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94|回复: 2

《冰血长津湖》(四)降服北极熊

[复制链接]

72

主题

121

帖子

1273

积分

陆军少尉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273
发表于 2019-3-11 14: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冰血长津湖》
(四)
降服北极熊


    28日晚新兴里战斗的同时,240团在师炮兵营六门75毫米山炮掩护下全力攻击内洞峙,1营和3营主攻内洞峙,2营则插入新兴里与内洞峙之间,占领公路桥,切断两地之间的联系。战斗打响后,1营迅速夺取了制高点1249高地,2营勇猛穿插直取公路桥,控制大桥以及附近高地,3营也从公路一侧迂回攻击,美军A连阵地首先被突破,志愿军从突破口冲入村里(严格意义上说,内洞峙也不是村落),战斗随即在村里展开,美军B连和C连凭借机枪和迫击炮火力还在苦苦支撑。凌晨2时,费斯与麦克莱恩商量,认为难以撑过这个晚上,决定在4时30分乘夜色突围到新兴里。费斯下令集中所有还能开动的卡车运送伤员和补给物资,然后拆毁其他不能带走的车辆和装备。由于各连都在激战中,很多单位直到很晚才接到突围命令,所以突围行动延迟到5时许才开始,各部除A连1排外未能撤出外,基本按照预定顺序井然撤出内洞峙。黎明前后这支由约60辆车组成的车队到达31团重迫击炮连阵地(就在内洞峙与新兴里之间),两支部队合兵一处撤向新兴里。在公路桥附近遭到志愿军阻击,费斯亲自率部冲击,天亮后志愿军撤出战斗。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看到公路桥南岸有部队活动,以为是前来增援的31团2营,兴冲冲赶去联络,结果连中数枪伤重而死(也有资料称其失踪,还有战后遣返的美军战俘称其受伤后被志愿军俘虏,最后伤重而死)。9时许,美军清除了公路桥上的路障,车辆从桥上通过,而徒步的步兵则从桥下冰面上分散通过。13时许,3营终于进入新兴里。由于麦克莱恩阵亡,31团3营营长威廉·莱利中校和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中校都负了伤,所以在新兴里的美军就由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统一指挥?
    志愿军方面称在志愿军的猛烈打击下,内洞峙美军丢弃三百余具尸体和4门榴弹炮,夺路而逃,由于240团3营估计不足,只在公路上部署了一个排,力量单薄无力阻止美军的突围,结果美军31团1营500余人得已逃入新兴里(令笔者颇感奇怪的是,美军突围应是从截断两地交通并控制公路桥的2营阵地上通过,怎么所有战史资料均是从3营阵地上突围?),实际美军在内洞峙战斗中阵亡总数不超过100人。
    内洞峙美军撤至新兴里对于整个新兴里地区美军而言,不失是个明智之举。因为内洞峙的32团1营由于有原先陆战5团3营的既设阵地可以利用,所以在27日晚的战斗中阵亡还不到100人,尚有相当实力,突围中又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到达新兴里里后便自然接替伤亡惨重的31团3营成为新兴里防御的中坚。
    32团1营到达新兴里后,发现这里简直是一片恐怖世界,到处是死伤枕籍的惨烈景象,据1营士兵战后回忆从长津湖岸边到第3营宿营地之间空地上有累累尸体,看上去简直就像是整支部队被40毫米高射炮一扫而空!在31团3营阵地内,甚至散兵坑内外到处都是双方尸体,仅在3营营部周围就有70多具志愿军和10多具美军尸体,有的志愿军尸体距离营部还不到25米!31团3营的主要军官非死即伤,L连几乎死伤殆尽,I连和K连也是实力大减,费斯重新部署防线,31团3营的I连和K连余部合在一起防御东面(只占全部防御地域的四分之一),32团1营的B连在东南,A连和C连分别在西南、西北,三个营部、57炮兵营、重迫击炮连居中?
    29日拂晓,詹大南见部队伤亡大进展小,天亮前已无可能解决战斗,便下令各部撤出村内,退回村外阵地,整顿建制准备再战。80师经连日苦战,伤亡及冻饿减员严重,各团为了能继续保持战斗力不得不合并缩编建制,238团缩编为六个步兵连(每连仅约50人),239团缩编为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连,240团减员情况稍好于上述两团,故未做缩编。直到这时,詹大南才通过俘虏了解到,新兴里守军是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而不是战前所判断的一个加强营!——九兵团直到此时才真正了解战场态势,鉴于新兴里之敌与其他地区美军距离较远,比较孤立,而且第7师的战斗力也不及陆战1师,因此决定再增派赴战岭地区的81师师部率241团加入到新兴里作战,留下243团仍在赴战岭地区大小汉岱里一线展开防御,阻敌增援并掩护攻击部队侧翼。就这样27军总共集中五个团的兵力由詹大南统一指挥,坚决消灭新兴里之敌!29日晚,27军抓紧时间调整部署,休整补充,只进行了一些连排规模的袭扰。
