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标题: 教导队轶事 (2) 大庙住进坦克兵 [打印本页]
作者: 坦克手 时间: 2020-9-16 16:43
标题: 教导队轶事 (2) 大庙住进坦克兵
本帖最后由 坦克手 于 2020-9-16 16:49 编辑
教导队轶事
(2)
大庙住进坦克兵
我军装甲兵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主要乘员“先训后补”制度和培训体系,各军区都有专门培训坦克驾驶员、炮长的教导团。1969年战备紧张期间,各军区教导团陆续改编战斗团,从此坦克新乘员培训工作中断。1976年各军区再次恢复坦克乘员训练机构时,坦克部队比以前多了,大军区坦克乘员训练机构多升格为师级基地,下属多个大队。
但在1969年至1976年这7年时间没有新乘员培训机构的情况下,全军于1971年组建军、师、团三级教导队,分别训练各级指挥员。坦克团教导队则主要训练新驾驶员、新炮长。坦克师教导队承担训练连营基层技术干部。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我团也组建了教导队。
1971年早春季节,野川大庙来了解放军。驻高平坦克35团办教导队征用大庙驻扎,村里还划拨部分土地给解放军做坦克停车场和种菜、养猪,指定道路给坦克行驶,给部队进驻提供了所有方便。
山西高平很早就是我党我军开展抗日活动的重要地区。1938年至1939年期间,八路军总部及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左权转战太行、太岳、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时,就多次经过高平,曾多次驻扎野川西北方向不到10里地远的杜寨村。五专署(抗战时期山西省晋东南第五区行政监察专员公署)、长治牺盟中心区机关、各群众团体、黄河报社等抗日机构还驻在与杜寨相邻的尹家沟村,八路军随营学校还在杜寨村大庙办过学,八路军334旅曾在高平多处驻扎、作战、休整。
1941年高平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5年6月高平解放,是较早的老解放区。我团移防高平时的孙副政委就是高平人,抗战期间参加革命,南征北战几经辗转,1969年又随部队战备移防从安徽回到老家来。但是,从解放战争后期高平就再也没有驻过部队,这一晃就是20多年。但老区政府和人民的拥军传统依然在,坦克团1969年移防高平,主要驻扎县城周边近邻村庄,野川是城西较偏远的公社,直到1971年总算迎来了解放军入驻,整个村子都兴高采烈欢迎部队进驻。
说起来也怪,团教导队是司令部直属单位,可偏偏设在城西比较偏僻的野川这里,远离团部不说,还远离团里其他所有分队,连去团部看电影都极不方便,走大路要绕道沟村、唐庄、城关约24、5里路,走小路翻山越岭约15、6里路,也要走近一个半小时,星期天请假进城一趟也不容易。
过去不理解怎么把教导队放在这个地方?后来理解了,那是因为野川有这座规模可观的大庙,可以一下子解决200人住宿问题。更重要的是附近有良好的训练场地条件。
一、坦克驾驶训练场
野川村西边紧靠野川河,这是条季节性很强的河流,上游不远就是源头,径流很短,下游不远也在康营东汇入许河,而后继续流至许村汇入高平的母亲河——丹河,最终出山西进河南汇入沁河,流向黄河、大海。据当地老人说,民国时期野川河还能泛舟行船,沿河也有流水人家景象。
因为野川河径流短,所以除夏天雨水稍多时河里有水,其他季节整条河床基本干枯,只有一丝细细的流水缓缓流动。河床上砂石裸露,弯曲平坦没有起伏,基本上一马平川。河滩地多数地段很宽,没有汽车牲口和行人,真是坦克驾驶基础训练的好场地。起步停车、换档练习、对正方向等,都在这里训练。而且整条河滩宽阔,可以容下多辆坦克同时展开训练,互相之间隔得远一些也能目视照看到,开始训练和收班回队大声招呼一下都能看见,便于组织指挥。