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51|回复: 2

分久必合:从“7月分兵”到济南战役(8)【原创】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8-15 08: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曲阜合兵

       1948年7月,华野主力胜利结束豫东战役,山东兵团攻克兖州、泰安等城市,尚未结束津浦路中段战役,14日毛泽东就发电指示华野指挥员粟裕等人,要求乘胜连续作战,发起攻济打援战役(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4卷237页)。16日又连发4电指示华野粟陈唐张和许谭,对攻济打援提出具体方案,如:抢占济南机场,准备攻克济南,准备打邱清泉和黄百韬兵团的援济部队等等(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4卷239、240、242、243页),对于攻打济南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16日,粟陈唐回电,基于华野部队连续作战,十分疲劳,急需休整和补充,马上打济南是不合适的,建议休整一个月,得到军委同意(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4卷246页)。
    华野部队休整期间,7月26日,毛泽东又发电指示粟陈唐张等华野指挥员,指示华野于休整后打邱清泉之5军(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4卷252页)。对于毛泽东有点咄咄逼人的层层加码,华野经过反复磋商,8月10日给军委发电提出3个作战方案:1、孤立徐州,歼灭5军;2、先攻济,后打援;3、同时攻济打援。8月12日毛泽东复电指出要树立攻克济南的决心,敢于攻坚,真攻济南,真打援兵(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4卷262页)。
   8月20日,粟裕前往山东曲阜,与山东兵团谭震林、王建安等会合,这是华野自1947年7月分兵以来的重新会合。对济南战役的部署,几乎不露痕迹、不露声色地将华野合兵一处,没有一点争议,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合兵一处。
    8月25日至29日,粟裕在曲阜主持召开了又纵队以上干部参加的华野前委扩大会议。
华野的各级指挥员对攻打济南这样工事坚固、重兵防守的大城市,是十分谨慎的。粟裕8月27日给军委的电报也表示了担忧,如:敌19、57旅已空运济南,济南守敌总数已达12万人;济南城防坚固;王耀武在敌军中的指挥是有才干的;华野部队减员大,阻援一个月有困难;内线未必可靠以及国军援军较多等等。(《粟裕文选》第二卷第521页)
8月29日,这是曲阜会议的最后一天,华野商定济南战役的部署,决定以攻占济南为主要目标,力争短期内攻克,同时吸打援敌。
    9月2日,粟裕签发济徐作战预备命令,决定集中华野全军全力攻占济南,并歼灭援敌一部或大部,指定攻城集团由许世友、王建安指挥,阻援集团由陈士榘指挥,打援集团由华野直接指挥。
    9月11日,毛泽东在致许世友并告粟谭陈,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文中强调指出:“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5卷002页)
    至此,华野自7月分兵以来,艰苦转战14个月,终于在济南战役之前合兵一处,集中华野全军兵力,取得攻济打援的胜利,致使敌军畏于豫东战役之鉴,不敢出援。后来又南下徐蚌,外线作战,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更后来,真正出击敌人深远后方,南渡长江,推翻蒋家王朝。

结束语

    大量引用电报原文,很难使本文读来不感到枯燥乏味。但正是这些枯燥乏味的电文,才使我们能有机会探究60多年以前发生的事:
    7月分兵,在分兵扯散敌人重兵集团进攻这一点上,毛泽东与粟裕观点一致,所以粟裕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毫不迟疑,立即执行。
    7月中旬,当扯散敌人的态势显现出来之后,粟裕要求与陈唐、叶陶合兵一处,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毛泽东则不同意,他的本意是要陈唐、叶陶配合刘邓出击外线。
    鲁南、鲁西和南麻、临朐失利,损失很大。毛泽东急于打开局面,提出再次分兵,将华野分为陈、粟两部。粟裕的提议将这次分兵改为:陈粟(含陈唐、叶陶)与许谭两部。这次分兵形式上是“分”,实际上是相对的“合”:由原来的1、4、3、8、10纵为一部与2、6、7、9、特纵为一部,变为1、4、3、8、10、6、特纵为一部与2、7、9纵(还应加上13纵)为一部。
    沙土集一仗的胜利小得真不能和华野先前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相提并论,可毕竟是打掉了敌人的势头,不致使吴化文这个手下败将都敢追着我军的屁股。但是又淹没在土山集的失利之中。
    转战豫皖苏,配合了刘邓,歼敌也不少,但是将野战军当作游击兵团去打敌人的地方部队,眼看敌人主力还在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却歼灭不了,这不能不说是军人的耻辱。
    形势稍有好转,毛泽东又要向外线出击。粟裕的子养电没有得到同意,于是又发世午电,再发卯巧电,终于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要求与粟裕面谈。于是便有了城南庄会议。粟裕的三个电报当然功不可没,但城南庄会议却是关键的关键。如果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甚至还有交锋,让毛泽东改变初衷是非常困难的。粟裕的议题会不会有其他几位书记处书记的支持或斡旋,不得而知。(这不能不让人想到1959年的庐山会议,毛泽东如果能与彭德怀面对面地谈一次,历史是不是会改写?)
    豫东战役是一个大胜仗,但兵力捉襟见肘,不光整72师没有歼灭,包围的整25师也成了“煮熟的鸭子飞了”,结尾也不尽人意。阻援不力,敌援突破阻击,与被围之敌会合,应是豫东战役的教训之一。如此看淮海战役粟裕对黄维兵团的担心,就可以理解了。
    直到部署济南战役,华野才真正完成了集中兵力,32万人组成攻城、阻援和打援集团,洋洋洒洒。没想到邱清泉、黄百韬之流被豫东打怕了,竟然不敢出援,眼睁睁看着王耀武进了俘虏营。
    历史是复杂的,又是连续的。7月分兵不是一件孤立的历史事件,从整个解放战争的过程来看,如果没有分兵之后的失利与损失,粟裕不可能有大量鲜活的经验总结,毛泽东也不可能被说服,南进战略也不可能修正,…… 既如此,历史会不会改写,就很难说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6209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7349

medal63medal64medal65medal66medal67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8-15 23: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野7月分兵是个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题目,关注此有些时日了,深入的探讨有助于后人对那个光辉岁月和创造历史的杰出人物的多方面理解,对历史科学和军事科学的推进都很有帮助.非常感谢作者所作的精到的述评,使读者能有一个条理分明的印象.这个题目内涵很丰富,一两段话或一两篇短文都不易说清楚,先收藏了,容慢慢地体会.有劳作者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陆军上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60615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发表于 2015-8-17 11: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由后人评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24 0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