    上午8时,美第7师副师长霍兹准将在后浦美军中拼凑了12辆坦克和约一个步兵连,向1221高地猛攻以打通与新兴里的联系,但是既没有空中支援,也没有炮火支援,坦克又爬不上陡峭的山坡,结果白白付出了2辆坦克和相当的人员伤亡,仍是无功而返。——不过美军战史这天没有坦克损失的记录。
    在新兴里,史坦福上尉发现他是惟一能与空中取得联系的陆空联络组,便迅速通过在上空活动的F4U攻击机作为中继,与下碣隅里的空中支援管制中心取得了联系,要求进行紧急空投补给。
    15时,美军两架C—119运输机飞临新兴里空投补给,但是大部分补给都落在志愿军阵地上,守军所得寥寥,而且没有守军最为急需的40毫米高射炮弹和医疗品,因为40毫米高射炮弹忙中出乱地被错投到了后浦!后来美军飞来了2架直升机后送了4名重伤员(4人中包括31团3营营长威廉·赖利中校和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中校,这对美军的士气打击非常之大,有人称之为“重磅泄气弹”),另外通过1架联络机空投了一批吗啡,这就是新兴里美军所获得的仅有援助。除了补给问题,新兴里美军的通信状况也令人头痛,与后浦31团团部的无线电联系因受地形影响完全无法进行,而与下碣隅里美军则因为分属两个军种,使用的通信频率不同,只能通过昨天随霍兹返回下碣隅里的那辆坦克上的电台或是由史坦福通过飞机中继转达?
    29日晚,第31团支队改归陆战队1师节制,史密斯师长命令费斯中校率部向南突围,但是此时美军能为31团支队提供的除了空中支援之外,再无其他了。而在内洞峙突围时担负断后重任的A连1排余部穿过冰冻的湖面来到新兴里,令费斯高兴不已。
    当晚,新兴里地区志愿军正忙于休整与补充,未对新兴里发起攻击。
    30日晨,第7师师长巴尔来到下碣隅里与史密斯会商,巴尔和史密斯一致同意在陆战5团和7团回到下碣隅里前,任何解救第31团支队的计划都是不切实际的,第31团支队只能依靠自己突围。协商结束后巴尔乘直升机飞到新兴里,亲自向费斯传达了突围命令。费斯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曾在美军驻华军事顾问团里工作,对解放军的战术和特点有相当了解,所以巴尔认为他是有能力独立指挥突围。——不过,与美军战史所载不同,陆战1师的作战命令记录以及费斯手下官兵回忆,史密斯和巴尔都没有下令突围。这一突围是费斯自己在12月1日上午决定的,有关突围命令直到12月1日下午31团支队已经在撤退途中才接到的。
    另外考虑到后浦兵力实在太弱,巴尔令其退回下碣隅里。——这一命令日后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后来31团支队突围时,其残部就是在后浦附近碰上志愿军阻击部队而最终崩溃的,如果当时后浦还有美军部队,只要进行一下接应,31团支队的突围就很可能会成功。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后浦的兵力相当薄弱,说不定随时可能被消灭,任其孤悬在外,也是不智之举。更何况,撤回下碣隅里的31团坦克连在后来的防御作战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14时10分,阿尔蒙德和巴尔在下碣隅里机场边的简易帐篷里商讨战局,此时阿尔蒙德再也不是两天前对费斯高喊不要害怕几个中国洗衣匠的阿尔蒙德了,他已经被目前的危急形势所深深震惊,他告诉巴尔第10军已准备撤出长津湖地区,即使这样第10军在长津湖部队的命运也是危如累卵,他要求巴尔必须在明天制定出费斯支队的撤退计划和时间表。
    史坦福的陆空联络发挥了很大作用,美军攻击机根据他的精确指引不断对新兴里周围志愿军集结地进行攻击,并空投下一些补给和12.7毫米高射机枪子弹,最急需的40毫米炮弹还是一发没有——不少美军士兵战后认为如果能得到40毫米炮弹的话,以充足弹药保障的自行高射炮车开道,突围是很可能成功的。中午过后,史坦福的对空联络电台发生故障,眼看陆空联络又要中断,2名士兵志愿出去寻找原来31团3营陆空联络组的对空电台,这2人冒着横飞的子弹一直走出几百米外,成功地找到电台,然后带了回来才保证了陆空联络畅通?
