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36|回复: 2

红四方面军西征后的鄂豫皖根据地(2)【原创】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29 08: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25军的重建与红28军的组建

    长冲会议:省委书记沈泽民于红安县长冲主持召开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徐宝珊、成仿吾、吴焕先、王平章、郑位三、高敬亭等出席,于11月12日通过《关于反国民党四次“围剿”下的总任务》。鄂豫皖省委此时还没有脱离“左”倾冒险主义的指导思想,还有“夺回中心城市”、“肃反”等“左”的口号,但是“扩大红军”、“扩大游击战”、“恢复鄂豫皖苏区”等等则是完全正确的。
郭家河战斗:红军在七里坪会合后的第二天,11月25日,驻新集之敌89师265旅530团和267旅534团进犯光山郭家河。次日,红军以5个团与敌激战终日,仅毙伤敌数百人,红军伤亡数百人。此时,鄂豫皖省委已获知红四方面军从老河口向西北转移,已不可能返回鄂豫皖根据地了。
檀树岗会议:11月29日,省委在红安檀树岗召开最高军事干部会议,解决独立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统一指挥等迫切问题。决定将根据地红军统一组织,重建红25军,以此为主力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
11月30日,省委在檀树岗村南河滩召开大会,宣布新的红25军成立,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原27师政治部改为军政治部。全军下辖2个师(74、75师)5个团及2个特务营,共7千余人。
74师由原27师改编,师长徐海东,政委戴季英,下辖220、221、222团,由原27师79、80、81团改称。
75师仍为原25军75师,师长姚家芳,政委高敬亭,下辖223、224团为原番号。
另将红安独立1师2团改编为75师独立营,军特务营为原红25军特务营。不久,郭述申率军特务营回皖西北,另由麻城独立团、红安5区独立营合编为红25军特务营。
在此前后,鄂豫皖地区的地方武装进行了合编或扩编,独立师、游击师达10个,共约9千余人。
大畈会议:1932年12月,省委得知红四方面军已到达陕西南部,于是在麻城县大畈召开临时紧急会议,12月30日通过《关于目前形势和反四次围剿的任务》,进一步明确独立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的思想。鉴于根据地已被敌人分割为鄂东北、皖西北两个相隔绝的地区,为统一领导,取消东南道,将所属光山、罗山、潢川、信阳划归鄂东北道委领导;赤南、赤城、固始划归皖西北道委领导。省委委员徐宝珊、郭述申分任鄂东北、皖西北道委书记。会议决定红25军以师为单位,在鄂东北活动,巩固扩大根据地;决定组建红28军,任务是以赤南为根据地,发展皖西北游击战争。
1933年初,红28军在大畈成立,军长廖荣坤,政委王平章,政治部主任程启波,下辖2个团1个特务营,共3千余人。红25军74师221团改为红28军244团,留在皖西北的原红27军2团改为红28军246团,红25军特务营改为红28军特务营。
敌人大规模“清剿”是将鄂豫皖根据地分为东西两块,东为商城、罗田清剿区,西为经扶(光山、罗山、红安、麻城边界地区)、黄安(红安)清剿区。商罗区指挥官为1军军长陈继承,指挥部驻潢川,兵力为6个师;经黄区指挥官为卫立煌,指挥部驻河口镇,兵力为7个师。
鄂豫皖省委决定红25军、红28军分战于西、东两线:西线红25军以师为单位,分别活动于麻城、红安以北地区。东线红28军开赴皖西北,经过泗道河、胭脂坳、白沙河、叶家集、武庙集等多次战斗,于1933年2月,基本打开皖西北的局面。
郭家河大捷:1933年3月4日,敌35师103旅205团、104旅207团进占光山南部郭家河,省委和红25军领导果断抓住战机,集中全军兵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全歼敌军2个团,仅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毙敌207团团长马兆图以下100余人,俘敌205团团长马明池以下2千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8门、机枪12挺、长短枪2千余支,子弹10万余发,这是红25军重建以来首次大捷。皖西北红28军也对敌75师2个团发起攻击,支援红25军作战。战后,红25军转移麻城北部杨泗寨地区。
大、小门坎山战斗:3月27日,红28军与敌75师224旅激战于赤南大、小门坎山,毙伤敌数百人。但是,省委委员、28军政委王平章牺牲。
豹子岩战斗:3月28日,红28军在豹子岩将敌75师打得溃不成军,毙敌2百余人。战后,红28军留下军特务营和244团1营,与皖西北地武坚持斗争,主力开赴鄂东北,4月初与红25军在大畈会合。
