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小学射击队
2017年年底的一天,我正在电脑上看微信,突然一声悦耳的“叮咚”声响过之后,发小头像欢乐地闪烁着,点开一看是一张旧照片,仔细一看竟是我在鼓楼小学射击队的一张合影!这么宝贵的照片真是把我惊到了!回问发小从哪儿找到的这张照片?发小答曰老妈收拾东西翻出来的,她翻拍成电子版传给我看。哈哈!伟大的发小她老妈!年底送来一份这么珍贵的礼物,为即将过去的丁酉年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画上一个喜气的惊叹号。
长时间凝视这张旧照片,渐渐想起来了。拍摄时间可能是在1965年夏季,拍摄地点是在玄武湖公园梁洲那个有台阶、假山的地方,一般拍集体照都在那里,假山错落有致,正好适合前后排成几排的集体照拍摄。而且那个点上就有专门的摄影服务,交钱、开票、留下地址、站队拍照,过些日子就能从邮局收到寄来的照片。记得我也有这张照片,少小离家,常年远在他乡,不知道流落在何处了。 随着回忆,照片上的老师、同学们也从记忆深处缓缓走来: 坐在第二排从左向右的第2人,她是那时鼓楼小学的教导主任朱敏之老师,也是我们这个学校射击队的领队。朱敏之老师那时大约30多岁的样子,个子不高,在学校里和其他老师的作派不一样,走起路来很快,风风火火的,脸上总是带着善意的微笑,一身正气、一脸阳光、充满活力地忙这忙那。在射击队里,她和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小学生们一起操枪训练,外出活动在队列一侧带队喊口令,那作派就和解放区来的南下干部一样。 坐在第二排从左向右的第3人,他不是鼓楼小学的老师,是来自南京大学的校外辅导员,印象中他是南京大学的老师。我们这个射击队一共有3名辅导员,在学校其他“社团”里一定还有更多的辅导员,这位南大老师好像是所有辅导员的领导。 坐在第二排从左向右的第4人,她也是校外辅导员,也来自南京大学,是位大学生,个子比较高,射击要领讲解很有一套,平时的话比较少,可能是大学高年级的学生。从穿着打扮上看像是个农村女孩,模模糊糊有印象说的是带有苏北口音的普通话。那时,能考上南京大学,一定是个很不简单的女孩。 还有坐在第一排从左向右的第2人,她也是校外辅导员,也来自南京大学,也是位大学生,小个子,在射击队里好像她做示范比较多,年纪比较小,性格比较活泼,很能和我们这些小孩子打成一片,大家都挺喜欢她。这位辅导员的穿着打扮就不像农村女孩,有印象是广东、广西、福建那一带的人。 记忆中,学校里与体育有关的“社团”组织中的辅导员,不少人胸前挂着“劳卫制”(“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简称,是一项学习前苏联的体育制度,旨在促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提高身体的体力、耐力、速度、灵巧等素质,按年龄组别制定的达标标准。)证章,说明他们有一定的体育基础和水平。 第一排中除了从左向右的第2人是辅导员以外,其余都是射击队的女生,坐在第一排左侧的第1人是全队个子最高的女生;左3是我同班同学,记不准名字了,好像叫王宁娜;左4、左5记不清名字;左6是发小、邻居。后面第三、四排的5位男同学有4位的形象模糊辨认不出来了;第三排右侧的那位男同学有点印象,在射击队比较活跃,射击成绩不错。 我坐在第二排左1的位置上,小个子,小头小脸的小摸样儿,我不知道为什么被安排在教导主任朱敏之老师的身边照相,一直没有想通。 随着照片上的老师、同学们从记忆中走出来,连带着一些射击队的往事也一件一件慢慢清晰起来。 记不清我是怎样参加到学校射击队来的,仅记得每周有一、两次下午放学后在操场上集合,有教导主任朱敏之老师或南大辅导员教我们射击要领。他们教的都很认真,从持枪、肩枪等基本动作和“三点一线”瞄准要领讲起,边讲边做示范,尔后再进行射击姿势练习,重点是卧姿射击,趴在炉渣铺就的跑道上练射击姿势一练就是好长时间。在持枪练习瞄准时,老师还要一一检查,看你的射击姿势、持枪方法、瞄准关系、击发时机等动作要领掌握得正确不正确。有时还有附近幼儿园的小朋友组队来学校观摩我们的射击训练,不时还现场竖个小靶子让大家用“教练弹”打打,枪声和靶子倒下都能得到小朋友的欢叫和掌声。每当射击队的同学们扛着长把气枪列队行进时,旁边的其他同学都很羡慕,这时大家心里美得不行。好像射击队里还有一、两把像手枪的短柄气枪,从没有机会摸过,更是令人羡慕。这些场景倒是记得挺清楚。 在学校射击队训练了几次就爱上了射击,对经常要用一些业余时间进行训练从来没有怨言,对学习“三点一线”、准星和缺口的瞄准关系、击发等要领上心得很,对其他操枪动作练起来也很带劲。老师和辅导员对于操枪的要领只是理论上讲一讲,实际操作如折叠枪管压气、装填子弹等都不让我们自己操作,都是由老师或辅导员亲自操作,装填好了子弹再交给我们进行实弹射击。平时训练时,老师装填那种铁钉后面绑着毛线的“教练弹”让你试试手,偶尔过来给你装1发真正的铅弹让你打打试试鼓励一下,这时会兴奋好一会儿,瞄准训练立马认真起来,一发打出去命中目标,博得老师夸一句就洋洋得意起来。 也有集体出去打靶的机会,一般是抽个星期天,到学校集合后,发了枪给大家扛着,列队从鼓楼、新街口、大行宫走到中山门里面的李府巷,那里有一个体委的射击训练靶场,靶挡就是一段旧城墙根。有时,靶场里面还有不少其他单位的射击队参加实弹射击训练,啪啪啪啪的枪声不断。在那个靶场训练都是使用制式的气枪子弹,靶纸也是带有环数标志的正规靶纸。每人每次也就打几发子弹,但来回却要走12、3里地,还要扛着蛮重的气步枪。
图2 好不容易找到一张南京市鼓楼小学的照片,可能是一张解放前拍摄的照片,我到鼓楼小学时是1965年,那时的景象和这张照片基本一样,就是缺少大门里面爬满浓密紫藤的长廊,可能那时还没有完全长成。我们班的教室,就在一进门左手的台阶上去以后向前走不远的地方。 鼓楼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校,是早年由教会办的私立小学,解放初期定名“鼓楼小学”。据网上一位1933年在我们鼓楼小学上学的学姐前辈回忆文章记叙,1952年学校翻修后面一座平房(操场北面)时,发现天花板上藏着一条大蟒蛇足有2米多长、碗口粗,可见学校楼房历史多么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