    30日81师师部及241团到达丰流里,原配属80师的242团归还81师建制。同时,94师也到达长津湖地区。27军立即调整部署,以241团接替239团1250高地防务,从94师抽出281团接替在赴战岭地区的243团部分防务,使243团能全力坚守大小汉岱里地区。在调整部署的同时,各部还进行了政治动员,并补充了一些弹药。
    当晚大雪纷飞,气温继续下降,志愿军冻伤人数大为增加,但仍于23时以四个团的兵力发起了猛攻,238团从东南、239团从南、240团从东北、241团从西(241团是接替239团在新兴里西南1250高地后再绕道新兴里西面及西北)同时开始突击,由于获得了一些弹药补充使志愿军此次攻击可以实施近45分钟的炮火准备,战至拂晓238团首先突入新兴里村内,接着其他各部也多处取得突破攻入纵深,与敌展开逐屋争夺。在纵深战斗中,初次与美军交手的241团还不知道美军火力之猛,2营、3营在公路沟附近以密集队形冲击,结果遭到美军猛烈火力拦阻,伤亡较大,七个连完全失去战斗力。由于通信不力,战地总指挥詹大南无法及时有效进行指挥协调,整个战场呈现出混战态势,而美军经连日激战,外援断绝,士气畏缩,在此前的战斗中发挥极大作用的自行高射炮车因为弹药不足只能进行单炮射击,导致火力锐减。美军在志愿军四面猛攻下,渐显不支。詹大南见战场形势有利,果断下令天亮后继续攻击务求全歼该敌!天亮后新兴里上空低云密布,所以美军飞机无法进行空中支援,见无空中威胁,志愿军士气大盛,攻击更为猛烈。直到9时许,才有一架海军的舰载机穿越云层到达新兴里上空,与地面的陆空联络小组取得联系,通报中午天气将会好转,届时将会有空中支援,而费斯中校则通过陆空联络小组请求该机向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空中支援管制中心转告31团支队已很难再坚持下去,即将实施突围,请求天气好转后就立即派出最大架次飞机进行支援。
    12月1日10时许,费斯召集军官会议,各部都在为弹药即将告罄而叫苦,40毫米高射炮炮弹已经用尽,12.7毫米高射机枪和榴弹炮、迫击炮的弹药也都所剩寥寥,费斯中校于是决定等天气好转空中支援一开始就突围,下令所有车辆装载伤员,不能带走的补给和装备全部破坏,32团1营为前卫,57炮兵营和重迫击炮连打掉所有炮弹,然后破坏火炮,炮兵改成步兵保护车队,31团3营为后卫。
    11时天气开始好转,美军飞机陆续飞来提供支援,费斯随即指挥部队开始突围。12时45分,在将所有炮弹倾泻一空后,31团支队以惟一完好的M19自行高射炮车(另三辆均已损毁报废)为前导,尽管该车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了!另2辆自行高射机枪车编入车队,伤员分乘35辆2吨、3/4吨卡车和吉普车,其他人员全部步行,全力向下碣隅里突围。车队刚离开阵地就遭到志愿军顽强阻击,史坦福赶紧召唤空中支援,攻击机投下凝固汽油弹,将志愿军阵地化为一片火海,由于距离太近,最前面的美军也有10多人被殃及,一度引起混乱。在费斯竭力督促下才借着凝固汽油弹的攻击效果突破志愿军的阵地。——美军突破的正是志愿军241团的阵地,241团3营8连所在阵地首当其冲,打退美军几次冲击后,8连官兵伤亡殆尽,只剩下阎洪全一人,他孤身奋战终于坚持到友军赶到。241团虽奋力阻截,并给予美军以大量杀伤,但未能堵住美军的突围。在新兴里的志愿军238团、239团和240团肃清当面之敌后,纷纷转入向美军突围方向追击截击,公路上到处是混战。240团3营7连2排5班长隋春暖在攻击内洞峙战斗中表现出色,不顾两个脚趾冻伤首先指挥5班迂回攻占制高点,保障了正面攻击的连队主力的安全,当2排遭到敌交叉火力拦截,便主动建议自己率领5班坚守阵地掩护全排转移,并击退美军多次反击,最后当邻近的8连阵地被突破的危急关头,主动率领全班从敌侧翼发起攻击夺回了阵地。此时仍带伤指挥全班追出近十公里,在公路上截住一股美军,隋春暖勇敢地与敌展开近战肉搏,一连毙敌多人,生俘5人。战后隋春暖获得特等功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战士荣誉一级勋章,5班也被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班”荣誉称号。——有一股美军企图步行从冰封的长津湖面上绕过志愿军的阻击,结果冰层轰然坍塌,尽数落入湖中冻溺而死?
    由于途中不断遭到攻击,所以车队前进速度极其缓慢,平均每小时仅1.6公里,甚至徒步的步兵都超过了车队。直到15时许才到达新兴里以南约3公里处的一座断桥(这是突围中所遇到的第一处断桥),车队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才渡涉过河(是M19将卡车一一牵引过河)。而经过这番折腾,M19和M16装甲车的燃料全部耗完,只得丢弃在路上。