4月8日,省委听取郭述申、廖荣坤关于皖西北道委和红28军的汇报,决定将红28军编为红25军73师,师长廖荣坤(兼,后为周希运),政委王少卿。244、246团依次改为217、218团,从244、246团各抽一个营编成219团,将麻城第一路游击师补充73师各团。又将罗山独立6师16团编为75师225团,以部分地武编为74师221团和师特务营。军长吴焕先,政委戴季英(兼74师政委),副军长廖荣坤(兼73师师长)。全军3个师,每师3个团、1个特务营,共1万2千余人。
同时,为坚持皖西北,决定组建红82师。1933年4月下旬,组建红82师,师长芦永彬(不久牺牲,刘德利继任),政委杨XX(后为詹大列),下辖2个团留皖西北的原红28军特务营、244团1营和第3路游击师1、2大队组成244团,第2路游击师改编为246团,全师共1千余人。
潘家河战斗:4月14日,敌13师师长万耀煌率师直和37旅、38旅的3个团进犯潘家河以北地区。红25军73师乘满山大雾,抢占制高点黄石岩,而后配合75师将敌78团压向河边,歼灭大部。万耀煌指挥76团增援,红军主力转攻76团,敌仓惶南退。此战红军歼敌1个团,恢复七里坪以北的根据地。
杨泗寨战斗:4月18日,红25军在杨泗寨遭遇敌31师4个团,经激战,歼敌一部;20日,再次给予攻击杨泗寨的30、31师以沉重打击。两次战斗,歼敌3百余人,毙伤团长2名,营长6名。
1933年4月,丧失的根据地部分恢复,红25军由重建时的7千人发展到1万3千人。此时省委收到《中共中央致鄂豫皖省委的军事指令》,不顾敌强我弱的现实,要求夺取七里坪、红安、新集等中心城市,恢复整个苏区。省委头脑发热,积极执行党中央错误指示,夺取中心城市,放弃游击战,决定攻占七里坪、新集、红安等城镇。省委常委郑位三和红25军领导吴焕先、徐海东等提出不同意见,反被认为是思想右倾,强行发起七里坪战役。
围攻七里坪:5月2日,红25军从东、北两个方向围攻七里坪,战至21日,形成对峙。徐海东又提出撤围意见,未被省委接受,坚持继续围攻。军长吴焕先再次提出撤围,又未被采纳。5月26日至6月3日,红74师在打鼓岭、古峰岭、灯笼山截击敌人运输队,予敌重大杀伤,但红军伤亡340余人。到6月中旬,红军断粮,战士体质虚弱。加上内部“肃反”,军心混乱。减员过半,只剩6千余人。敌乘机进犯鄂东北。这时省委才不得不决定撤出战斗。6月13日,红军全部撤出,历时43天的七里坪战役失败,红军和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
1933年5月,蒋介石任命刘镇华为“鄂豫皖边区剿总司令”,投入14个师又4个独立旅,共10万余人、地武2万余人,开始第五次“围剿”。
太平寨会议:6月底,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率红82师到鄂东北汇报工作。省委在7月1、2日在新集以南的太平寨召开第二次常委扩大会,传达中央关于“放弃游击战”,“夺回原有阵地”的指示。省委此时还没有认识到七里坪战役失败的教训和严重后果,误认为五次“围剿”是破坏苏区秋收。
黄土岗战斗:7月10、11日,红25军和红82师在福田河西南黄土岗一带,击溃来犯之敌郝梦龄部54师162旅323、324团(所谓“钢3团”、“钢4团”),毙旅长郭子权。此战,战斗力较强的皖西北红82师“独建奇功”。战后,郭述申率红82师返回皖西北。
红25军整编:省委鉴于七里坪战役减员太多,撤销73师番号,将217团编入75师225团,218团编入74师221团,74师特务营分别编入220、222团,光山、罗山地武重新编为师特务营。全军下辖74、75师,共6个团,6千余人。
鄂东北失利:7月下旬,红25军经陵牌石、檀树岗战斗,未能击退敌人“围剿”,加上断粮,开始“红25军之最困难时期”。8月,敌54、30、32师合围红25军,红军转战于光宇山、杨真山、紫云寨、大小斛山等地,杀伤敌人甚多,但是无力击退敌人进攻,只好撤出战斗,向皖西北太平寨转移。至此,鄂东北保卫战失败。红25军转移皖西北后,鄂东北道委重组73师,师长廖如银,政委王少卿(后叛变),下辖217、219团,坚持鄂东北。
皖西北失利:敌刘镇华得知红25军转移皖西北,9月10日,以45、75、54、64、47、7、12师四面围剿皖西北。省委未能吸取教训,仍提出“与土地共存亡”口号,经杨家汇、双河山战斗,被敌64师190旅侧后迂回,两面受敌,23日,红军只有撤出战斗。皖西北保卫战也遭失败。
大埠口会议:9月26日,省委书记沈泽民抱病主持召开省委会议,吴焕先、戴季英、徐海东、高敬亭、郭述申等与会。决定皖西北道委率红82师坚持皖西北,省委率红25军返回鄂东北,并将红25军进行缩编,74师由3个团缩编为3个营,75师223团分别编入224、225团,全军只剩3千余人。
突围失利:9月27日,省委率红25军从大埠口出发,未能突破敌人封锁线。10月2日,全军强行突破黄土岗至四道河之间的公路,遭敌31师93旅猛烈阻击,省委书记沈泽民和军长吴焕先率75师大部、74师一部,共2千余人,向西突破封锁线,副军长徐海东和后续部队被截断,折回皖西北。红25军被分割为两部分,进入更为艰苦的时期。
