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棉花巷》之一 “城西旧事”篇 作者:三块红
导言:这篇回忆文章是因同学们要求赶写后发在微信同学群里的。我家在荣巷军部大院有房子,但因母亲在市里上班,故在城里也有房子。这篇系列文章是对市里生活的回忆。 岁月在飞快的流逝,转眼己年过花甲了,作为老年人,五天前的事情记不住,可五十年前的事却历历在目。所以人们常说:60岁以后人是活在记忆中的。
无锡城西的老棉花巷拆迁也近二十年了,我们很多人都生于斯长于斯,与小街,老巷,大院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每忆及少年旧事,那远去的棉花巷在我的脑海中又渐渐的清晰了起来。
最近闭来无事,翻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在繁杂纷乱的史书和前人回忆著述中梳理了一下,用最简单的“话说”来讲述一下无锡的“城西旧事”。
从前无锡有一首古老的民谣是这样唱得;“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鞋底香“。描画了从古华山门到西门这五里路途的景致。细品歌谣不仅疑惑,如今的惠山街并没有五里长呀,那是怎么回事呢?有三种说法。
其一惠山古镇己开埠4000年了,而西门是在前202年西汉时期建造的。有2000多年,因此最早这条路可能应该就叫惠山街。
其二因这条路恰好五华里长,后又被人们叫做五里街。
其三随着历史的演变,在这条路上人们又修建了西直街和棉花巷,因此在清未民初才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它由四条街组成,它们依次是惠山直街,五里街(五里街最多才二里多长)棉花巷,西直街。
本文不展开讲惠山,西门的历史,尽管在人杰地灵的无锡,它们有着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也非常精采,因时间关系,今天仅重点讲述一下棉花巷。
棉花巷因清末太平天国时期巷内设有棉花行而得名,根据资料记载:棉花巷全长约540米, 宽约3.4米。在当时无锡的里弄中算是宽大的,可以交会二辆马车。在当时无锡有些号称大街的路才三四米宽。(可是在我心中,感觉棉花巷有好长好长)
棉花巷东接西直街,从大仓弄和坝桥口开始,西至兴隆 桥(原名外吊桥)。过桥就是著名的五里街,是当时通往惠山的唯一道路。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就是通过这条街到惠山去的。
为了迎驾,县官特用青砖铺筑人字砖街,即所谓“御道街”,从西直街一直延伸到惠山。(可在我小时候,这条巷子的路面却是用石块砌起来的)
历史上的西门外五里街,在无锡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南门外的南长街和北门外的北大街,是一条商贾集聚贸易繁荣的街道。与南长街和北大街不同的是,它还是旧时无锡城通往惠山的唯一道路,更是一条无锡人踏青郊游、烧香拜佛、扫墓祭祖的“朝圣之路”。
那时一过外吊桥的五里街,有一条河,河内遍植荷花。两边一枝杨柳一枝桃间隔种植,桃红柳绿。尤其是在清明节前后,人们去惠山踏青、扫墓、祭祠(那时惠山满布各姓的祠堂一百一十八座)进香的人络绎不绝,盛况空前,把一条狭窄的棉花巷挤得 水泄不通。
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棉花巷相继筑造了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堂屋,一直到抗战时,因为那 时新兴的工商界人士都集中到此营造高厅大屋。其中以经营粮食业的大亨居多,如苏养斋、谢维翰、邹颂范、杨融春、王进三、潘诵先、华耀辉、高震叔、王悼云、王禹卿、 温明远以及后来的张景炜、张毓祺等。也有经营棉纱发财的,如陆秉夫、项仰思、高一申等。还有一些在上海经营机 器行业的,如吴慎斋及朱骏良等等。此外,还有张桐、吴荫棠律师,张桐在西门最出名,但也最臭,因为张桐在敌伪时期投降敌人。
当年这些有钱人为什么要到棉花巷营造高大宅第呢?不外乎有两个原因:城外地价略低,空地也较多,不象城里已被官宦世家占满、另外交通方便,环境幽静, 惠山在望,风景宜人。
这些住宅,多数是四五开间的,两边有马头墙, 一陪弄。三间大厅、一侧厢,三四开间进深。大门虽朝北,而厅后有朝南楼房,结构精巧,还有花园。面朝南的一面,后面只 能造到坝桥河,但也均在二进以上。过锡惠弄的也都延伸到郑巷及大渔池边。具有三间大厅以上的房屋,达30家 之多,占全巷人家l/5左右。
据记载:棉花巷属住宅区,商业并不发达。过去只有大仓弄口有 几家供应日常生活用品的商店,如杨恒泰槽坊及豆腐店、肉店、 面筋店、烟纸店、点心店等,外吊桥也有一些,如吴大昌槽 坊等。过外讪桥有著名的陆右丰槽坊。巷内还有两家典当。比起一般的银行、钱庄还神气。
在日据时代无锡沦陷时,整个棉花巷遭到空前浩劫。大户人家都 逃到他乡远地,大批房子因无人看管而被抢劫一空,靠老体育 场的几家都成为敌军的马厩,养了不少军马。那时的棉花巷真是一片凄凉。抗战胜利,稍呈复苏,但与战前来比已大为 逊色。
解放了,地方建设日新月异,新筑了锡惠桥,开辟了宽广的人民西路,直通惠山。而人民西路的开通也使交通流量绕开了棉花巷,后来的日子里,这里也就盛况不再了。 所以狭窄的棉花巷从此少却了往日的暄闹,变成了 一条静悄悄的名符其实的小弄堂了。
西门桥堍西直街 建国初的西直街。西塘北段的街道,原长一百多米,宽三米,为砖石路。这里是前往惠山的五里街全程的起点,也是整条五里街商贾最集中的地段。
西门桥堍棚下街
西门桥堍棚下街鸟瞰
棉花巷西端的兴隆桥。 兴隆桥虽然桥面和桥栏铺的是水泥,但主体仍然是清代的石梁结构,现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隆桥清代名为新板桥,俗称外吊桥,后来因为桥下商市繁荣,改名为兴隆桥。
兴隆桥虽然桥面和桥栏铺的是水泥,但主体仍然是清代的石梁结构,现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隆桥清代名为新板桥,俗称外吊桥,后来因为桥下商市繁荣,改名为兴隆桥。
五里新村 解放初的五里新村,搭建的简易房类似于棚户区,分配给解放初无锡城内没有住房的外地人居住。经过多次拆建,现在的五里新村已经很象样了。
惠山直街 1954年后拓宽后的直街。原来的直街宽度只有三四米,拓宽时将沿街祠堂的第一进全部拆除或拆除一半,所以现在根本无法看到原来祠堂门头的风貌。
惠山上下河塘(摄于1920年).
1959年的锡惠公园大门
我家是在1964年从复兴路老大会堂那边搬来棉花巷25号的。我69年底参军后离开了一中和无锡。70年初我家也搬到了解放新村。从此彻底离开了棉花巷。
直到1975年退伍我才回到无锡工作。后来去过棉花巷二次,一次是去看望邻居的。还有一次是去周国林家玩的。听说八十年代未棉花巷被拆迁了。现在再也找不到一张棉花巷的老照片了,连网上也搜不到。太可惜了。
(未完待续)
[bobomusic=1]1769712237[/bobomus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