给他穿得好好地,脸上盖着一条白毛巾。
图3 高家善烈士(前左)和高文成(7连司务长)、吕德新(9连排长)战友在高平工农兵照相馆拍的合影,估计是1969年冬才到高平后或1970年开春时节拍的照片。
当晚,我在旁边一孔放羊的旧窑洞值班,换班来的我车炮长马振军和高家善是同年兵,又是安徽老乡,平时关系很好,接班过来先到窑洞看看老战友。我交了班也去看一眼这位老兵,突然发现他脸上的白毛巾不是原来双层叠着盖在脸上,变成了单层横着盖在脸上,一时把我吓到了,是谁动了毛巾?就慌张得回到小窑洞去,马振军问我咋回来啦?我说给他听,他解释说是他揭开毛巾看了看,盖回去的时候改成单层横着了。 也怪,有人去世很快就招来了猫头鹰,栖息在不远一棵树上,叫声很怪,挺瘆人的。那一夜值班站岗的人都挺膈应那鸟,但也没有办法赶走它。 随后,高家善的家人来到连队,部队在大庙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秦庄村干部、民兵、青少年也都来参加追悼大会。会后,连队将他遗体送到高平烈士陵园埋葬。至今,我连战士高家善烈士依然留在高平烈士陵园,连队有战友前去高平,都会到烈士陵园看看他去。
图4 坦克7连老兵马振军、张世奎、陈多林、何兵等到高平烈士陵园看望战友高家善烈士,给战友献上鲜花。
高家善家人觉悟很高,没有向组织提什么要求,还把女儿送到部队来参军,继承哥哥未竟的事业。后来我团离开坦克9师转隶28军,高家善妹妹留在师卫生科随机关改为军区坦克训练基地,以后情况就不了解。希望烈士妹妹幸福安康!
四、题外
我连1排有名上海兵任炳祥,上海长宁区人,1969年参军,在排长孙厚道车当二炮手。高家善牺牲那天也参加值班,换班后和本班一起值班的另外一人返回村里连队宿舍时,进村踏上石板路产生走路声,他以为是后面有人跟踪,自己不敢回头看,也不敢大声问,结果越走越快,旁边的人跟着他也越走越快,结果两人像是比着谁更快的样子跑回连队来了,进了连队院子他就大呼小叫地精神失常了,又吵又闹搞得大家束手无策。后来送医院治疗,出院后那年年底退伍回家。 现在想起来,城市兵还是娇嫩一点,连里管理方法也比较粗,没有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没有照顾到他是来自大城市的兵,心理状态比较脆弱的情况。
谨以此文纪念因战备施工而牺牲的烈士高家善战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