    车队过断桥后继续向南,遭到了志愿军242团3营从1221高地射来的密集火力,不少驾驶员伤亡,好在车边的士兵一见驾驶员伤亡就马上跳进驾驶室顶替。不久车队又遇到志愿军在1221高地东面大拐弯处布置的路障,车队一停下来就遭到了志愿军火力射击,很多士兵只好跳到路旁山沟里躲避横飞的子弹。有一队志愿军从东面山头冲向公路,史坦福赶紧召唤空中支援,应召而至的F4U以猛烈的扫射阻止了志愿军的冲锋。费斯拼命激励士兵冲上1221高地,再从背后攻击封锁路障的志愿军阵地,此时整个部队几乎已经失去掌握,只有几个军官各自带领几群士兵毫无协同地冲上1221高地,高地上的志愿军已经撤走,美军遭到最大麻烦不是志愿军的射击,倒是自己飞机的误击。冲上高地后,几乎失去指挥的美军有的就干脆从南面下山,只有300多人在费斯亲自指挥下转向往北,从后面清除路障(费斯亲手处决了一名躲在汽车下面的韩国籍士兵才控制住部队),公路上的美军也在几名军官的督促下奋力攻击,两下夹击总算排除了路障,但费斯在战斗中被手榴弹炸成重伤,不久死在车上。费斯在战斗中表现可谓英勇,多次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但是美军认为他赢得了英勇的名声却输掉了胜利,不过以他的表现还是无愧于被追授的国会勋章。——费斯负伤后,已经因为在沿途战斗中军官和士官不断伤亡而逐渐失去控制的部队更是失去了最后的组织,31团支队的最后崩溃由此开始。路障被排除后,美军将一些损毁车辆推下公路,将重伤员塞进其余车里继续前进,此时整个部队已经全然没有前卫后卫,只有一些还能行走的轻伤员屏护着车队。不久车队又遇到了由被伏击的31团卫生连的车辆组成的路障,由于附近没有志愿军所以美军迅速排除路障继续前进?
    美第7师第31团,由三个步兵营、一个坦克连(编有M4坦克22辆,其中20辆装备76毫米主炮,另2辆则是105毫米主炮)编成,编制员额3781人。组建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该团曾参加1918年至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所以该团团旗上绘有北极熊的图样。二次大战期间,该师参加过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团队,最终在朝鲜北部的冰天雪地中遭到了惨败的命运。其团旗被239团3营营部通讯班长张积庆缴获,后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31团团旗被缴,团长被击毙,全团损失过半,是美军战史上罕见的。这也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宣称的惟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但是必须看到,新兴里之战歼灭美军31团(确切说应是31团支队),存在很多特定因素,首先该团位置比较孤立,难以得到友邻支援与策应;其次对该团的攻击从11月27日晚发起战斗到12月1日凌晨整整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其他战斗中如果一两天不能解决战斗,被围美军就会在大量航空火力支援或友邻策应下突围);而且该团所在地区山高路狭,又逢寒冬时节对于机械化部队机动极其不利。在以后的战争中再无这样集中如此之多的有利条件,因此也就再无歼灭美军团级建制部队的战例。
    美军总结了31团支队遭受惨重损失的原因是:
1、通信不畅,31团支队始终未能与陆战1师甚至直属上级第7步兵师建立直接有效的通信联系,即使在31团支队内部通信联系也不通畅,后浦和新兴里两地就没有直接通信联系,在内洞峙突围时32团1营就因通信不畅而导致突围行动延误了半个多小时。无线电台由于严寒电池能量消耗快以及山区地形对无线电信号的阻隔影响固然是通信中断的客观原因,但是第7师在此紧急情况下应派出联络官到下碣隅里与陆战1师沟通,尽管巴尔师长30日曾先后到达下碣隅里和新兴里却不知为何没有指派联络官进行此项重要工作。
2、补给断绝,美军虽然在战斗中进行了空投补给,但部队实际收到数量很少,而且在战斗中被证明最具价值的M19自行高射炮车的40毫米炮弹和燃料始终没有获得(通信不畅是主要原因,所以居然出现40毫米炮弹被误投到后浦的错误),在突围行动中惟一的一辆还能开动的M19尽管弹药所剩无几(到了第一座断桥处就完全用完),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将卡车一一拖过小河,最后因为燃料耗尽而被放弃,如果能得到弹药和燃料,这辆M19完全可能带领车队冲过志愿军的防线,至少可以大大缩短被志愿军火力压制而浪费的时间。
