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港》9
九、电影 相信大院的子弟,一定都有过,在大操场,看露天电影的经历。 咱们儿时的那个年代,既没有电视、电脑、录放机、光碟,也没有手机、微信、QQ。所能接触到的文化宣传媒介,也只有电影、广播、报刊,还有文艺演出、样板戏等。 今且不说在大礼堂里看电影、看戏时的那些事。重点同兄弟姐妹们回忆一下,在大操场,看露天电影的那些事。 记得当年,每到周六晚上(当时周六不休,只休周日),部队大院,基本上都会放电影。夏天放电影,为了凉快,一般都在大操场上露天放(下雨天除外)。而且,一般都是由警卫连的叔叔,在这天上午或中午,在干部小食堂门外墙上,挂着的一块写通知的小黑板上,用白粉笔,写上如:“通知、今晚7点,在大操场,放映电影‘南征北战’,望相互告知。”等等。 因此,俺们这帮大院的孩子,每逢周六早上开始,就特别关注,这块极具吸引力的小黑板。早上上学、中午放学、下午上学都会情不自禁的,那怕绕道,也要去瞅瞅。要是谁先看到了通知,就会兴奋的,连跑带踮的,去告诉自己要好的朋友。 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大伙基本都会围绕当晚要放的电影,评头品足(因为、绝大多数电影,都是以前看过,或者看过数遍的了。但百看不厌!),并学着影片中的精湛、有趣的台词相互逗闹着:“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反攻!反攻!反到山东!”;“又喝上家乡的水啦!”;“解决战斗,还要靠我们步兵!”;“凤凰山总攻开始啦!”。、、、、、。 回家后,赶紧催促老妈做饭。三口两口对付完(因为,约好的伙伴可能己在外面等候了),赶紧拿着小马扎,急匆匆的冲向大操场。就象那里有超强的磁场!到达指定“阵地”后,迅速占领有利“地位”,按照家庭人数(不包括父亲),放上小马扎,以示“此处已有人占了”。然后,就可以又打又闹玩了。 一般情况下,放映场中间前排是家属和孩子,放映机前面是首长,左侧、右侧、后侧是各连队。 六点半左右,各连队唱着歌、喊着号、每人胳膊夹着小马扎,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统一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也到达了指定位置。整整齐齐的坐下后,各连队间,开始了精彩的拉歌活动。那场面,绝对震撼!绝对不亚于歌星演唱会! “通信连、来一个!来一个、通信连!”;“防化连那个乎嗨!来一个那个乎嗨!”;“唱的好不好阿?好!再来一个要不要呀?要!呱唧呱唧!”。这歌唱的好不好、跑不跑调咱不说,但情绪饱满、嗓门儿洪亮、调门高昂整齐,在夜空中久久回荡!充分调动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为精彩的电影,做了极佳的铺垫。 那一部部战争题材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小兵张嗄》《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列宁在十月》都是俺最喜欢看的影片;那一位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高大英雄形象;那一个个团结、勇敢、顽强的革命团队;那一串串聪明、智慧、有效的计谋和战术;那一句句诙谐、有趣、精彩的对白;那一首首高昂、振奋、悠扬上口的插曲。、、、、、、。 虽然,这是近五十年前的一幕;虽然,以后俺看过:更先进、更高科技、成本巨高、大腕云集、这奖那奖的影片。但是,最让俺难忘的,还是在大院操场上看露天电影。 这些极附正能量、接地气、朴实无华的影片,和连队拉歌的场面。使俺的儿童时光,充满了快乐和欢笑;给俺的革命人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为俺的成长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部队大院大操场上,看露天电影的那些事,永远保存在俺的记忆里,将成为《永不消失的电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