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94|回复: 1

战备移防进山西住大庙 (8) 连队战友情谊深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697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574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20-8-25 09: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克手 于 2020-8-25 09:53 编辑

战备移防进山西住大庙
(8)
连队战友情谊深


    7连是我团1950年代初组建时的老连队,团队组建时是步兵第78师师属坦克自行火炮第283团,在26军编成内,全团2个营,分别是坦克营、自行火炮营,营没有序号。坦克营各连分别为坦克1连、坦克2连、坦克3连,自行火炮营各连分别为自行火炮1连、自行火炮2连、自行火炮3连。无论坦克营还是自行火炮营,排序第一的连队组建之初就是首长机关重视,有任务首先使用的连队来,多年下来各方面都很过硬。具体表现就是平时工作训练成绩好,出干部多。1964年  “大比武”还在军区和全军比武中都取得单车战术科目比武的好名次。
    到了1967年,国产坦克陆续装备南京军区坦克部队,换装部队淘汰下来的T-34坦克、CY-76自行火炮转交给本军区其他没有换装的部队。这时,所有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均由2营制改为3营制,与坦克师属坦克团、步兵师步兵团编制一致。我团接收1个营T-34坦克,新组建1个坦克营,同时补齐全团缺编的团、营、连三级政治指挥员指挥坦克。将原来坦克营、自行火炮营重新赋予数字番号,原坦克营改为坦克1营,新组建坦克营为坦克2营,原自行火炮营改为坦克3营。但是,坦克1、3营无论在技术、战术、作风等各方面传统还是比2营强,各方面都展现出老连队风范。
    我从南京军区坦克乘员第三教导团毕业分配到35团后一干就是18年,战士期间都在7连,又主要住在秦庄大庙,和在营房住相比,活动范围更小,基本上只和本连人员交往,因此和本连战友感情更深。
    那时连队自办伙食、自种菜地、自养生猪,生活上像个大家庭,连长、指导员工作之余操心最多的是连队生活。同时,连队这个大家庭每个人成长进步都在连领导思考之中。从新兵中选苗子培养技术要求高的驾驶员、瞄准手,从驾驶员、瞄准手老兵中选车长,都从连队战斗力成长、保持的角度考虑问题。还把有潜力但还有待磨练的好苗子选去当饲养员,用更艰苦的工作给他锻炼机会,这些都要费一番思量。遇上临时来的艰难险重任务,让那些还没有经过艰苦工作考验,积极要求入团、入党的同志去干,给他们锻炼和考验的机会,不失时机进行专门教育和培养。平时更多是在日常工作中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发现有人有了思想问题,老兵、车长、排长都会找你谈心,做你思想工作,化解你心中不快。


    一、入团、入党介绍人


    在坦克7连最难忘的是入团、入党。我的入团介绍人之一方明钊,江苏沛县人,本车炮长,一起从教导团毕业分到7连。我的入党介绍人之一杨章焕,浙江诸暨人,本车车长。在秦庄大庙住的那段时间,正好是过了新兵阶段开始想着进步的时间,受到连里老兵和车长、排长的关心和爱护,弯路走得少一些。


1   杨章焕.jpg
图1  杨章焕,浙江诸暨人,参军前已加入共产党,历任坦克7连炮长、车长、排长等职,坦克营长转业回家乡劳动局工作至退休。


    二、连首长们


    连长:苟德敏、朱维亭、王祥增、邱成功、李照启。
    副连长:朱维亭、董增华、姜德胜、付长连、王垣生。
    指导员:林盛祥、汪世贵、周指导员、王勇、盈光明、陈凤高。
    副指导员:陈凤高、沈国美、张西臣、张学义。


    三、排长、技术员、司务长


    一排长:孙厚道、邱成功、杨章焕、高新友、常守义。
    二排长:张恭生、陈国章、韩建彬。
    三排长:吴永亮、陈守林、高建华。
    指挥排长:章志良、高凤岭、谢宏江。
    技术员:董增华、姜德胜、王垣生、张战平、戚贵宝。
    司务长:施祥云、王新志、高文成、马大章。


2   连长苟德敏.jpg
图2 我到坦克7连时的连长苟德敏,西安人,如今已近90岁的人,记忆力超好,祝他健康长寿!