3、指挥不力,首先突围前没要求进行空中侦察,不然完全可以事先掌握突围道路上的路障和桥梁破坏情况,预先做好应对准备,避免临时应对的被动。其次31团支队突围后下碣隅里却没能派出部队进行支援或接应,从最后还有很多士兵能回到下碣隅里和比尔中校的救援来看,出动一支规模并不大的部队就很可能接应出更多的士兵。再有费斯缺乏实战指挥经验,突围计划很不周密,不仅没有备用方案,连中途的阶段性目标(如无法在天黑前到达下碣隅里在哪里建立阵地过夜)都没有确定,部队一旦开始行动,特别是遇到阻力后就陷入了无法掌握的困境。而费斯选择的突围时间也很成问题,上午10时决定突围,12时45分开始突围,要想在天黑前(当地日落时间为17时)走完约20公里,以当时部队状况和战场情形根本是不可能的。部队由于连日苦战,军官和士官伤亡很大,逐渐丧失了对部队的切实掌握,如担任侧卫和后卫的部队,在第一座断桥处就没有控制附近要点进行掩护,使车队遭到很大伤亡。这样部队失去掌握,全靠个人为生存而苦苦支撑,突围计划又不周密,最后失败就不可避免。
    12月底当31团余部从兴南登船撤回釜山后,第7步兵师随即开始重建31团的工作,从其他团里抽调一些军官,再加上原31团伤愈归队的官兵,以及从美国本土调来的补充兵员,至1951年2月18日,31团重新回到第7步兵师的序列,重返战场。——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第一批主攻的美军部队就是31团。
    这里也说一下美国陆军第7步兵师,战争爆发时该师是驻在日本的占领军,实际人数只有编制员额的70%,而且由于任务轻松,平时不管是训练还是作风都很稀松。朝鲜战争开始后,第7师虽然距离战区较近却没有马上参战,仍留驻日本。但是在此期间,许多官兵都被调到朝鲜战场补充给其他部队,特别是全师约有1000名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官被调走,对整个部队负面影响更甚。而不足的人员就由从美国动员的后备兵员来补充,这些后备兵员几乎完全没有经过军事训练,只能就地紧急训练一番。尽管如此,还是无法达到编制人数要求,于是就出现了KATUSA(美国陆军韩国兵补充计划),将韩国兵补入美军,最多的时候有8652名韩国兵,几乎占全师兵力三分之一。这些韩国兵都是临时抓夫来的,语言不通,也没有军事训练,实际反而成为作战中的负担。10月后后备兵员多了些,所以KATUSA比较少,但仍有相当比例,约27%,在第31团支队的3000人中约有600人是KATUSA,约占20%,所以该师的战斗力较弱,在实战经验和训练上都远逊于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其他美军部队也存在这样情况,这也是为何前三次战役志愿军能够取胜的因素之一)。在长津湖的陆战1师和陆军第7师不同之处在于,陆战1师兵员全部是志愿兵,较多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官成为部队的骨干,可以维持相当的士气和战斗力。而第7师不但是美军在韩国各师中战斗力最弱的师,而且第31团支队的构成更是由多个单位临时拼凑而成,更缺乏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官,遭到覆灭的厄运也在情理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65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9343

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9-3-11 19: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陆军上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68138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发表于 2019-3-12 08: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16 14: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