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7日中央军委向淮海前线发来贺电,祝贺淮海战役的彻底胜利,发文抬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饶漱石、张云逸、粟裕、谭震林、陈赓诸同志,华东人民解放军和中原人民解放军全体的全体同志”,刘伯承为第一位,充分说明了刘伯承是淮海战役的一号指挥员,也可以理解为淮海战役的“总指挥”。
如果说战役进行当中抬头“刘陈邓”没有分隔的电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不存在谁主谁次问题,那么,这份电文是有明显的分隔,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领导人的主次地位。
很长时间,网上对谁指挥了淮海战役争论不休,有说是邓小平的,因为他是总前委书记,也有说粟裕的,因为华野是主力歼敌占大头。
邓小平作为总前委书记,的确可以有一争,但军事指挥由军事指挥员负责,这是军队的规则。而总前委作为党的机构,是集体决策机制,不是书记决策机制,即便是书记决策机制,也不能改变军事指挥由军事指挥员负责的规则。比如红军时期,临时中央废除党委制度以后,取而代之政治委员制度,规定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都不能改变军事指挥由军事指挥员负责的规则。所以,没有人对徐向前是红四的军事总指挥,彭德怀是红三军团、林彪是红一军团的军事指挥有异议,为何到了解放战争,军事上没有最后决定权的书记、政委倒出来争“总指挥”了呢?
主张书记邓小平指挥了淮海战役的,都是粉丝们为了削弱刘伯承的指挥地位,抬高自己的偶像的缘故。为何我这么笃定是削弱刘伯承的指挥作用,而不是其他人呢?因为,几大野战军当中,只有刘伯承没有任书记,所以,提出这样的论点显然是针对刘伯承的。又为什么,网上要专门针对刘伯承呢?也很简单,因为刘伯承的军事才能最为卓越,只有他的“作战谋略和指挥艺术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他的战役指挥能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水准。不削弱刘伯承的军事指挥作用,自己的偶像如何能挺得起来呢?
主张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的,没任何的说服力,如果所指挥的部队战绩大,就等于指挥了全战役,那么,济南战役战绩几乎都来自许世友,那不成了许世友是济南战役的全军指挥了?淮海战役是华野、中野参加的决战,要指挥整个战役,就必须要有指挥淮海全军的权限,粟裕显然没有这样的权限。
大家可能还注意到,贺电中单列了陈赓,为何是单列陈赓,而不是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呢?其中也是有玄机的,淮海战役首长代号排序,陈赓代号仅次于1号刘伯承,2号陈毅,3号邓小平,4号粟裕,5号谭震林,以“6”打头列61号,谢富治为62号,共同分享“6”打头代号。
淮海战役首长代号
参考资料:《毛泽东军事文集》《在震撼世界的大决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