3   苟德敏和董增华1974年在高平训练场.jpg
图3  1974年苟德敏、董增华在新建团部营房合影,他们都是坦克7连出去的人,苟德敏在团技术股当股长,董增华在团政治处当干事。(翻拍于董增华相册)


4   坦克7连高峰岭朱维亭姜德胜.jpg
图4 从左向右,高峰岭、朱维亭、姜德胜,1970年在高平秦庄大道上。朱维亭是我到坦克7连后第二位连长,进住秦庄后由副连长提为连长,后去团机关当股长,转业回河南老家县机关工作,尚健在。姜德胜是我到坦克7连后的技术员,成天摸爬滚打在一起,从团技术处转业回安徽老家阜阳地区工作。高峰岭,1968年兵,在坦克7连先后任炮长、车长、排长,后调入北京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当教员,转业回老家安徽利辛检察院当检察官。


    四、驾驶员


    坦克连队和步兵连队不一样,除了行政上有车(相当于步兵连队的班)、排外,专业技术训练编组成驾驶组、通信组、射击组。军事训练一般按专业技术分组训练,而不是以行政单位车、排为单位组织训练。从开训的理论课,到实车驾驶训练各个课目都在一起训练。所以,驾驶员之间关系更紧密一些,在一起交流对坦克原理的理解,切磋坦克驾驶技术,评说坦克驾驶技巧和应用得失。不论连里哪辆坦克有故障,全连驾驶员都会去帮一把,就是新驾驶员也会前去,别的干不了,递个扳手也会去帮忙,顺便了解故障现象,学习排除故障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总之,驾驶组像是连队里一个特别的小“江湖”,以坦克技术为特征自成一体,是连队的重要技术骨干力量,谈论的也主要是坦克驾驶技巧、发生故障的现象和判断排除方法等。
    驾驶组由副连长牵头,他是连里各专业组组长中职务最高的,共有2名干部参加,及全连坦克驾驶员、机电员,比其他专业组人多,规格高。


5   驾驶班(7连)前左一朱唯亭(当时技术员后来连长)左二苏云(当时教导员后来副政.jpg
图5  坦克7连驾驶员1965年合影,那时还是火炮1连,6门制连,5名驾驶员。朱维亭(前排左一),那时连队技术员;苏云(前左二),那时教导员后来任团副政委,转业回老家太原任煤炭研究所书记;董增华(后排右一),南京人,南京军区教导团毕业,拍照片时驾驶员后来7连技术员、副连长,团宣传干事。转业回南京任煤气公司工会主席。


    到了技术合练或战术训练阶段,才由连长、排长、车长负责组织训练,以车、排为单位开展训练。那时驾驶员才回归各车、排训练。但坦克有故障要排除,连里组织坦克小修等工作,还是由技术副连长或技术员牵头,抽调几个驾驶员共同完成。所以,连队驾驶员们在一起时间多,互相了解,关系密切。


6   驾驶组(7连)朱桂典.jpg
图6 坦克7连驾驶员1969年6月合影,8辆坦克制连,10名驾驶员,有备份。前排左起王仁超、周遵才、朱维亭(技术副连长)、陈守林、张林昌、朱桂典,后排左起沈长江、万本金、张世奎、张姓老兵、何兵、姜德胜(技术员)。


    现在仍然记得7连那时的所有驾驶员:
    王仁超,安徽霍邱人,19676年兵,驾驶员,服役期满后正好北京铁路局招收退伍兵担任专列司机,他去了丰台机务段工作,据说退休后回安徽老家了。
    周遵才,安徽霍邱人,19676年兵,当过驾驶员,后来是车长、炊事班长,退伍回安徽老家。


7   驾驶组(7连)换装.jpg
图7  坦克7连驾驶员合影,前排左起董增华(站立者,技术员)、周遵才、何兵、我、王艳龄,后排左起王仁超、沈长江、孙则正、余照全,拍摄于1970年初夏,连队换装T-34坦克,换装训练结束,全连驾驶员合影。图中我、孙则正、余照全是从坦教3团毕业分配到7连。距前一张照片仅一年时间,万本金(司务长)、陈守林(排长)、朱桂典(排长)等人纷纷提干,可见驾驶员队伍很过硬。