“肃反”恶果:省委对七里坪、小斛山等战斗的失利归咎于内部“之反革命阴谋”,采用“逼供信”手段,以“第三党”、“改组派”、“AB团”罪名,杀害原红27军军长刘士奇,原红四军10师政委、红安军事指挥长康永顺,独立6师师长叶启文,副军长兼73师师长廖荣坤,73师政治部主任程启波,75师师长姚家芳, 223团团长李和生,等等大批军政干部。郑位三、徐海东、郭述申等为保护同志,反对“乱来”,坚持实事求是,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郭述申被撤去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职务,由高敬亭接任。皖西北红82师政委江求顺,原红27军政治部副主任夏玉华,红82师副师长卢兴明等几十人先后被处决,红82师师长林维先等被撤职、开除党籍、罚做苦工。
紫云寨会议:省委率红25军大部从皖西北回到鄂东北后,10月16日,在红安紫云寨召开省委第三次扩大会议,因敌向麻城、红安进攻会议仓促结束,但转变斗争方针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会议决定由沈泽民、成仿吾、徐宝珊、郑位三、高敬亭组成省委常委,书记仍是沈泽民,决定派成仿吾去上海向中央汇报,请求中央派干部到鄂豫皖工作。
会后,红25军224、225、217团在鄂东北分兵活动又遭失败,根据地形势严峻。
根据紫云寨会议的经验总结,省委书记沈泽民执笔给中央写报告,于11月10日省委常委会通过。报告沉痛检讨“郭家河、潘家河之战”胜利后,“到现在弄成如此局面,完全是过去错误所造成”,决心转变,提出比较正确的方针。10天后,沈泽民在老君山东北刘家湾病逝,终年34岁。徐向前认为沈泽民“工作积极热情,是个好同志,但军事上一窍不通,又缺乏领导经验”,“加上后来肃反,原来地方上土生土长的一些领导干部,多被搞了下去。”(《历史的回忆》146页)鄂豫皖根据地的潮起潮落虽然和敌强我弱有很大关系,但是也和沈泽民任省委书记期间推行极“左”的政策与决策失误不无关系。沈泽民死后由徐宝珊代理省委书记。
省委决定,将会合于老君山地区的217、224、225团合编为75师224团,由红25军军长吴焕先率领在天台山、老君山地区开展游击战。经洪家河、三里城、大新店、双桥镇、浒湾等战斗,到1934年3月,鄂东北地区形势有了改观。
吕家大院会议:受阻于路东的后续部队千余人在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转回皖西北,与皖西北道委会合。10月11日,在南溪东北的吕家大院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将红25军折回皖西北的部队与红82师合编,重建红28军,徐海东任军长,郭述申兼政委,下辖82师、84师。82师建制不动,师长刘德利,政委詹大列;84师由红25军后续部队组成,师长黄绪南,政委周化贤。每师3个营,全军2300余人。会议采纳徐海东建议,决定坚持游击战,不打消耗仗,不硬拼,灵活机动歼灭敌人。这是第2次组建红28军。
火炮岭战斗:1934年2月,红28军返回葛藤山,敌急调64、65、47、75师合围。6日,在火炮岭以南的阴阳山与敌激战,82师师长刘德利牺牲,梁从学接任。红军跳出包围圈,北上固始南部地区游击。
古碑冲战斗:1934年3月,红28军跳出敌合围,到金家寨东南古碑冲活动。10日,敌独立5旅1个团进攻古碑冲,红军打垮敌军,歼敌110余人,伤敌旅长郑廷珍,缴获拍击炮1门、重机枪2挺、枪支100余支、子弹2万余发。
葛藤山战斗:古碑冲战斗后,红军打算取道葛藤山到大埠口休整。3月12日,刚抵葛藤山,敌54师161旅来犯。徐海东一部分兵力吸引敌人注意力,以82师主力和84师一部迂回敌人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取得反五次“围剿”战斗的一个大胜利。毙伤敌1千余人,俘敌旅长刘书春以下130余人,缴获枪支172支、子弹5万余发。
此战后,红28军由2300余人发展到3200余人,扭转了皖西北的局面,恢复了部分根据地。1934年4月中旬,省委委员、红25军军长吴焕先率224团到皖西北,与省委委员、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联名向中央报告,高度评价了红28军的作战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18

帖子

27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67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29 09: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33

积分

陆军列兵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15-6-29 16: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2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