    陈守林,安徽淮南人,3排驾驶员,我到7连先是跟他学习。在连队1968年兵中提干较早,当过3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转业回安徽淮南工作。
    张世奎,安徽阜阳人,1968年兵,驾驶员,有文化,爱学习,随身带本字典,遇上不认识的字先查字典。受他启发,我也买了本新华字典带在身边,读报、写字遇上读不出来或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学习,收获很大。后来在连队出墙报,在排里学习念报纸,坦克换季保养写广播稿等,有本字典在手心里就有底气,起码错别字少多了。
    沈长江,1968年入伍,安徽阜阳人,7连驾驶员、9连技术员、副连长、车务股长,转业回乡,县机关工作。
    朱桂典,1968年入伍,7连驾驶员、车长、9连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我连驾驶员在本团升迁职务最高。转业回乡,县机关工作。
    张林昌,江苏涟水人,1969年兵,坦克驾驶员,当饲养员时学习推广“叶洪海发酵饲料养猪法”获奖励,退伍回乡养猪磨豆腐勤劳致富。
    何兵,1969年入伍,驾驶员、排长、修理连连长、师教导队教员,退休前安徽武警总队副参谋长。
    孙则正,1969年兵,坦教三团毕业,徐州人,老高中生。
    余照全,1969年兵,江苏丰县人。
    王艳龄,1970年兵,山东邹县人,不识字但聪明机灵,驾驶技术不错。
    林海,1971年兵,北京人,团教导队毕业,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教员、坦克21团参谋长,24团副团长,转业在国家烟草局工作。
    王将娃,1971年兵,山西曲沃人,退伍回乡。
    戚贵宝,1971年兵,河北唐山人,接任我当7连技术员,2营副营长,转业回乡,县机关工作。
    周永银,1971年兵,河北唐山人,团教导队毕业,技术员、副连长、副营长,转业回乡,县机关工作。
    朱维亭,1959年兵,河南人,我连驾驶员、技术员、副连长、连长、团机关股长,转业回乡,县机关工作。
    董增华,1963年入伍,坦教三团毕业,我连驾驶员、技术员、副连长、团政治处干事,转业南京,退休前南京煤气公司工会主席。
    姜德胜,1965年入伍,我连驾驶员、技术员、副连长、团技术处助理员、股长,转业回乡,县机关工作。


8  驾驶组换装训练结束.jpg
图8  坦克7连驾驶员合影, 1970年夏季摄于秦庄大面东侧车场,背景中的玉米地就在车场北面。那时正值连队由CY-76自行火炮换装T-34坦克,才进行完换装训练,驾驶员们都能达到独立驾驶T-34坦克完成任务的程度,因此个个喜笑颜开。前排左起:何兵、沈长江、董增华、周遵才,后排左起:于照全、王艳龄、王仁超、张战平、孙则正。


    五、其他战友


    通信组是连里专业组中干部最多的组,有3个排长、5个车长,有时指导员、副指导员参加训练,由3个排长中通信技术最好的那个排长当教练员,组里人员不多,但干部多,骨干多,老兵多。车长有陈多林、高峰岭、方明钊(同年兵,教导团同一期学兵,我的入团介绍人),李正义,马四平(1971年兵,北京人。)陆超,高凤岭。
    射击组是连里专业组人员最多的组,炮长、装填手都在这个组里,通常由射击水平好的排长领导教练员,连长多在射击组参加训练。肖军、马宝金、葛永林、孙文生、刘博儒都是炮长。二炮手王伯义、任炳祥等。
    连队文书李祖全、邓林古、邵海深等。李祖全,浙江诸暨人,头脑灵活文笔好,提干不久到团政治处帮忙写报道崭露头角,被师机关挖走,后来被军区机关抢走,转业进国家海关总署工作。邵海深,山西曲沃人,写字很漂亮,勤快人。
    炊事班长万本金、马振军、张劲生、余照全。
    我排炮长马振军,安徽利辛人,1968年兵,高大健壮,为人友善,后来当炊事班长。他当炊事班长时,正好连续几年冬天长途野营拉练,他挑着锅碗瓢勺和柴禾,还有当顿粮油副食,别人休息他做饭,吃完和大家一起继续行军,快要到目的地时往往有段距离强行军,他带着炊事班一样冲得上去。退伍回乡在村里当民兵连长、村长,直至退休。


    六、指导员林盛祥


    我到7连时的指导员是林盛祥,高大魁梧相貌堂堂,早前是南京军区摔跤队还是举重队运动员,连队数他魁梧壮硕。他对自己要求严,模范带头作用好,干活比战士还卖力气,从来不偷懒。战备移防以前在安徽凤阳支左,能说能干,很有名气。


9   指导员林盛祥.jpg
图9   林盛祥,我到坦克7连时的指导员,体格健硕精力旺盛力大无比,军区体工大队摔跤运动员出身。大约是2010年前后,我和南京战友董增华陪同诸暨战友杨章焕、李祖全一起到他家看望他,人瘦了,身体还健康。


    林指导员对城市兵要求严格,时刻盯着你一言一行,你想躲都躲不了。临战训练连里安排“夜间按方位角运动”夜训课目,他专门跟在有城市兵那个小组后面,看你找到那个纸条压在棺材板下的点敢不敢爬进棺材洞里去,专门训练城市兵胆量。
    林指导员对人要求严却从不整人,近乎苟刻的要求下也让你感到他希望你早点进步的盈盈之情,是我军基层政工干部的好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陆军上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68138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发表于 2020-8-25 15: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17 1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